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齡照護怎麼做?居家環境、身體健康、在地老化缺一不可-《光和日照大同》

    16768 人瀏覽
    老年人身、心、靈各方面都較為脆弱,除了照顧日常生活,還要發自內心關懷,注意生理、心理的狀況,才能提供良好照護。

    文/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家庭醫學科 陳姿樺主治醫師、戴書郁主任
     

    隨國人壽命延長,台灣逐步邁入高齡化社會,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中有高齡長者其實是一種福氣,如何照顧老年人則成為大家亟需學習的課題。
     

    ▍老年人照護的基本概念

    首先要了解老年人身、心、靈各方面都較為脆弱,除了照顧日常生活,還要發自內心關懷,注意生理、心理的狀況,才能提供良好照護。


    (一)居家環境:

    老年人視力減退、動作遲緩,需注意室內光線充足,常用物品盡量放在固定位置,減少雜物堆積。地板不可太滑,尤其浴室地面宜保持乾燥,馬桶周圍或有高低落差的地方加裝扶手。步態不穩者可使用輔具,或在家中安裝扶手,以防跌倒
     


    (二)飲食:

    老年人很多有牙齒脫落、唾液分泌減少、腸胃蠕動變慢的情況,影響食物消化吸收甚鉅,最好選擇質地軟、易消化的食物,盡量清淡,避免油炸、辛辣或刺激性食物。注意飲食均衡,適量食用優質蛋白質、蔬果,攝取足夠的鈣質、膳食纖維及水分,如有需要可補充綜合維他命。
     
    此外,也要維持三餐定時定量,避免血糖波動過大。
     


    (三)定期檢查:
     
    家中建議要有血壓計,最好能每天監測,若血壓過高或不穩定,建議就醫診療。65歲以上老年人,高雄市每年補助一次免費身體
    健康檢查,定期體檢能及早發現異常,即時接受治療。

    樂齡

    ▲大同醫院家醫科主任戴書郁


    (四)適度運動與活動:

    運動可鍛鍊骨骼肌肉、減緩退化,步行是最適合的運動,此外也可做體操、太極拳、氣功,但要注意運動的量及強度要適中,若體能不堪負荷時就要休息並調整運動量。此外,一些簡單輕鬆的家務可以適度安排給老年人做,增加他們的成就感與自信心。鼓勵和其他老人交流,參與下棋、唱歌等活動,讓生活更快樂,同時也能預防失智症。


    (五)多問多聽多陪伴:

    基於不想麻煩子女的心態,老年人很多不願開口表示需要幫忙,建議子女應該主動表示關心,耐心聆聽,多說些鼓勵的話,多陪伴,讓老人家感受到家人的關懷與愛。
     


    ▍如何辨識及預防老年衰弱症

    隨年齡增長,多數老年人會逐漸出現體能下降、身體器官衰退等現象,而被認為是衰弱的表現。事實上,「老年衰弱症」指的是整體功能及多重器官衰退,且容易發生併發症的一種症候群;可能因突發事故就進入失能狀態,是後續一連串身體功能惡化的開端。

    目前有 5 個指標適用於辨識老年衰弱症,分別為:

    (1) 體重減輕
    (2) 做任何事情感到費力或缺乏幹勁
    (3) 活動量減少
    (4) 行走速度緩慢
    (5) 握力差


    若以上 5 個指標當中符合 1~2 項視為有衰弱傾向,有 3 項以上則視為衰弱。

    在眾多可能的生理機轉當中,「肌肉減少症」被認為與老年衰弱症具有高度相關性。肌肉質量原本就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類似「用進廢退」的概念,不常活動、不常使用的肌肉流失速度會更快。

    肌肉衰退可能會造成步伐不穩、平衡變差,增加跌倒的風險性,萬一不幸跌倒
    骨折,更有可能造成長期臥床,引發許多併發症及衰弱,整體功能逐漸惡化,進入每況愈下的惡性循環。
     
    肌少症
    (圖片來源:photoAC)

    對於有衰弱傾向的老年人應該把握時機趁早介入,同時加強運動、注重營養,是儲存「肌」本的不二法門。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盡量維持動態的生活型態,體能狀況許可下也可特別訓練肌肉,例如手拿裝水寶特瓶、手扶牆壁墊腳尖等動作,看似簡單卻能訓練臂力及腿力。

