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出院,我不要被遺棄-長照有資源,不表示資源足夠-出院最想知道的五件事

    24597 人瀏覽
    健保署提供了解決方法:民眾若有居家醫療需求,可於辦理出院時諮詢醫院協助轉介後續的醫療照護,或上健保署全球資訊網,在「一般民眾」欄目下點選「網路申辦及查詢」,即可於「居家相關醫療服務」,查詢所需資源。病人如有長期照護需求,也可在衛生福利部官網點選「長照政策專區」,在「長照資源服務地理地圖」進行查詢。

    出院

    《管子‧入國》提到的敬老養老:

    (原文請看文末附錄)
    所謂敬老,就是在城地、京都設掌管敬老的官吏,凡年齡在七十以上的,可以有一個兒子免除徵役,每三個月官府有饋肉;八十以上的,可以有兩個兒子免除徵役,每月官府有饋肉;九十以上的,全家免役,每日供給酒肉。勸告他們的晚輩:要細作飲食,詢問老人的需要,滿足他們的嗜好。老人過世,官府供給棺槨。

     
    所謂養疾,就是在城地、京都設掌管養疾的官吏,凡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官府把他們收養在特定的館所裡,供給衣食,直到身死。
     
    所謂問病,就是在城地、京都設掌管慰問病人的官吏。士民有病的,慰病官按君主的規定慰問他們:九十歲以上的,每天慰問一次;八十歲以上的,每二天慰問一次;七十歲以上的,每三天慰問一次;一般百姓,每五天慰問一次。病很重的,向上報告,君主親自慰問。慰病官巡行全國,專門以慰問病人為職事。
     
    所謂通窮,就是在城地、京都設有掌管通報窮困的官吏,如果有窮困的夫婦沒有地方住,斷絕糧食,向官吏報告的有賞,不向官吏報告的要罰......
     
    不知這段記載是否可視為最早的長照思想?

     
    (圖片來源:pixta)

    健保署自2016年2月起,辦理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整合照護計畫
    ,提供患者「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安寧療護」三階段之連續性居家醫療與全人照護。

    目的是為了銜接衛福部目前大力推動的
    長期照顧服務2.0計畫,提升照護連續性,讓兩者可以無縫接軌,由社區內醫事服務機構組成照護團隊共同合作,讓長者在家安老。
     
     

    ▍  出院病人與家屬,最想知道的五件事

    然而,民眾最常遭遇的問題,卻是失能長者的家人於病人即將出院,甚至是出院返家後,居家的照顧怎麼辦?他們最想知道:
     

    1.  出院前醫院有哪些準備服務?
    2.  出院前家屬要做哪些準備?
    3.  如何有效監控病人出院後的狀況分析與改善?
    4.  當病人照顧需求超出院方評估時,照顧家屬該如何尋求協助?
    5. 有沒有辦法可以讓非專業的家屬在訓練後可以應付基本的、簡單的突發事件?

     
    (圖片來源:pixta)
     
    當家人出院,拿到「全民健康保險居家照護醫囑單」(如下圖),照護者多半不具備醫療常識,擔心真正遇上狀況,會慌亂而不知所措。

     
    (表單來源:健保署網站)
     
    不知所措又該如何?把需要照護的家人送至專業安養中心就完全放心了嗎?
     
    衛福部於2013年「老年生活狀況調查」發現:
    65歲以上老人希望能與子女同住為最高其次為僅與配偶同住;生活可自理時,僅14%的老人願意住進機構;生活無法自理時,有43%老人願意住進機構,顯見老人還是偏好與家人同住,因為熟悉,熟悉就有安全感,安全感有助情緒,情緒當然會影響健康。
     
     
    社會學家告訴我們:「感覺輸入」是個體生活中很必要的一個部分。當一個人居住在缺乏色彩、聲音和活動的環境中,很可能會發生「知覺剝削」(因疾病或其它原因受限於活動範圍,使感官知覺刺激減少)。

