-
-
怎麼和失智症患者溝通?問題要簡潔,要面對面、眼對眼-《失智就是這麼一回事》
53111 人瀏覽 -
-
2016/10/17
作者 開始出版社 -
-
作者/林冠宏、連世昌
失智者的記憶障礙主要特徵是長期記憶鮮明,但短期記憶喪失,對事物理解能力變差;可能是不理解旁人所說的內容,也可能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因此對於外在刺激的反應較遲鈍。
所以照顧者必須要能夠分辨患者溝通上存在哪一方面問題,與患者溝通要特別留意表達的方式,並確認他們能夠正確理解。
(The home of Fixers on Flickr@flickr, CC BY-SA 2.0)
對於患者的生理與反應也要具有足夠的敏感度,提早察覺他們的身體變化。
曾經有位患者張伯伯,他女兒最近幾次回診都抱怨父親總是板著一張臉,問什麼都不回答,要不然就是答非所問,而且狀況越來越嚴重,女兒擔心是否因為病情加重?
經過醫生詳細詢問,發現是張伯伯聽力變差了,將張伯伯轉介至耳鼻喉科檢查後,建議他配戴助聽器。張伯伯配戴助聽器後,溝通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像這種因為生理問題造成的溝通障礙,很容易引起照顧者與患者之間的誤會,因而影響照護活動的進行。
失智症患者往往無法完整表達生理與心理的問題,家屬與照顧者的敏感度,可以讓他們的身體疾病被及早發現而獲得治療。
照顧者平常要細心觀察患者有何跟平常不一樣的行為舉止,詢問的問題應該以答案簡潔為主,比方詢問「是不是肚子餓?」、「是不是想上廁所?」而不是「怎麼了?」要讓患者的回答簡化成「是」、「不是」或「要」、「不要」等簡短的字句。
對於較為複雜多步驟的事物,也要盡量簡化,或把步驟拆解,並且一步一步引導與協助,直到患者確實完成。通常給予指令也要一次只給一個,比方「媽媽,我們現在去廚房。」、「媽媽,我們現在吃飯。」問問題也是,一次只問一個問題,以免患者產生混亂。
(圖片來源:pixabay)
與患者說話,務必與其面對面、眼對眼,讓雙方都能看到與聽到對方,並且要排除周遭環境的吵雜聲音,以免患者會被其他聲響干擾,無法集中注意力。
說話速度要慢,音調要低,不宜用高分貝快速的說話方式;如果患者反應速度較慢,可將同樣字句重複述說,直到他能夠給出反應與答案。
失智症患者的症狀以情緒為主,因此變得較為感情用事,相對來說就更為敏感,因此生活環境的氛圍要特別留意,與他們溝通更需要注意自己情緒上的控制,用字遣詞要有禮貌,盡量以患者的立場來看待事物,理解他們現在的心情、想法與期待,避免與其爭論或責罵、催促。
多用肯定句,例如「你可以自己穿衣服……」而減少用「你不可以這樣穿……」,要注意維護患者的獨立性、自尊心。
更多關於照顧失智患者的大小事>>
◆ 失智症患者的家該怎麼佈置?兩重點:提升居家安全、認知能力!
◆ 失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顧:衛生與作息的照顧原則
◆ 失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顧:進食與穿衣的照顧原則
◆ 確診失智症的第一步: 思考如何照顧和要住在哪裡?
《失智就是這麼一回事》 作者/林冠宏、連世昌
本文經開始出版同意後轉載,更多本書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更多
你也可以參考:
失智症患者的症狀以情緒為主,因此變得較為感情用事,相對來說就更為敏感,因此生活環境的氛圍要特別留意,與他們溝通更需要注意自己情緒上的控制,用字遣詞要有禮貌,盡量以患者的立場來看待事物,理解他們現在的心情、想法與期待,避免與其爭論或責罵、催促。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出版媒體 開始出版社
- 開始出版有限公司的書系【健康手札】將以保健書為主要出版書系,年齡層將以40歲以上為主要銷售對象,也因為這個年齡層開始注意自身的健康,更要開始要面對父母的老化,所以除了一般飲食、及病的醫療保健常識,我們也將引進一些老人照護及生死學的書籍。 除了版權書籍的引進,同時也與國內大型醫院做一些書系的製作與規畫,讓醫療保健的訊息更能完整的呈現給讀者。
開始出版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tart86675488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