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心靈加油站
不要再說安寧就是放棄治療了!有關安寧療護的10個快速解答
當末期病人接受安寧療護服務,身體健康好轉後,可向原照顧團隊申請安寧居家療護。每個人都有權利依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接受安寧療護服務。為了保障每個人臨終時的選擇權,可以在兩位見證人的見證下,事先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同時可將此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中。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27
心靈加油站
照顧難纏的家人讓你忍無可忍?觀心5寶教你擺脫壞情緒
我們常常會膨脹自己的感受,而且這種感受,很多都是長年累月地透過想像,逐漸變成難以理解的洪水猛獸,就像在一張白紙上看到一個黑點,每天看啊看的,黑點終究有一天會變成我們欲除不快的焦點!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27
心靈加油站
生命的秘境-我如何克服面對死亡的恐懼呢?-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
死亡,一直都是個抽象且深不可測的話題,但卻又離我們很近,電視媒體天天都在提醒我們人生的無常,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讓我們不由自主地產生恐懼:死後會去哪裡?我的生命就此結束了嗎?死後的未知讓我們充滿困惑與畏懼。
諮商心理師 陳乃綾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我不做,誰做?」 談家庭照顧者的迷思
家庭照顧者(在家中負責照顧長輩或是病人的家屬)經常陷入這樣的迷思:認為照顧的工作捨我其誰?我不做,誰做?或是,不願意也不放心交給別人做。 傳統文化的脈絡,隱隱約約地將照顧工作綁在配偶或子女身上,要將家務事、照顧家人的工作假手他人,似乎會被責備「推卸責任」,也常常自覺不孝和罪惡感。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北醫學生:「長照不能再單打獨鬥,需要跨領域整合服務。」
愛長照是整合長照相關資源的網路平台,目前還較少有人在做這件事,所以我們想來嘗試並作更深入瞭解多面向的長照、高齡相關資源整合產業。
小虎文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面對末期病人,說出以下三句話時請先思考一下
面對死亡的孤單幽微,也許除了加油,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 我相信每個人面對末期病患,都是抱持著善意說話的,因此,我們更要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善念轉化為精準的話語,給予正向的陪伴。
朱為民 醫師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面對困境,正向思考不是萬靈丹-諮商心理師 張璇
過度或不當使用正面思考,會造成情緒壓抑、自我迷失、人際關係疏離,甚至產生焦慮、憂鬱、自殺意念或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會這樣呢?過度正向思考易使人不自覺刻意消除當下負面情緒,未與當下真實的情緒共處。
諮商心理師 張璇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當父親癌末倒下,年輕人要如何扛起家計?在爭吵之前,你可以做的三件事-諮商心理師 艾彼
直接談論疾病、失能、老化、死亡,在許多華人家庭內都是禁忌,以至於加深了親人間達成共識的難度。 建議你,可以嘗試用間接、輕鬆的方式來降低直接討論的困難,比方運用電影、書籍、新聞時事等,藉由討論一個虛擬的主角或故事間接了解家人對長期照護、醫療決定的期待。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安寧緩和療護:常見三大迷思
事實是,安寧緩和醫療只是治療的方向不同!對於癌症(或其他末期疾病)治癒性的醫療也許有其極限,但緩解症狀、關心情緒、身體照顧的醫療是永遠可以做的,以我服務的醫院為例,入住安寧病房的病人,有將近一半最後是可以出院的......
朱為民 醫師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面對末期病人與家屬:沉默,有時比言語更有力量
沉默並不是非常被動、消極的,也不是既然沒什麼話可以說,不如就低頭玩手機,不是的。沉默,其實是一種主動的陪伴,安寧緩和專科醫師朱為民提供三個可以在實務中練習沉默的原則。
朱為民 醫師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爺爺奶奶失去記憶卻不會失去愛-請讀給孩子聽的5本失智症繪本
在層層疊疊的記憶裡,長者不小心迷路了,也許他忘了自己、也忘了你,但愛不會被遺忘,也請傳承下去給我們的孩子們:愛不會被遺忘;適合親子共讀的5本失智症繪本。
小虎文
2016/05/25
心靈加油站
從《妻子的記憶》談失智症的預立醫療自主計畫
由於失智症這些疾病特質及其帶來的廣泛影響,要提升末期生活品質,必須趁疾病早期、病人尚保有自主決策能力時,及早提供安寧療護與預立醫療自主計畫,作為病人與家屬治療照護的選項,讓病人為自己終將面對的生命終體做出具體、有尊嚴的決定。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2016/05/25
69 70 71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