    當一個老人在老人院中獨居或被隔離一室,即便該院仍有很多其他老人,還是無法獲得足夠的內在和外在的環境刺激,也因此往往會失去對人、時、地的定向感。這也是為何絕大多數的老人想要在家安老:有熟悉的陽光照射角度,有熟悉的味道,有熟悉的貓狗叫聲或小販叫賣聲。

    然而在醫院或照護機構,其氣氛與感受,容易是寂寞的、冷白的、單調的。
     
    (圖片來源:pixta)
     
    雖然住在家裡意願高,但民眾在使用居家服務時,卻常遭遇人力不足、無法提供的窘境。
     
    健保署提供了解決方法:民眾若有居家醫療需求,可於辦理出院時諮詢醫院協助轉介後續的醫療照護,或上
    健保署全球資訊網,在「一般民眾」欄目下點選「網路申辦及查詢」,即可於「居家相關醫療服務」,查詢所需資源。病人如有長期照護需求,也可在衛生福利部官網點選「長照政策專區」,在「長照資源服務地理地圖」進行查詢。
     
    (圖片來源:截自衛服部網站)
     
    (圖片來源:截自衛服部網站)
     
    但有資源不表示有充足的資源。根據衛福部2015年統計,全台
    日間照顧中心數量雖達199家,但仍不足「一鄉鎮一日照」的理想(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於2014年訂定的目標)。絕大多數民眾無法完全使用到,經過長期照顧管理中心(簡稱照管中心)評估後所核定的時數。
     
    人力不足,配套設施不足。一週一次或兩次的傳統居家定時定點服務,既不能滿足民眾真正需求,也無法達到優質完備的照護目標。


    對照護的家人來說,家人出院固然是值得高興的事,但後續而來的問題才是令人擔憂的。

    照顧不好,病人會惡化;照顧得好,在工作的有可能辭職,在唸書的會不得已輟學,都是在你我身邊發生的真實案例。
     
    這不只是老人的事,也不只是老人家屬的事,更不只是照護者或政府的事,這是你我都要關心的事。
     
    (圖片來源:pixta)
     

    【附】《管子‧入國》原文(摘錄)
    所謂老老者,凡國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無征,三月有饋肉。八十已上,二子無征,月有饋肉。九十已上,盡家無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槨。勸子弟精膳食,問所欲,求所嗜,此之謂老老。
     
    所謂養疾者,凡國都皆有掌疾,聾盲、喑啞、跛躄、偏枯、握遞,不耐自生者,上收而養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後止,此之謂養疾。
     
    所謂問病者,凡國都皆有掌病,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問之;九十以上,一日一問。八十以上,二日一問。七十以上,三日一問。眾庶五日一問。病甚者以告,上身問之。掌病行於國中,以問病為事,此之謂問病。
     
    所謂通窮者,凡國都皆有掌窮,若有窮夫婦無居處,窮賓客絕糧食,居其鄉黨,以聞者有賞,不以聞者有罰,此之謂通窮。
     
     



    繼續閱讀:
     
    1.
    「中期照護」讓生病的老人家,有復原的機會

    2. 藍鵲守護你的家 臺北市居家醫療整合照護服務-藍鵲計畫

    3. 醫療團隊到你家!不用出門,也能接受完整照護-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

     
     
    專欄作家|王竹語

    點此了解王竹語>>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 專欄作家 王竹語
      • 臺灣作家,臺中豐原人,筆名取法學自畢卡索。已出版著作:

        1.《醫生》(本書是2010年10月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臺灣館』展示作品) 2. 《我的整形世界》(天下文化,2006) 3. 《高科技健檢救你一命》(城邦集團原水文化,2006) 4.&5.《微笑看人生》、《無常看人生》(時報文化,2005) 6. 《尋找一首詩》(除了在臺灣出繁體版,簡體版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 7.《中國經典寓言的智慧》(晨星集團,2006) 8.《工作必勝!!戰國策》(晨星集團,2007)
      • 一場不知何時結束的喪禮:照顧失智父十年,

        你想去養老樂園,還是長壽廢墟?臺灣有一百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