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長輩不願意外出,我好無奈......」心理師:想轉化關係,先看到他好的地方
我知道當你照顧得很累,甚至為了長輩好,提議外出卻老是被否決時,還要發覺長輩的優點並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能看到優點,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對彼此也是很大的鼓勵。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8/06/26
樂活養生
床鋪、尿布變「智慧」2018台北銀髮展觀展攻略
2018銀髮展還有許多對於長輩有幫助的產品與服務,6/21(四)~6/24(日)就在台北世貿,歡迎大家來參觀!
職能治療師 吱吱復健
2018/06/22
樂活養生
黑木耳助減重、控血糖膽固醇,每天10克還護心防血栓!
營養師劉怡里曾於著作中引述研究指出,每天食用5~10克黑木耳,就有助於保養心血管、防止血栓。雖然一般而言,黑木耳的食用量可能遠不及其他食材,仍是平常作為配菜、小菜的最佳選擇。
早安健康
2018/06/20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越來越老的臺灣,需要一座「都江堰」,靠「自癒力」延緩失能、失智(下)
如果連獸類都有「自癒力」,萬物之靈的人類,當然也有。只是要如何喚回這個與生俱來的「自癒力」呢?我懷抱著一肚子的好奇來到「揚生六O館」,想親自瞧瞧,這個所謂的「自癒力實踐館」,要如何把有點八股的「3+1:健康飲食、適量運動、良好習慣+人際關係」,完整的實踐出來。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6/19
樂活養生
追憶媽媽的一封家書  談丹麥老人寫作夏令營-《北歐銀色新動力》
在觀察老人作品時,也成了全人關懷與心理輔導的檢視歷程。當然,並非所有老人都「有問題」,但這的確是一種呈現內心的管道。也有很多老人寫出美麗豐富的生活閱歷,讓其他來此共學的人覺得很有趣、很欣賞。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8/06/19
樂活養生
第二人生更有價值,挪威有「退休準備學校」-《北歐銀色新動力》
我印象很深,當校長談到這句話時,舉起右臂、緊握拳頭、抿著嘴唇,表現出很深、很深的感動與自我肯定。他說,這就是他的價值和意義,因為有人繼續欣賞他。儘管這只是三歲孩子的童心童語,但是是真誠、真實的。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8/06/19
樂活養生
照顧者的滴雞精,這一碗藏有對父親的思念-永康錄滴雞精
本身也是照顧者的吳耀邦,說起那段再也不想重來的照顧歲月,有感恩也有不捨。但這個過程,也成為他生命的另類禮物。他看到術後保養、癌症化療身體的虛弱,也看到了照顧之間的情感拉鋸。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18/06/15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連「四個6」的密碼都記不住時,要如何守護老本?一個「阿嬤的保險箱」的真實故事
過去阿嬤會把女兒留給她的錢,鎖在梳妝台的抽屜裡,鑰匙隨身揣著。後來因為常常掉鑰匙、配鑰匙,阿嬤索性把這些千元鈔捲起來放口袋,放口袋的結果,也是跟鑰匙的下場一樣,走到哪、掉到哪,或是走到哪、忘到哪。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6/14
樂活養生
腰痛膝痛這樣走,緩疼痛、練肌肉一兼二顧
中高齡者由於骨質退化、肌力衰減等原因,爬樓梯、慢跑等運動方式可能扭傷腳踝、骨折,甚至是令關節發炎的情形更加惡化,但是完全不運動也會使肌力更加衰退,變相增加關節負擔。
早安健康
2018/06/14
樂活養生
癌症10年不復發!做1件事降13種癌症風險
即便無法每天一萬步,研究也發現每天只要走路15分鐘,癌症死亡風險就會下降10%,整體死亡風險也能下降14%,但最好能走30分鐘以上,走到身體發熱、全身流汗的程度。
早安健康
2018/06/12
樂活養生
動則得救!簡文仁6招走路法,這招最能強心肺練肌力
如果沒有運動習慣,我也鼓勵大家「動」一萬步,有動就好,不一定要走一萬步,我常說「隨時隨地、快快樂樂」做運動,伸懶腰、手舞足蹈都是一種「動」,從這個房間走到那個房間,從這棟大樓走到那棟大樓,培養動的心情、感覺,總比一直坐著不動來的好。
早安健康
2018/06/12
樂活養生
紀政半年瘦20公斤、尿失禁也改善...就靠這1件事
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飲食、身體活動與健康全球戰略〉指出,18歲以上的成年人及老年人,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每次持續10分鐘以上;對於忙碌或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不失為入門準則。
早安健康
2018/06/11
86 87 88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