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聽到「中風」兩個字,到底什麼是中風,中風又分哪些類型呢?
88016 人瀏覽 -
-
2017/09/08
作者 愛長照編輯團隊 -
-
整理撰文/蘇凡
中風是指腦部缺血導致腦細胞死亡,可以分為血管阻塞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另一種則是出血造成的出血性腦中風。
其中以血管阻塞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較為常見,約佔腦中風的四分之三,另外四分之ㄧ是腦出血所造成的腦中風。
而依病理分類,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腦血栓(Cerebral thrombosis)
2.腦栓塞(Cerebral embolism)
3.腦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4.蜘蛛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 ▶ 請分享給親友>身心障礙手冊+輔具申請,中風住院時,家人就該準備的五大重點
(圖片來源:pixta)
▍ 缺血性腦中風
【腦血栓】
當腦血管發生粥狀硬化(因脂肪堆積致使血管管壁內膜變厚,變硬,失去彈性且血管的血流量減少或出現血塊)時,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纖維蛋白,會聚集成血塊修補之,以避免失血或血流衝擊造成血管進一步傷害。
但若血塊脫離原本修補血管的位子,跟著血流移動,就是所謂的血栓。
血栓慢慢變大時,動脈的管腔就會越來越狹窄,有時會突然發生阻塞,造成血流無法流至該血管所支配的區域。當血流停止三分鐘以上,腦細胞就會死亡,而該區的腦部功能,亦會發生嚴重的障礙,這就是所謂的腦血栓。
【腦栓塞】
「腦栓塞」是指腦血管突然被血液帶來的塊狀雜質所堵住,堵塞區域的血管所支配的區域壞死,因而引起腦機能障礙。
粥狀班塊(因油脂累積使血管內膜增厚,形成粥狀斑塊)、心肌梗塞壞死剝落的心臟壁碎片、心臟瓣膜的組織片、骨折、或器官受傷後的脂塊、大團的空氣栓、甚至癌細胞都屬於身體內異常雜質,當他們沿著血液循環進入腦部系統時,就有可能引起腦栓塞。
腦栓塞的症狀與腦血栓差不多,所以又有人把它們合稱為腦血栓塞症(Thromboembolism)或是腦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
凡是血管壁發生病變、血流速度減慢、血液黏稠度增加、或是紅血球過多症等,都容易引起腦血栓。
▍ 出血性腦中風
【腦出血】
一般血管的管壁分成三層,而腦動脈的外層和中層的管壁,比其他器官的血管更薄,更容易破裂。
如果血管本身已有硬化現象,在忙碌、緊張、憤怒、用力解便或性交時,容易引起血壓突然升高,血管就可能因而破裂,造成腦出血。
腦出血後形成的血塊,會壓迫到鄰近的腦部組織,產生損傷及機能障礙;血管破裂的區域,腦部也會因為血流不足,而造成腦細胞死亡。
【蜘蛛膜下腔出血】
腦膜可分三層,外面最靠近頭骨的是硬腦膜,中間是蜘蛛腦膜,最內與腦相連接的是軟腦膜,蜘蛛膜下腔出血最常見的是腦動脈瘤破裂,這類的病人,通常有突發性劇烈頭痛的現象發生。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約每10,000人發生一個,雖然只佔所有腦中風的5%,但卻是特殊且嚴重的腦血管疾病。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得發病年齡較年輕,以45歲至65歲為最多,且它經常無明顯的警訊便發生,使人難以預防,同時它的致死率,也是所有腦中風中最高的。
繼續閱讀:
1. 把握中風黃金救援 24小時不斷電-新北市腦中風緊急處置醫院
2. 「我是這樣救了中風的爸爸」傳說中的十宣放血法,真的有用嗎?
—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
臺北榮民總醫院
臺中榮民總醫院
中風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其中以血管阻塞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較為常見,約佔腦中風的四分之三,另外四分之ㄧ是腦出血所造成的腦中風。按照病理類型,又可細分為腦血栓、腦栓塞、腦出血、蜘蛛膜下腔出血四種。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