    營養方面宜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很多人會有不吃肉、只吃蔬果養生的迷思,殊不知缺乏蛋白質會加速肌肉流失,魚、肉、蛋、豆腐、牛奶等食物都含有豐富蛋白質,必須適量攝取以維持均衡營養,但腎臟疾病患者,必須向醫師洽詢蛋白質的建議食用量。

    此外,積極治療慢性疾病、不抽菸,保持愉快心情,多參與活動,訓練生活獨立自主的能力,這些都能減緩老年衰弱症的發生。及早介入有衰弱傾向的老年人,給予確實的生活指導,方能減緩步入衰弱、失能及避免許多併發症。
     


    ▍避免多重用藥及服藥正確觀念
     
    許多老人家都會罹患兩種以上
    慢性疾病,加上迷信藥物「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錯誤觀念,除了醫師處方,還可能自行到藥局買藥、服用中草藥,甚至地下電台的廣告藥品。

    「多重用藥」的普遍定義為服用五種以上藥物,以老年人居多,事實上藥吃多了不但沒有好處,甚至還會提升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如果在不同的醫療院所就醫,建議將平日服用的藥物做紀錄,主動出示讓看診醫師了解,避免開立重複性質或藥性衝突的藥物。

    處方簽
    (圖片來源:photoAC)

    例如:高血壓病患長期服用血壓藥,但治療攝護腺肥大的某些藥物也具有降血壓效果,需讓醫師掌握用藥情形避免血壓降的太低。萬一服藥後發生疑似過敏的症狀,先停藥並盡快回診諮詢,將可能造成過敏的藥物記下來,之後就醫時主動提供過敏史,以免再次吃到引發過敏的藥物。

    若有兩位以上醫師開立的藥物,為了提升服藥正確性,可自行購買藥盒,將一整個星期的藥物依餐別時間放入藥盒,如此更方便監測他們是否按時服藥。

    此外,有些老人家不喜歡吃藥或擔心藥物有副作用,會偷偷減藥,例如血壓藥認為是血壓升高才要吃,必須糾正這些錯誤觀念。有服用高血壓或糖尿病藥物的病人,必須每天量測血壓、血糖,以免降得太低發生危險。
     


    ▍居家醫療與在地老化

    病情較嚴重且行動不便或臥床的病人,負責照顧的家屬勢必更加辛苦,許多為人子女的為了盡孝道,不願將這些長輩送至安養機構,仍希望留在家中照顧,考量到這些就醫有困難的病患,健保署全力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鼓勵醫護人員至行動不便的患者家中提供醫療照護。


    此服務收案分為三階段:

    (一)居家醫療階段:

    有明確醫療需求,但行動不便或失能而無法到院就醫的患者。

    (二)重度居家醫療階段:

    除第一項條件外,另需符合身上有
    鼻胃管導尿管、氣切或三、四級壓瘡傷口

    (三)安寧療護階段:

    除第一項條件外,另需符合末期疾病定義,包括癌症末期、末期運動神經元疾病、八大非癌疾病末期,且病人或家屬同意接受
    安寧照護並簽署同意書。

    長期臥床或身上有管路的病患,很容易出現許多併發症,常見者例如肺炎、泌尿道感染、壓瘡,照顧者需特別提高警覺、小心預防,避免嗆到、拍背、定期翻身、注意清潔及消毒等都是基本照護技能。
     
    居家醫療
    (圖片來源:pexels)

    居家照護讓許多老人、慢性病患能在家中獲得溫馨、持續性的專業照護,維持家庭的完整性、發揮既有之家庭功能與生活品質;減少病人往返醫院所費的人力、財力、精力。

    針對有多種慢性疾病或多重問題的老年人,可以到「長壽醫療整合門診」就醫診療,完整的周全性評估能提升醫療品質,有效節省多科別就醫的時間與金錢,減少醫療資源浪費,帶給病患連續且全面性的照護。

    同為高齡化社會的日本,近年來積極推動
    在宅醫療,是我們效法的目標,期望能發展本土醫療照護制度,讓每位長者都能在自己熟悉的社區舒適地生活、在地老化







    繼續閱讀:
     
    1. 衰弱不可忽視,簡單3問題,幫助長輩「老」得更健康!
     
    2.
    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教你用簡單方法、對抗不簡單的老化-防失智、防失能、防衰弱



    更多《光和日照大同》的文章:
         


    《光和日照大同:老幼共學的大同福樂學堂》作者/吳文正等著
    本文經巨流圖書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