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友善職場
愛長照EAPFC:企業員工家庭照顧支持方案,讓員工照顧不離職
一位在公司服務十年的核心主管,白天帶領團隊衝刺業績,夜晚則在醫院與家中奔波,只因父親病重、需要長期照顧。但他從不張揚,只是默默承受,直到某天他遞上了離職信。
在台灣,除了少數依賴住宿式機構或聘僱外籍看護,多數需要長期照顧的家庭,超過一半仍由家人親自承擔照顧責任。
每年有超過15萬人因家庭照顧離職,不僅中斷個人職涯,更對企業的人才穩定與營運造成衝擊。照顧責任多在員工31歲起逐漸浮現,集中於41至60歲的中高階人力,其中近四分之一坦言難以兼顧工作與家庭。
當「照顧」成為上班族的新現實,企業該如何回應這股安靜卻深遠的浪潮?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5/26

友善職場
【照顧時代的人才策略】二、打造支持照顧者的企業制度地圖
在人口高齡化的社會浪潮下,越來越多職場菁英正面臨工作與家庭照顧責任的雙重夾擊。本系列文章深度剖析「照顧壓力」如何成為企業隱形的人才流失黑洞,並提供完整的實戰策略協助企業建立有效支持系統。
我們將從三大面向協助人資與管理者建構照顧友善的企業文化:首先,辨識照顧離職風險並計算潛在損失成本,讓管理層看見問題的急迫性;接著,設計彈性工作制度與照顧支持方案,提供員工「既能留下、又能安心照顧」的選擇;最後,建立追蹤評估機制,確保制度真正發揮效用。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5/05/26
.jpg)
新聞政策
生活即照護,日常即連結:共生生活圈的日本實踐
面對少子化、高齡化和家庭照顧斷鏈這三大難題,日本政府從2016年開始推動「地域共生社會」的政策,希望打造一種不分年齡、不分身分、大家可以一起生活、一起照顧彼此的社區模式。
銀享全球
2025/05/25

新聞政策
讓科技回到生活,讓高齡者活得有尊嚴:新加坡生活實驗室的實踐
新加坡社科大學馬學嘉副教授以其深厚的高齡教育、社區實踐與科技應用經驗,提出:「有選擇、有尊嚴、有參與」才是幸福老後的基礎。她強調,這不僅是退休後才要準備的課題,而是從年輕時就該思考:「我想過怎樣的生活?」這份信念,驅動她將科技帶回生活現場,讓長者與照顧者真正受益。
銀享全球
2025/05/24

新聞政策
社會處方的實踐:從健康促進到尊嚴終老的共生行動
正因為對「好好活,也好好離開」的執著,范寧醫師創立了兩個以人為本的行動:「醫護行者 Health In Action」與「毋忘愛 Forget Thee Not」。一個專注推動健康公平與社區營造,另一個致力於為生命最後一程提供人性化的支持。他相信:「即使在人生最脆弱的時刻,每個人仍有掌握生活的權力。」
銀享全球
2025/05/23

友善職場
企業該如何支持在職照顧者?五大長照友善政策
某天下午,一家科技製造產業的人力資源部門收到一封請辭信,來自一名已在公司服務15年的財務主管。他在信中寫道:「因為家庭因素,我決定辭去目前的職務,希望能夠返鄉專心照顧家人。」一直以來,公司都重視人才的培育與留任,但當員工家庭和工作蠟燭兩頭燒、不得不考慮離職時,企業是否能夠提供更完善的支持機制,讓員工仍續留職場、持續發揮專業價值?建立完善的長照友善政策並不容易,這時候專業的外部支援就顯得格外重要。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5/23

病症知識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因此治療上就不能只在發作時才用藥。唯有透過長期且規律地使用藥物,尤其是以吸入型類固醇為主的控制藥物才能有效抑制氣喘的發炎反應。
照護線上
2025/05/23

友善職場
【照顧時代的人才策略】一、看見「照顧壓力」這個離職黑洞
在人口高齡化的社會結構下,越來越多職場人士正面臨工作與家庭照顧責任的雙重壓力。本系列文章剖析「照顧壓力」如何成為企業隱形的人才流失黑洞,並提供實用策略協助企業建立支持系統。
從辨識照顧離職風險、計算潛在損失成本,到設計彈性工作制度與照顧支持方案,我們將帶領人資與管理者一步步構建友善照顧者的企業文化。
每年有近19萬名工作者因照顧責任而調整職涯,企業若能及早識別並提供支持,不僅能留住關鍵人才,更能在人才市場中創造獨特競爭優勢。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5/05/22

社會資源
【星展銀行 防詐專欄】假投資騙術大揭密:名人廣告陷阱、群組圈套與防詐攻略
想要避免假投資受騙,首要關鍵,當看到常見的詐騙廣告關鍵字,如「限時免費領取投資心法」、「最強黑馬股」、或「加入群組快速學習投資股票」等,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切勿輕信,並謹記文章內提供的防詐十大守則,幫助降低受騙風險。
星展銀行(台灣)
2025/05/22

病症知識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白內障術後可能出現光暈與眩光,當患者處於昏暗環境時瞳孔擴大,光暈與眩光會更為明顯,例如看向對向車燈、路燈時,患者會看到周圍出現光環或放射狀光線干擾。
照護線上
2025/05/22
.jpg)
病症知識
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再進化,血管內固定錨釘納健保給付,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混合式手術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針對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主動脈支架手術已是相當常見的治療方式。陳紹緯教授說,由於每個患者的主動脈構造都不盡相同,因此在放入主動脈支架後,可能出現位移或內漏的狀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師會於術中視狀況使用血管內固定錨釘。
照護線上
2025/05/21

病症知識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屬於微創手術,陳紹緯教授說明,利用導管置換主動脈瓣有助降低手術風險,縮短恢復期。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的傷口僅約1公分,可於局部麻醉下進行。整體手術時間較傳統開心手術短,術中失血量較少,術後疼痛較少、住院天數與恢復期都能相對縮短。
照護線上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