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竹語專欄】追求「長生不老」還是「腎衰竭」?吃上一百副補藥,不如一個人靜臥修養
12333 人瀏覽 -
-
2017/08/28
作者 王竹語 -
-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晚年為求長生不老,多次派人出海,取長生不老之藥。
皇帝捨不得離開世間,那還有話說,那一般百姓呢?
當然也捨不得。
東漢時,魏伯陽在名山幽谷,架設爐、鼎、坩、堝等工具來煉丹,煉製紅色丹丸,給那些希望長生不老的人服用。所以,談到捨不得離開人世,拼命想延長壽命,實在是不分古今中外、無論男女老幼、不管貧富貴賤,此心皆然。
他們不曾想過:拿「生」、「死」兩個字來說,「生」的最後一筆劃是「一」,而「死」的第一筆劃是「一」;顯而易見,「生」的最後一劃正是「死」的第一劃;生之盡即為死,生死相連相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消長,無窮無盡。
(圖片來源:pixabay)
▍ 古人腎衰竭多 養生變喪生
看不破生死,那沒什麼;想要延長壽命,倒也不是錯事,但想長生卻弄到「喪生」,就足以警世了。僅僅在唐朝,就有太宗、憲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六個皇帝是因服毒仙丹而致死。
不只皇帝,許多古代名人死於腎衰竭,這是因為長生不老藥中,含有大量的砷、汞、鉛、硫等元素。如果他們知道想長生的方法換來喪生,他們還會做同樣選擇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千百年來,科技進步了,醫藥發達了,民眾常識增加了;但是,當一切手術都回天乏術、所有藥物都枉然無效,不再對活著心存感激,而只是想快點結束一切時,如何放得下、看得開、斷得掉、能捨得,依然是每人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如何面對?回歸到生命質量的問題上。
如果昂貴的治療是無效治療,既不能減緩病人的痛苦,也不能掩蓋一個靠機器維持生命的病人其實寧願結束生命的事實。
因為重大傷病不只影響你,也影響了愛你的人;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也不只影響你,更影響了愛你的人。▍ 比死更令人厭惡的事 扁鵲拒絕無效醫療
就連醫術高超絕妙、救人無數的扁鵲,也有著名的「六不治」。只要是下面六種情況之一的病人,他是不出手的:
• 驕恣不論於理(高傲放縱,不講道理),一不治也;
• 輕身重財(把錢看得比命還重要),二不治也;
• 衣食不能適(穿衣飲食不適當),三不治也;
• 陰陽並,藏氣不定(陰陽錯亂,臟腑精氣不調和),四不治也;
• 行羸不能服藥(體質太弱不能服藥),
• 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不相信醫術卻相信巫術),六不治也。
扁鵲有他的治病原則,並希望病人充分配合。如果病人不配合而減低醫療效果,甚至造成無效醫療,扁鵲是不做這種事的。
(圖片來源:pixabay)
重點是,即便病人願意配合,但如果體質已經不能使藥效發揮功效,導致無效醫療,扁鵲還是認為不可治。
孟子早就說過:「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是當這件事比死亡更令我厭惡,我不會刻意避開禍患。」(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果延長生命的代價是更多的疼痛、更嚴重的不舒服、更強烈的不方便,插更多的管子只是無效醫療,不用醫師告知,人們也會了解醫學對疾病無能為力的狀況正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些疼痛、這些不舒服帶給自己比死還難受的感覺,我相信人們不會再刻意避開死亡,那麼意志堅定地想活下去。
▍ 吃上一百副補藥 不如一個人獨自靜臥修養
潛在壽命長度是指避開疾病與事故,或即便避不開,從疾病與事故中恢復後,所能達到最長的壽命。本文一開始提到許多古人為了求長生不老而服丹藥,因而喪生。如果以自然方法,可以延緩老化,增長壽命嗎?
健康眾所周知,性別會影響壽命,女性比男性平均壽命長約七至八年;除此之外,基因也會,有長壽的祖先會對最高壽命極限有所影響。生活習慣方面,過度吸煙將會縮短預期壽命12年;而肥胖者每增重10%就減少一年半壽命(研究指出:若能避免心血管疾病,65歲以上的人預期壽命可增加11年)。
(圖片來源:photo AC)alt”長壽”
日常生活方面,空氣汙染、水質破壞、食品添加劑不當、農藥過分使用,以及工作過勞或壓力太大帶來的負面效應都對健康有負面影響。
也有研究顯示,結婚是個有利的因素,婚姻能使我們增加5年壽命;值得注意的是,對老年男性來說,婚姻幸福美滿影響重要程度大於老年女性。
《太平廣記》裡的彭祖,767歲,看起來一點也「不衰老」。傳說歸傳說,但彭祖留下的養生之道,比起一味追求長生不老而自損健康的人,今日看來還是有可取之處:
延年益壽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不要使身心受到傷害:
「要適應冬寒夏熱的四季氣候變化,使身體永遠舒適;對悠閒娛樂都要適可而止,不要被貪慾所誘惑,這樣內心就可以安然潔淨。對於作官,知足而不貪求,能使你志趣專一;音樂繪畫使人賞心悅目,使心情變好。
所有上面這些,都能養身益壽。
而不能掌握分寸,反而會對自己有所傷害。不懂這個道理,就算吃上一百副補藥,也不如一個人獨自靜臥修養。
如果對一切都有所節制,適可而止,對健康有好處,自然能增壽。
思慮過多、用腦過度、過憂過喜、悲哀過度、憤怒氣惱、過分企求,這些都能傷身。人如果避開傷害而得到陰陽和諧之術,就得到了長生之道。
除了學習古人的養生智慧,今人的生死智慧也值得效法。
以《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引起國際重視而聞名全球的生死學大師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1926〜2004)在其著作《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The Wheel of Life: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中有段話是這樣說的:
上帝賜予我平靜的心,
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事實;
上帝賜予我勇氣,
改變我能改變的事情;
上帝賜予我智慧,
明白兩者之間的差距。
但即使過了幾千年,大家對於「生死」、「養生」的想法真的有改變嗎?是不是仍想長生不老?養生仍在追求各種補藥?答案,我想你已經清楚了。
(圖片來源:pixabay)
繼續閱讀:
1. 別再聊安樂死了,你聽過安寧嗎?安寧是對生命「自然死亡」的尊嚴照顧
2. 專家告訴你 30、40、50歲應該做哪些事,在台灣也能優雅地老去!
專欄作家|王竹語
點此了解王竹語>>
• 「修女研究」揭發不失智的秘密 關鍵其實只有一個
• 長照人力的另一個思考點-為什麼不把「加強老人健康」計畫列入?
—
千百年來,科技進步了,醫藥發達了,民眾常識增加了;但是,當一切手術都回天乏術、所有藥物都枉然無效,不再對活著心存感激,而只是想快點結束一切時,如何放得下、看得開、斷得掉、能捨得,依然是每人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