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愛長照 照顧暖心小聚】腎臟病者日常飲食重點和餐食準備(12/09線上場次)
7878 人瀏覽 -
-
-
2022/12/19
作者 愛長照編輯團隊 -
-
-
-
-
-
整理/愛長照編輯團隊
「他都不遵守醫師說的,盡是吃不能吃的!」
治療腎臟病,飲食禁忌多,常有街坊訛傳吃這個補腎、吃那個對腎不好,搞得腎友什麼都不敢吃,身為照顧者更是為了備餐傷透腦筋,要記得各個營養素的限制重點,深怕家人不吃還要兼顧菜色、口味等等,難以配合正確飲食,因此本場次特別邀請高雄小港醫院 營養室主任-侯孟伶營養師,與大家分享腎病者營養、飲食重點,及洗腎前後營養攝取差異,幫助腎友釐清飲食觀念。
▍控制腎病關鍵:首重疾病病因子管控 再搭配飲食調整
肥胖、抽菸、藥物濫用(止痛劑)、高血壓控制不佳、糖尿病控制不佳是5大高危險因子易導致慢性腎臟病惡化,想要控制腎臟病,先決條件是先作疾病的控制再搭配飲食調整,其中血壓及血糖的控制尤為重要,而共病情況也會使慢性腎臟病管理更添困難,數據顯示46.1%腎友有合併糖尿病,邁入洗腎的高達5成以上、77%腎友有合併高血壓,因此除了穩定的藥物治療,飲食控制是另一項關鍵,疾病因子管控搭配飲食調整,才能避免體重流失導致腎病加劇惡化。
▍認識慢性腎臟病分期,飲食原則:熱量要充足
慢性腎臟衰竭屬不可逆,除非是急性,才有逆轉機會,而不同分期慢性腎病需要留意的飲食重點也不同,腎絲球過濾率為第一~二期時,較不需嚴格控制食物攝取,正常飲食注意均衡攝取營養即可,第三期中度慢性疾病,就要適度控制蛋白質,第四期起開始會限制磷、鉀、水量攝取,但須留意過度飲食限制反而會降低病患遵從性問題。
▲圖說:慢性腎病分期及飲食原則(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飲食重點首要-充足熱量,維持體重,因為熱量攝取不足會導致體重下降,進而分解肌肉產生尿毒素堆積,食慾不振、營養不佳,加速腎功能惡化,活動力下降更甚者會導致肌少症,而改變料理方式也是增加熱量攝取的方式之一。
▲圖說:改變調理方式增加飲食熱量(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留意假性好轉警訊
若體重下降,檢測血液肌酸酐數值也會下降,抽血指數變化與體重會有直接關係,例如:腎臟病第5期,因腎功能下降,大量糖份從尿液中排出,反而讓血糖降低,造成假性血糖好轉情況,但這可能是警訊代表腎功能惡化。
▍六大類食物每日營養攝取指南
營養攝取來源依據飲食金字塔六大類食物說明:
■ 全榖雜糧類:以白飯為主,避免食用糙米、五穀米,因為會影響到鈉、磷、鉀攝取問題。
■ 蔬菜類:鉀離子含量較高,須留意過量攝取。
■ 水果類:視水份與血糖控制調整。
■ 豆、魚、蛋肉類:蛋白質攝取來源,可修補組織,但攝取過量易造成腎臟負擔。
■ 奶品類:乳製品含磷量較高,不論是否已透析皆應選擇腎功能專用配方。
■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烹調用油是關鍵,因烹調方式、油脂的量都會影響熱量攝取多寡、病患是否有飽足感,而堅果類在腎功能第三期後就需要控制降低攝取。
▲圖說:六大類食物飲食金字塔(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腎友飲食營養控制5大重點
✔重點1.轉換低氮主食類
▲圖說:低氮主食選擇(圖片來源:講師簡報)選擇低氮食物,指含糖類與極微量蛋白質成分食物,例如:低氮澱粉類
簡易判斷低氮食物方式:低氮澱粉煮起來,有滑滑透明Q的視覺
■ 麵條:冬粉、粿仔條、米苔目
■ 麵粉:太白粉、番薯粉、蓮藕粉
■ 點心:西谷米、粉條
✔重點2.控制蛋白質攝取量
洗腎前、後病患蛋白質攝取量
■ 洗腎前患者:每公斤體重,每日攝取量0.6~0.8克蛋白質
■ 洗腎病患:每公斤體重,每日攝取量1.1~1.3克蛋白質(血液透析約為1.1克),通常洗腎病患蛋白質攝食量高,磷攝取量也會提高,為了控制病人血中的磷濃度,醫師會建議於當餐吃飯時連同含鈣的磷結合劑(俗稱鈣片)一起進食,以降低食物中的磷被吸收進入體內。
