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學!重症3堂課:插管、氣切、心肺復甦術

    49420 人瀏覽
    醫師非常不推薦這樣點菜式的選擇,因為容易延長患者急救的痛苦。若是患者因病情需求,例如已到末期,可以考慮拒絕全部的急救措施;或者就授權醫療人員施予全部的急救措施,「限制一樣、兩樣,都不是一個好選擇。」

    文/早安健康編輯部

    不少人以為只要讓病人插管或氣切,病人可能就會躺在床上一輩子。但事實上,在某些狀況下,及時插管和氣切往往是搶救病人生命必須處置。不了解氣切與插管為何,可能就是造成誤會的原因,以下胸腔重症科蘇一峰醫師要教你,重症必學的3堂課!
     


    ▍插管是什麼?
     
    插管,全名為氣管內插管,是維持患者呼吸的一種急救醫療措施。蘇一峰醫師說明,做法主要是將呼吸管透過鼻孔或口腔放入我們的氣管。氣管導管約有30至35公分,放置過程會壓住口咽,「其實是很不舒服的。」
     
    蘇一峰醫師舉例,嚴重肺炎、呼吸衰竭時,會需要機器代替呼吸,就會採取插管的方式。此外,還包括一些緊急狀況,例如:車禍受傷、需要開刀等,得維持呼吸道穩定時也會用到。
     
    插管適應症

    1. 全身麻醉手術患者
    2. 搶救危重與呼吸心跳驟停患者
    3. 非手術患者須氣管插管治療者  


    ▍氣切是什麼?
     
    氣切,全名為氣管切開術,蘇一峰醫師指出,
    假如我們認為這個患者插管時間會需要23週,甚至更久以上,這時候就會建議執行氣切。
     
    急救
    (圖片來源:photo AC)
     
    氣切是在脖子開一個大約1公分的小洞,導管由此接至氣管,所以不會像插管的管子那麼長,氣切導管大概是7、8公分的C型管。
     
    許多人會說千萬別做氣切,因為「氣切一做,人就死定了!」對此,蘇一峰醫師則說,這其實是以訛傳訛的錯誤迷思。
     
    「病人做氣切,其實反而比較舒服。」蘇一峰醫師說明,氣切因為導管更換容易、管路短,所以比較不容易細菌感染、造成呼吸器肺炎;此外,同樣因為管路較短,未來患者脫離呼吸器時,克服的呼吸阻力也較輕,所以脫離呼吸器的成功率會上升。
     
    氣切手術優點

    1. 病患較舒適
    2. 易清潔、不易細菌感染
    3. 患者易脫離呼吸器  

    蘇一峰醫師表示,氣切是重要的醫療處置選項,比起插管也能讓患者更舒適,因此是一個有待大眾好好討論及澄清的項目。
     


    醫療小百科: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蘇一峰醫師解釋,心肺復甦術是環環相扣的急救措施,包括以下的執行步驟:
     
    • 壓胸:維持心臟輸出
    • 電擊:將心律不整整流回正常心律
    • 插管:維持呼吸道順暢、提供氧氣
     
    急救主要是為了恢復心律功能,所以上述步驟缺一不可,因此蘇一峰醫師透露,在急救過程中,三個步驟常常是不斷變換的。「時常這時候插管,等一下變壓胸,突然心律不整又要電擊。」
     
    然而他說,有時候會遇到一些家屬「點菜式選擇」,同意實施CPR,但三個步驟卻只願意執行一、兩個。
     
    蘇一峰醫師分享,曾碰過一個
    心肌梗塞的患者,家屬雖願意做CPR、也願意插管,卻不要電擊。「偏偏這個患者是心律不整型的狀況,過程中需要電擊卻不能做。」因此造成心律一直不正常,只能不斷靠壓胸維持心臟輸出,「甚至壓了一個小時心跳還是沒有恢復正常。」
     
    急救
    (圖片來源:istock)
     
    蘇一峰醫師強調,醫師非常不推薦這樣點菜式的選擇,因為容易延長患者急救的痛苦。若是患者因病情需求,例如已到末期,可以考慮拒絕全部的急救措施;或者就授權醫療人員施予全部的急救措施,「限制一樣、兩樣,都不是一個好選擇。」
     

    原文經早安健康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此為《早安健康》 4 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問》部分內容,完整內容請洽《早安健康》 4月號


    繼續閱讀:
     
    1. 給希望善終的你,叫救護車急救之前,必須知道的事
     
    2.
    「最後一刻,我讓父母急救插管......」諮商心理師 艾彼:放下悔恨,有時我們的選擇不多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早安健康    插管    氣切    急救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