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瓶文化

心靈加油站
照顧失智者,是台灣島上每個人的事-《當最愛的人失智》
如今,蔡佳芬醫師幫了第一線提供失智照護的醫療人員一個大忙。她將診間片段的提醒與叮嚀,有系統地寫進《當最愛的人失智──除了醫療,寫一份「愛護履歷表」,才是最完整與尊嚴的照護》。
2017/04/12

心靈加油站
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照顧失智症:把握八重點,務必要「轉移注意」-《當最愛的人失智》
當失智者抱怨物品被偷,有人想害他等精神行為症狀時,倘若轉移不了,建議嘗試拖延大法,例如推說「此事需謹慎應對,會等其他兄弟姊妹相聚時,研究如何處理……」
2017/04/12

心靈加油站
最常被忽略的3大失智症警訊 -《當最愛的人失智》
見微知著」,所以一定要掌握「務必親眼所見」,把握「日常蛛絲馬跡」,才能早期發現失智症狀,及早救治。
記憶不好?但記憶還好,也可能是失智症。
2017/04/12

心靈加油站
照顧失智症,為何讓照顧服務員覺得受屈辱?-《當最愛的人失智》
照顧服務員雖然多半是中年族群就業,但多數是女性,遇到這些狀況,不免深受打擊,內心覺得屈辱,或是受到不小的驚嚇。
2017/04/12

心靈加油站
他不是失智了嗎,怎麼還會有這些衝動?這一點,最讓照護者心力交瘁-《當最愛的人失智》
雖然照顧者常常因為上述症狀而面臨精神轟炸,或是疲於奔命,這真的非常辛苦。但是我們在照顧失智者時,也要了解,失智者這些症狀是受到疾病的影響。
2017/04/12

心靈加油站
我不再是誰的小孩了:失親之後,陪自己走過悲傷旅程-《成年孤兒》
再沒有比生命之初更美妙的經驗,而一旦失去它,更是真真實實地失去了,尤其,那是你看見的第一張臉,你第一聲聽見的話語,在人生初始便讓你感受安心、帶給你正確指引的溫柔撫觸。
2017/03/29

心靈加油站
如何面對自己失親後的哀傷......原來,也需要學習-《成年孤兒》
了醫師的辦公室後,我開始描述幾個月來奇怪的心境轉變,以及其他方面的變化,同時,也開始仔細思考曾經發生過的事。醫師問我:「你覺得情況會怎麼變化?」我不假思索地回應:「不會,不會有變化。我爸媽過世了,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直到那一刻,我才開始面對失去了父母的哀傷,也才有能力擁抱隨他們而去的那些珍貴片刻。
2017/03/29

心靈加油站
你曾遇過「情緒勒索」嗎?不管是家人還是其他人,記得「停、看、應」後離開現場-《情緒勒索》
你並不需要非得馬上回應,甚至答應情緒勒索者的任何要求,尤其,當你有一丁點不舒服、不願意的感覺。
請重視你的這個感覺。
記得我的叮嚀:如果你想要答應這件事,並非因為你「想要」,而是因為你覺得「害怕、恐懼」。那麼,就請你先等一下,先給自己一點思考的時間。
2017/02/14

心靈加油站
沒被說出口的傷痛,成了「家庭禁忌」!越無法告別,往後的療癒將更漫長......《鋼索上的家庭》
在華人文化裡,當個人的哀傷失落任務遇上家庭系統,往往交織出更複雜的情緒,更需要找到適當的出口,卻反倒受到更多阻隔,並且欠缺好好道別的機會,讓療癒歷程走得更艱辛、更漫長。
2016/12/08

樂活養生
當老人得不到「性」福,也容易悲觀和憂鬱-《不老的幸福》
性欲受創、受壓制或無法滿足,不但身體受害,也會引發悲觀及失望。
醫學上,對於性事活躍的老年人建議給予肯定與支持,對性有障礙者則提供治療與指導,可見老年人應當保有滿足的性生活。
老人主動而積極的性生活,對身心健康、幸福愉悅感來說,都有著不可或缺的重大意義。
2016/11/23

樂活養生
你中了幾個?五個壞習慣,會讓人變得老又醜-《不老的幸福》
你可知道?像是嘟嘴、瞇眼、皺鼻、抿嘴等表情固定久了,連臉上的器官都會跟著變形!
不信的話,可以看看身邊的人。
例如:常常瞇起眼睛看東西的人,眼皮容易泡腫,這是因為眼輪匝肌肥厚,導致眼皮變長、脂肪增生,造成眼尾下垂,而使眼皮顯得泡泡的。
2016/11/23

樂活養生
林靜芸醫師的養生秘訣:每天空腹十二個小時,不易老-《不老的幸福》
理想的第一餐與前天最後一餐之間,應相距十二個小時,也就是每天有十二個小時空腹,讓腸胃休息。
2016/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