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就能解決照護問題嗎?科技經常出乎意料-《照護的邏輯》
7804 人瀏覽 -
-
-
2018/12/28
作者 愛長照編輯團隊 -
-
-
-
-
-
文/安瑪莉・摩爾
選擇的邏輯對抗一種簡化的信仰,那信仰把科學當成是所有問題的解答;選擇的邏輯強調的是,多重的醫療可能性。
這固然很有道理,選擇的邏輯卻也簡化了手段與目的之間的關係。它暗示的是,如果你選擇你要去哪裡,你的科技就可以引領你去那裡。然而,在諮詢室裡面,大家很快就明白,科技並不是言聽計從的手段:科技很少會按照當初設定的目標,乖乖進行。
科技並不是就照著改善某一項目,反而常常會帶來過多的效果,有時並非原先預期。這是所有介入治療都會碰上的狀況。以看似簡單又低科技的無糖飲食來說,在創造出可以注射的胰島素之前,有一種實驗性治療方式,是把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中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移除。這方法稍微可以減緩這些病人死去的速度。一旦有了胰島素注射,這種激進的飲食法就變得過時落伍了。
然而,數十年來,糖尿病患者還是被建議要避開糖分,這樣可以限制他們的葡萄糖總攝取量,也避免每次吃糖後,血糖突然上升。這兩個目的都沒啥好辯論的,但是其手段呢?避免糖分攝取並不是件快樂的事情,許多人還是喜歡食物有點甜味。
尤有甚者,飲食法把糖尿病患者當成偏差者,跟周圍享受冰淇淋與蛋糕的人有所不同。一旦無糖的甜食出現在市場上,事情就簡單多了。無糖的冰淇淋與蛋糕甜味宜人,只不過這些食物還是讓有糖尿病的人另成一類。
(圖片來源:pexels)
無疑地,患有糖尿病的人得知不用全面避開所有的糖份,很多人都很高興。在某個時候開始,治療計畫就此改變,一部分是因為可以在每餐之前注射快速釋放型胰島素。雖然保持血糖濃度穩定還是很重要,完全的禁絕現在已經被一個魔法新詞所取代:平衡。
現在要平衡能量攝取、胰島素劑量與運動三者。這意味著你還是可以吃蛋糕,只要你燃燒掉你吃下去的熱量。如果你去走走路,你甚至必須要吃甜點,以避免血糖過低。依情況調整的計算方式,已經取代了無情的限制,但是這還是有無法預期的問題。
某報導人告訴我們,以前人們開生日宴會,他們會買個無糖蛋糕給你,你是個特例,現在你可以吃和其他人一樣的食物,但是這也表示你的舉止應該像別人一樣。別人會說:吃個蛋糕吧,你上次也吃了。你可以吃蛋糕吧,不是嗎?來吧,加入我們吧。
要處理這種時刻並不容易,因為要拒絕且說「不」相當艱難。碳水化合物平衡的複雜故事,比起要把所有糖都要禁止的簡單故事,顯得更難解釋。無糖飲食讓「有糖尿病的人」與「沒有糖尿病的人」中間那條分界線清晰可見,現在無糖蛋糕再也不能幫有糖尿病的人做這種維持分界線的工作,他們只好自己來。
(圖片來源:pixabay)
讓有糖尿病的人不受別人干擾,從來不是無糖飲食的目標之一,它有這種效果,純粹是飲食改變之後才發現的。科技總有不可預期的效果:它們會產生沒人預期得到的痛苦與愉悅。
雖然對於科技人類學家來說,這可能是個吸引人的洞見,但是對照護的邏輯來說,這件事情指向了某種任務。好的照護要求要對此有所作為,要注意那些讓你把「手段」跟「目的」搞混的事。
不要只是注意這些科技原本應該達成什麼,也要注意實際上到底完成了什麼,儘管很多都在預料之外。
這意味著好的專業人員需要詢問病人的個人經驗,並且仔細注意病人告訴他們的一切,包括那些在臨床試驗文獻都隻字未提的事。臨床試驗文獻本來就可能不會記載所有的事,因為非預期的事物不會列在試驗規劃中。
在臨床流行病學研究計畫的第一階段,就得把要測量的參數列舉清楚。如果醫師與護理人員想要知道治療介入的非預期效果,他們就要把每次的治療介入都當成是一次實驗,他們應該要一次又一次地注意新冒出來的任何現象。
(圖片來源:pexels)
比起科技被賦予的期許,科技實際上做得更多,尤有甚者,科技也會改變期待。以血糖測量機為例,在這些具體而微的機器存在之前,人們皆需每三個月,趁著還沒吃早餐的一大清早,去實驗室接受血糖測量。如果這樣測得的飯前血糖值比10mmol/L(180 mg/dL)低,那就是皆大歡喜。
如果高於這個值,醫師在你下次看門診的時候,可能就會幫你調整胰島素劑量。有時候人們要連著好幾天去檢驗,或者同一天內回去好幾次抽血。除非你被收住院,不然就得這樣。現在小型的血糖機可以讓病患隨身攜帶,因此容許較為頻繁的測量。
使用血糖機,你可以在各種日常活動之間自行測量血糖值;而更頻繁的測量,可讓施打的胰島素劑量更精準地調整。這件事改變了治療的目標。過去飯前血糖值維持在10mmol/L(180 mg/dL)以下,就算是好的。現在,這樣的數值在很多個案身上,變成了一整天都要維持的目標值。
如此說來,這台小儀器改變了它要測量的血糖值。這看似只是個平凡普通的測量手段,卻實際介入改變了當初使用的目的。
繼續閱讀:
1. 用科技照顧父母的老後 養生就靠這三點
2. 醫療科技造福糖尿病友!「智抗糖」落實血糖管理
更多《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的文章:
《照護的邏輯:比賦予病患選擇更重要的事》
作者/安瑪莉‧摩爾
本文經左岸文化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讓有糖尿病的人不受別人干擾,從來不是無糖飲食的目標之一,它有這種效果,純粹是飲食改變之後才發現的。科技總有不可預期的效果:它們會產生沒人預期得到的痛苦與愉悅。 -
-
-
- 繼續看更多
- 1 【中風照顧】在家聰明做復健
- 2 「氣氛」很重要-以人為本位的照...
- 3 發展蒟蒻薄膜為傷口敷料
- 4 失智症長者回家的路,我們替你來...
- 5 【求救!爸媽不願去醫院】如何帶...
-
- 一起來討論
- 1 無障礙計程車(廣告)
- 2 濕疹怎麽治療 5種治療方法讓妳...
- 3 從臨床醫學的角度來分析日本藤素...
- 4 向乳腺腫瘤宣戰手術治療是「殺手...
- 5 台南新營地區找看護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