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晚期大腸直腸癌治療契機,單株抗體標靶藥物助抗癌
一般來說其實大腸癌並不容易早期的發現,所以我們常在報章雜誌上會看到,有些人發現的時候其實都是已經是晚期的狀況。
照護線上
2024/12/23

樂活養生
晨起三百步,晚間一盆湯!足浴15分鐘泡出健康,水溫水位3重點效果更好
但只泡腳也能對健康有益嗎?日本國立心腦心血管中心(国立研究開発法人国立循環器病研究センター)曾為了不能全身沐浴的病患進行蒸汽足浴的研究,透過以42度C的溫度至雙足15分鐘,並保溫30分鐘,為期兩週的實驗,發現末梢血管的血流更順暢,也減輕了心臟負擔。
早安健康
2024/12/23

病症知識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發炎性腸道疾病(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是一種慢性腸道發炎 疾病,主要分為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王彥博醫師解釋,潰瘍性結腸炎主 要影響結腸、直腸,常見症狀包括腹瀉、血便、腹痛等。
照護線上
2024/12/20

病症知識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DLBCL)國際治療新趨勢 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助治癒!
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癌(DLBCL)是可以被「治癒」的癌症,數 10 年來,一線治療的唯一處方是合併標靶藥物及化學治療的 R-CHOP 療法;近年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出現可為病人帶來更好的預後、降低復發率。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12/19

病症知識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台灣50歲以上民眾,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相當高,女性約佔38.3%,男性約佔23.9%。林聖傑醫師說,在骨科患者中,可能有三分之一是與骨質疏鬆有關的髖關節骨折、脊椎壓迫性骨折、手腕的橈骨骨折等。
照護線上
2024/12/18

病症知識
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不是末期!治療藥物一棒接一棒 持續維持戰線
大腸直腸癌是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二名,很多人發現時已經轉移,不過,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策略近幾年有很大的改變,新藥物愈來愈多,即便第一、二線藥物治療失敗,還有三、四線藥物一棒接一棒治療,有不少人可以長期控制病情,甚至有治癒機會,病人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12/17

社會資源
借名登記的財產,如何要求返還?
父母使用子女的名義購置房產,一開始可能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小孩一定會聽自己的話,隨時要取回沒有問題。
但隨時間經過,孩子長大,甚至結婚有配偶,父母年邁,其他小孩覺得不公平或擔心未來有分配財產的爭議,此時父母要跟孩子說「房產登記回來?」或是「登記部分持份給其他兄弟姊妹?」(圖片來源/photoAC)
吳挺絹 律師
2024/12/17

新聞政策
照顧不「夾心」!愛長照首屆「三明治生活節」暖心登場,串聯資源陪伴照顧者安心變老
愛長照負責人紀金山教授表示:「一個人獨行會感到疲憊,但一群人同行則能心安。照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愛長照透過布建線上照顧資訊平台,並提供「星雲計畫-照顧管家1-1線上照顧支持服務」陪伴大家共同討論,協助尋找最適切的照顧解方。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4/12/16

心靈加油站
《罹癌後對生命的影響》超過九成癌症病人受復發恐懼困擾!心理師建議可以這樣做
隨著癌症治療的進步,病人長期存活提高,「復發恐懼」「害怕復發」成為病人長期後遺症。有越來越多相關的研究,探討癌症病人對復發的恐懼(fear of cancer recurrence, FCP)帶來的影響。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4/12/16

樂活養生
膝蓋痛不一定要手術!徒手治退化性關節炎,坐著練這招天天保養膝關節
退化性關節炎會產生疼痛、腫脹、發熱、僵硬等關節炎症狀,嚴重的更會造成骨刺、關節變形,影響關節活動。以嚴重程度來說,膝關節退化分為4級,如果能及早發現與預防,就能延長關節的使用年限。
早安健康
2024/12/16

樂活養生
長期下背痛找不到原因?醫揪「3警訊」恐有重大疾病:體重下降也算
你也有下背痛嗎?根據研究,約有80%的人在一生中曾發生過下背痛的經驗,無論是長時間久坐還是搬重物,都有可能會引發下背痛,而且症狀時好時壞。不過,在多數情況下可以透過預防來管理,從保持良好的姿勢、做好體重管理到正確的運動,日常生活中的小改變可以減少下背痛的發生。
Uho優活健康網
2024/12/15

樂活養生
頭痛如何舒緩?怎麼知道是不是偏頭痛?神經內科醫教「1口訣」秒判斷
40歲葉小姐從事科技業夜班作業員,3年前頭部外傷後誘發偏頭痛,採用口服預防發作藥物及急性止痛藥治療偏頭痛並未控制。後續到郭綜合神經內科就診,開始口服新型偏頭痛阻斷劑上市,並接受口服瑞美吉泮治療後,目前頭痛次數、頻率與疼痛指數皆下降,生活品質也逐漸獲得改善。
Uho優活健康網
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