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鬆」隱形殺手 這9族群風險高

    16627 人瀏覽
    由於骨質疏鬆症並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民眾都是發生骨鬆性骨折後,才驚覺自己有骨質疏鬆的問題。7成骨鬆骨折患者未曾接受過骨鬆治療,因此骨質疏鬆症常被稱為隱形的殺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80歲的黃奶奶某次扶起在家跌倒的先生後就腰痛不適,一開始以為是拉傷休息就好,但下背痛持續長達2個多月,每天翻身或起床、走路或拿起稍微重的東西都會導致嚴重疼痛,疼痛導致黃奶奶睡眠品質、行動能力變差,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就醫經胸腰椎X光、
    骨質密度檢查後,才發現胸椎第12節及腰椎第1節壓迫性骨折,且已患骨質疏鬆症
     
    經胸腰椎骨水泥灌注手術治療後,疼痛有改善,
    但骨質疏鬆症需要搭配骨鬆藥物長期治療及追蹤,才能避免骨密度變差及再次骨折。不要輕忽骨質疏鬆症,積極篩檢、及時治療,千萬別骨折後才知道骨質早已疏鬆。



    ▍髖骨骨折20至25%一年內死亡

    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謝明家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認定骨質疏鬆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2大流行病。在台灣,因為骨質疏鬆症高盛行率,髖部骨折發生率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九。
     

    骨質疏鬆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並在65歲開始驟增,女性百分比至少高出男性1倍以上,主要因為女性經歷荷爾蒙變化。

    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指出50歲以上的人群中,多達1/3女性和1/5男性會因為骨質疏鬆問題而易導致骨折。
     
    骨質疏鬆
    (圖片來源:pexels)
     
    骨折會引起嚴重的疼痛、無法行動和長期殘疾,其中又以髖骨骨折為最嚴重,因為一旦發生髖骨骨折,往往需要他人輔助照護,也喪失行動自主權,更嚴重的是約20至25%機率在一年內死亡。

    由於骨質疏鬆症並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民眾都是發生骨鬆性骨折後,才驚覺自己有骨質疏鬆的問題。7成骨鬆骨折患者未曾接受過骨鬆治療,因此骨質疏鬆症常被稱為隱形的殺手。



    ▍父母患病、年過50婦女 骨質疏鬆高危險群

    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群包括:
     
    (1) 父母有骨質疏鬆症或
    駝背症狀者
    (2) 年過50歲或已停經進入
    更年期的婦女
    (3) 體重過輕
    (4) 連續服用
    類固醇超過3個月
    (5) 或長期服用
    胃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及抗癲癇藥物
    (6) 有
    甲狀腺或副甲狀腺機能亢進
    (7) 有
    喝酒抽煙習慣
    (8) 避吃奶類製品又不使用
    鈣片
    (9) 及每天日照少於10分鐘又無攝取維生素D補充劑者

    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部主任謝承樸提醒,一旦確定骨質疏鬆症應該積極治療,避免骨質持續疏鬆脆弱造成傷害。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方式包括下列幾項:



    1. 藥物治療

    骨質疏鬆症藥物非常多種,有口服型態、針劑類型,藥物使用頻次,健保給付標準也各有不同,藥物使用須經由醫師診斷及確認骨質疏鬆症成因及分類後,才能選擇合適藥物,民眾切勿自行服藥


    2. 預防跌倒

    根據統計,超過5成的骨質疏鬆症患者都是在住家環境發生骨折建議住家地板保持淨空,浴廁加裝扶手及貼上防滑貼,房間、走道及浴室的燈光應明亮,夜間時有適當照明,避免視線不良而跌倒。

     
    跌倒
    (圖片來源:photo AC)


    3. 適量運動

    適度運動可增加骨質,更有助體內鈣質的保留,建議進行緩和運動例如慢跑、健走等,還可搭配增加肌力和平衡感的運動,如游泳及太極拳。
     
    適度曬太陽還可以幫助體內維生素D合成,
    維生素D是幫助鈣質吸收的重要營養素,缺乏維生素D鈣質便無法被吸收,吃再多鈣質也無助益。



    4. 均衡飲食

    適度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平時攝取足量鈣質,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牛奶及乳製品、海鮮及海產類植物(如小魚、吻仔魚、海帶、海藻類)、豆類及綠葉蔬菜(如豆腐、豆干、黃豆、芥藍菜、莧菜等)。
     
    另外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食物包括鮭魚、金槍魚、鯖魚等。



    5. 定期骨質密度檢測

    骨質密度檢測可以評估治療反應及效果,做為藥物治療調整的依據,一般而言,接受骨質疏鬆症藥物治療持續1至2年後才會再次進行骨質密度檢測,確認治療效果。
     


    原文經悠活健康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停經婦女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
    為什麼會骨質疏鬆呢?退休族群請特別注意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