▲圖說:洗腎前、後蛋白質建議攝取量(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主食中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乳品、蔬菜皆含有蛋白質,應避免食用含有大量低生理價值的植物性蛋白質,例如:麵食類、菇類、堅果類、部分蔬菜,吃多易導致尿毒上升。
乳品類
不論全脂、低脂、脫脂,每份蛋白質含量將近8g,差異在脂肪的含量
豆魚肉蛋類
1份約=1兩(如下圖示意 約女性三合指大小),也可用市售蛋白粉補充替代
▲圖說:份量參考示意(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舉例:下圖為不同蛋白質食材每一份量大小示意,假設營養師告知一日蛋白質限量4份,以雞蛋為例,一天就是可攝取4顆蛋(早.午各1、晚2),同理可替換其他食材。
▲圖說:不同蛋白質食材每一份量示意(圖片來源:講師簡報)▲圖說:避免攝取非優質蛋白食物(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普遍性會發芽的蔬菜、菇類基本上蛋白質含量較高,應少量攝取。
▲圖說:蛋白質較高的蔬菜類(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重點3.導致高鉀血症的因素
蔬菜類鉀離子含量高,控制每一份鉀含量200mg以下即可,烹調方式需要將蔬食適度切小浸泡約30分鐘後,蔬菜中的鉀離子約會流失10~20%,再川燙後流失量可增至40%,燉湯類的鉀離子置留湯品中故含量會偏高須留意。
▲圖說:導致高鉀血症的因素(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圖說:鉀離子含量高的蔬菜(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若洗腎病患真的想食用水果,同醫師確認後可在透析前少量食用,鉀離子可在透析過程中藉由機器清除掉同時也能滿足病患口腹之欲。
▲圖說:鉀離子含量高的水果(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重點4.減少高磷食物
洗腎病患尤須留意,因為磷在透析過程中不容易被洗掉,故限磷攝取至為重要,檢測血磷含量若大於7.0通常是食用含乳製品過量。
▲圖說:高磷成分食物(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重點5.減少加工製品含鹽攝取量
一般健康國人每日平均鹽份攝取8~10公克,若腎功能不良攝取過多鹽份及水份,會累積在全身各處或肺積水引起呼吸困難;限鹽可幫助控制血壓,每天攝取鹽量應少於5.75公克(鈉:2300毫克)。
料理方式可使用其他調料替代鹽份調味,例如使用酸味汁液:檸檬、柳丁汁、白醋,辛香料提味:辣椒、咖哩粉…等。
留意水份攝取
主要由尿量減少作為主要判斷水份攝取不夠的依據,也可依「尿液顏色判讀法」辨別,尿液顏色越深代表水量攝取偏少。
▲圖說:腎前、腎後建議水量(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看懂營養標示,助力營養控管
以下圖雪餅為例,精米成分最高,成分排列順位越前面比例含量越高,再來觀看每100克營養成分比例,若蛋白質含量過高則須減量攝取,以此類推來調配每餐營養攝取含量,可幫助腎友做飲食選擇配置。
▲圖說:雪餅營養標示(圖片來源:講師簡報)
▲觀看完整影片
▲本場次感謝亞培-腎補納贊助舉辦。
繼續閱讀:
1. 血液透析是什麼?認識洗腎原因與注意事項,吃對營養延緩洗腎病程
2. 控制尿酸一定要知道的五大飲食重點,讓你遠離腎臟病與動脈硬化--《痛風、高尿酸飲食聖經》
想要控制腎臟病,先決條件是先作疾病的控制再搭配飲食調整,其中血壓及血糖的控制尤為重要,而共病情況也會使慢性腎臟病管理更添困難。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