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吃飯有先後順序,沒胃口該怎麼吃?-《幸齡人生80個樂活康養從容百歲的生活提案》
長輩吃飯有先後順序,沒胃口該怎麼吃?-《幸齡人生80個樂活康養從容百歲的生活提案》
年屆高齡後,難免會有食欲不振的時候。每個人食欲不振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些人可能是「因運動不足而沒有食欲」,有些人則可能是「因為腸胃的消化功能變差,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將吃下去的食物消化完畢,所以沒有胃口」。(圖片來源/Freepik)
商周出版
2025/08/05
瀏覽數 1,012

文/和田秀樹
譯者/林慧雯
▍11 用餐時不可以先吃米飯或麵包
本單元想跟大家聊聊關於「該依照什麼順序吃下各種食材」。年齡漸長後,血糖容易變得忽高忽低,「該從什麼食材開始吃」、也就是所謂的「飲食順序」就變得比年輕時重要得多。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先從「碳水化合物」開始吃起。至少應該避免從用餐的一開始,就埋頭猛吃碳水化合物。
要是從用餐的一開始就只顧著吃碳水化合物,會使血糖急速飆升。這麼一來,胰臟的胰島就會分泌出胰島素,試圖降低血糖。血糖雖然會往下掉,但血糖忽高忽低本身就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並引起細胞發炎。而細胞發炎就幾乎等同於「老化」。
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米飯與麵包。大部分的人應該都不至於在用餐一開始就猛吃白飯,問題在於麵包。一下子就大口吃下塗滿果醬的吐司、甜麵包,就會使血糖急速飆升。應該先吃點沙拉等配菜後,再開始啃麵包,才是正確的「飲食順序」。
從這個角度來看,法式或義式料理先從前菜開始享用,後續再吃麵包或義大利麵的「飲食順序」,相當符合身體的需求。而日本的懷石料理是先吃完燒烤、燉菜、生魚片等料理後,最後再以白飯畫下句點,堪稱是最理想的「飲食順序」。
如果要說最理想的飲食方式,那就是先吃「蛋白質」了。以日式早餐為例,若能先吃豆腐或蛋類料理,再吃白飯就再好不過了。再不然就先吃沙拉等蔬菜,也比一開始就吃下大量碳水化合物健康多了。
此外,應該有很多人會在午餐選擇吃麵,這種時候建議可以準備豆腐當作配菜,為餐點增添「蛋白質」,用餐時先從豆腐開始吃起會比較好。
▲(圖片來源:Freepik)
▍12 沒有胃口時,吃菜餚就好
年屆高齡後,難免會有食欲不振的時候。每個人食欲不振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些人可能是「因運動不足而沒有食欲」,有些人則可能是「因為腸胃的消化功能變差,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將吃下去的食物消化完畢,所以沒有胃口」。
此外,也有越來越多人是因為牙齒變差、難以咀嚼食物,所以才沒胃口吃東西。一旦咀嚼能力下滑,就無法充分刺激大腦的食欲中樞,自然而然也提不起勁吃東西。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是因為心理上的因素造成食欲下降。例如伴侶過世後只有自己一個人生活,在悲傷與孤寂下喪失了食欲。也有人是因為不再需要幫丈夫準備餐點,漸漸對飲食失去了興趣,結果就變得食欲低落。
如果要再深入探究,還有一些人是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導致沒胃口吃東西,或是在味覺與嗅覺方面產生障礙,無論吃什麼都不覺得美味,於是漸漸失去食欲。要是因為上述這些原因沒有胃口、吃不完整份餐點時,該怎麼辦呢?這種時候建議先吃菜餚,留下白飯或麵包。因為只要吃下菜餚,至少就能攝取到一定程度的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對維持健康比較有幫助。
繼續閱讀:
1. 長輩吞嚥困難沒食慾...專家教「照護必學5招」好咬好吞
2. 不要玩食物!注意這些眉角讓失智長輩好好吃飯-《1天36小時!最實用的全方位失智照護聖經》
更多《幸齡人生80個樂活康養從容百歲的生活提案》的文章:
• 遠離失智症與老年憂鬱症,養隻寵物、種點菜-《幸齡人生80個樂活康養從容百歲的生活提案》
• 走路,就能幫大腦延緩老化 -《幸齡人生80個樂活康養從容百歲的生活提案》
《幸齡人生80個樂活康養從容百歲的生活提案》
作者/和田秀樹
本文經商業周刊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