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要做情緒的主人,還是做情緒的奴隸? 談正念覺察
19334 人瀏覽 -
-
-
2018/11/29
作者 吳錫昌 正念照護講師 -
-
-
-
-
-
文/吳錫昌
▍情緒主人難做
有一句話:「做情緒的主人」。因為情緒是難控制,無明火一發,對平常不應生氣的人生氣,比如老婆或老公、小孩子…,熱潮一過後,生起後悔。
或又有人總是心情鬱悶,或深陷悲傷之中,影響到日常的生活作息。這些都是無法掌握情緒,無法做情緒的主人。
但也有人說,人怎能總是隱忍,有大喜有大悲,喜怒哀樂就是人生。這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情緒是外來的,而非代表它是你的主人,如果隨情緒而為,就是變成「情緒是主人」,情緒主宰個性、人際關係,自己的人生。有一段怪獸與國王喻言故事:
▍情緒怪獸
一個國王,是一個非常聰明國王,他常常喜歡去旅行,有一次外出旅行的時候,他的皇宮門前來了一隻怪獸。怪獸敲敲門想要進去,警衛打開門一看,說:你這個醜陋骯髒的怪獸,全身散發著臭味,你不能夠進去,同時開始無情地趨趕牠。
隨著警衛每一句否定、無情、批判的話語。這一隻怪獸的就漸漸的長大,最後大到足以撞開皇宮的大門,闖進了皇宮。
(圖片來源:pexels)
其他的警衛一看到怪獸闖了進來,開始聚集起來用各種否定言語來驅趕怪獸,隨著每一句否定、無情,批判話語,怪獸就越來越大,最後牠跳上國王的寶座,完全接管了這個皇宮。
皇宮裡面還有一個人,看到這個樣子,他趕快跑去找國王,他知聰明的國王一定有辦法解決這問題。他跑去找到國王說:你的皇宮已經被怪獸接管了。
國王了解的情況後說:「好吧,帶我去見牠吧」,於是隨著他回到皇宮,當國王看到怪獸時,很仁慈的稱讚怪獸,你好嗎?身體好像有些味道,可以在我皇宮的金盆洗一下澡哦。
隨著每一句稱讚、關懷、憐憫的話,怪獸就越變越小,越變越小,最後終於消失不見了。
怪獸就是我們自己的負面情緒,像是貪念、憤怒、悲傷、害怕…等,負面情緒常在無法覺察的空檔中闖進身體來,比如說在一句話當中,你感受到對方的無禮,當下就生起氣來。
(圖片來源:pexels)
但生氣情緒出現時,第一時間可能尚不覺得或不會感受到「我在生氣」,隨著更多批判性的想法出現,如批判對方為可惡、可恨。你會增強生氣情緒。最後生氣的情緒就接管了你。你也就演出了生氣下的行為模式,可能罵人或不歡而散。
同樣的例子,悲傷或是害怕,都有同樣的特性和過程。
▍如何對待情緒怪獸?
聰明的國王用肯定、接納、稱讚、憐憫、慈悲的態度去接受情緒,情緒就會漸漸得到安撫,愈變愈小,最終消失不見了。問說:我們要如何對待情緒怪獸?怎樣情緒會消失而不是去強化它呢?有三個選項,你會選哪一項。
1. 視如主人,任其差遣
2. 視如仇敵,除之而後快
3. 視為空氣,不采不養
如果你把情緒,例如生氣,視牠為主人,任其差遣,只要出現同樣情況,你就會有反應。生氣於事不一定有用,反而是憤怒傷身又失去理智,加上產生的衝動和行為,真是損人又不利己。
但如果第二項,把情緒當作仇敵,一直想把牠趨趕走,透過批判、否定和敵意,最後,任何想要擺脫情緒的企圖,就會沾黏更多情緒,只會更加深它的影響力而徒勞無功。
▍覺察情緒但不批判
正確地對待情緒的方式是第三項,允許自己當下「生氣」的情緒不特別去理采它。接受當下反應,知道:「我正在生氣」。這是同時把自己和「生氣的情緒」分開處理的態度。
這時焦點不是放在生氣上,而是用憐憫和慈悲態度去看待這件事。而轉移了到念頭、感受、身體反應的覺察上。情緒的產生之初,常不易自覺,正念是以覺察能力去認出情緒,但很小心地不去批判它,不再過度地涉入情緒的漩渦之中。
原文經吳錫昌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別急著趕走情緒,用「漸進式」的方式接受各種自己
2. 有負面情緒真的沒關係,給自己一些寬容,畢竟我們都只是凡人
正念照護講師|吳錫昌
點我認識吳錫昌 >>
正確地對待情緒的方式是第三項,允許自己當下「生氣」的情緒不特別去理采它。接受當下反應,知道:「我正在生氣」。這是同時把自己和「生氣的情緒」分開處理的態度。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 正念減壓(MBSR)/正念認知治療(MBCT) 引導講師 吳錫昌 正念照護講師
- 致力正念應用於機構、社區與居家…等照護領域。
以專注力與覺察力訓練,分享照護與被照護者之自我成長經驗,包括壓力紓解、情緒教育、同理認知、社交溝通之能力建構。協助找到內在原動力,面對挫折的韌性,實現自我生命價值。
網站/粉絲連結:https://reurl.cc/Q6peM
粉絲專頁連結:https://reurl.cc/31LNLM
-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