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院長的驚奇保養,排便好順又控熱量!怕便秘的人飯前先吃這兩樣

    1797 人瀏覽
    果凍類的東西指的是洋菜凍、石花凍、愛玉或是超市買的零卡果凍都算是果凍。鍾雲霓醫師笑說,她每餐一定要先吃這兩樣,確定有吃夠了才會接著吃其它食物。因為青菜有膳食纖維這大家都知道,但果凍類食品裡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夠幫助排便順暢,所以是「加分食品」。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身為腸道專家、痔瘡天后、人類肛門觀察學家的外科醫師鍾雲霓,她的日常跟大家一樣,總是要吃東西與上廁所。我們好奇她的保養之道會不會有什麼秘密?採訪前一天她傳來2張照片,是她每餐都要吃的東西。

    第一張很好認是燙青菜,第二張照片,大家看了很久還是猜不出來是什麼。

    鍾雲霓醫師說她每天餐前(強調,是餐前不是餐後)一定要先吃完這兩個東西:一個是燙青菜,一個就是「果凍」。





    果凍類的東西指的是洋菜凍、石花凍、愛玉或是超市買的零卡果凍都算是果凍。鍾雲霓醫師笑說,她每餐一定要先吃這兩樣,確定有吃夠了才會接著吃其它食物。
    因為青菜有膳食纖維這大家都知道,但果凍類食品裡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夠幫助排便順暢,所以是「加分食品」。

    那為何要餐前吃?鍾雲霓醫師說這是她個人習慣,為了方便控制熱量。因為如果你是吃飽了再吃蔬菜與果凍(尤其是大多人會在飯後吃果凍當甜點),有可能會吃進過量的食物,所以她都先把「重要的吃起來」,這樣肚子裡剩下的空間再來裝其它食物,就不怕吃太多!


    ▍腸道專家的獨家吃法

    *每餐「餐前」吃足夠的蔬菜與果凍(含水溶性膳食纖維)
    *吃完再去吃該餐餐點,就能控制不要吃過量



    ▍便祕緊急送醫,原來是這個東西吃太多

    鍾雲霓醫師說便秘跟性別與年齡比較有關,小朋友很少有便秘問題,但她就遇到了一個「傳說中」的個案,還正好發生在她家!

    有一天她在家為孩子們開同樂會,其中一位同學突然說肚子痛,去上了大號卻又拉不出來。鍾雲霓醫師當想說只不過是肚子痛應該是「小事一樁」,立即進行觸診。但這位同學痛的地方不是盲腸炎該有的右下腹,而是左邊,而且情況越來越不妙,已經痛到無法站著好好說話。鍾醫師當下覺得不妙,決定緊急送醫。

    到了醫院,向急診室醫師說明情況後,執班醫師建議先用浣腸幫助排便看看。鍾雲霓醫師心想事情不可能這麼簡單吧?而且小朋友通常不會有便秘的問題。

    結果在家裡肚子痛到站不起來的同學,透過浣腸催便後就神奇的好了,活蹦亂跳的出診間,還能繼續回到聚會現場歡樂。

    沒想到看盡各種奇怪個案的腸道專家,竟被簡單的便秘給擺了一道。鍾雲霓醫師笑說她實在沒有想到小朋友會便秘,畢竟平常來看診的都是成人,而且最不可思議的是,這位小朋友為什麼會便秘呢?竟只是前一晚冬至吃湯圓時,吃了太多而消化不良。

    這個簡單卻又粗暴的便秘故事也為大家上了一課,萬一肚子痛,快想一下是不是昨天吃了什麼東西?說不定上完大號危機就解除了!

    但一樣是便秘,另一位個案就沒這麼幸運了。這位70多歲的長者,因為腹部疼痛就醫,檢查後發現這位病患有「菌血症」的情況。所謂菌血就是血液裡有細菌,而正常的血液應該是無菌的。菌血症會引起敗血症,嚴重時會造成休克與死亡,其致死率高達三、四成,所以一旦病人出現菌血症,是完全不可輕忽的大事。

    長者因為
    便秘,導致大腸的一處堆積了過多、過久的糞便,糞便裡的細菌濃度超標,透過膨脹的腸壁流竄進血液裡,才會引起菌血症。好在他及時就醫,若放任大便繼續引起大腸過度膨脹,最後出現破裂,糞便從裂縫中滲出跑到身體裡,就會引起廣泛性腹膜炎,帶來生命危險。


    鍾雲霓醫師簡介:


     


    現任鍾雲霓外科診所院長,如一聯合診所微創痔瘡手術專任主治醫師、曾任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大腸直腸外科/微創痔瘡手術專任主治醫師、日本大腸肛門醫學會會員,著有《痔瘡自救全書》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8月號《腸道復活全攻略》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繼續閱讀:

    1. 真的有便秘嗎?為了避免便秘產生後遺症,培養每天排便習慣


    2. 3分鐘大不出來就是便秘!6個徵兆從便便看出腸道健康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