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冬天一到就鼻塞流鼻水?中醫教按「2穴道」舒緩:搭配它改善體質
冬季是鼻子過敏的好發季節,92歲的陳伯伯一直都有鼻子過敏的困擾,只要遇到換季或天氣冷,鼻水就流不停,嚴重時會鼻涕倒流,引起嚴重的咳嗽。中醫師表示,今年初陳伯伯就診時,鼻水多到像關不緊的水龍頭,伴隨嚴重的卡痰與咳嗽。所幸,經過3週治療後,陳伯伯的不適症狀有明顯改善,鼻水變少也不咳了,便持續定期於中醫門診追蹤。
Uho優活健康網
2023/12/19

樂活養生
一吹風就頭痛?偏頭痛原因分析 「這年齡」頭痛小心是警訊!
冬天冷風一吹,不少人會有頭痛問題。 圖/freepik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2023/12/16

樂活養生
活得像雞、睡得像豬的秋冬養生
秋季的生活作息,黃帝內經論述人應早睡早起「活得像雞」,知道自己應該幾點入睡、不勉強熬夜,並於早晨五、六點雞鳴之時起床才能精神飽滿。另外秋天易煩憂,情緒內耗導致氣血耗損,作些伸展運動或提拉皮斯,可有助於穩定情緒。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2/12

樂活養生
冬令進補免傷身,中醫師教你溫補、平補、清補
進補之前,先檢視自己的體質,屬於虛寒?還是燥熱?體質不同,補法就不同。感冒或有急性感染時,不宜進補。三高、慢性疾病、癌症病人、患有消化道疾病,女性適逢生理週期、孕婦,進補前要先諮詢中醫師。
Dr.131醫生醫
2023/12/12

樂活養生
天冷降溫當心凍傷、凍瘡、中風!慎防低溫奪命銘記2大保暖錦囊
天冷時血液容易變得濃稠,血壓也不穩定,血液就容易在血管內凝固,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發作。國健署特別提醒民眾,平時要牢記「FAST」是辨別中風的四步驟,有助於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
早安健康
2023/12/12

樂活養生
體溫高低失調是壓力在作亂!1碗熱湯喝進GABA,平衡自律神經暖身暖心
現代人長期壓力大,容易造成交感神經持續亢奮,副交感神經低落,這就是一種自律神經失調,GABA能刺激副交感神經的活性,放鬆全身和情緒,天然GABA食物存在於茶、番茄、大豆、發芽米及發酵食品等。
早安健康
2023/12/11

樂活養生
氣溫狂降,天冷嘴饞怎麼吃?營養師:多吃這一樣,幫助產熱還能愈吃愈瘦!
每天好好吃飯,吃足六大類食物,多吃原型食物,少碰含糖飲料、生冷食物,三餐規律,就可以攝取到充足營養,讓器官功能有效運作,提高「攝食產熱效應」有助於維持正常體溫,還能在進食後消耗較多熱量而愈吃愈瘦!
早安健康
2023/12/10

樂活養生
天冷坐著也能輕鬆拉高體溫!「1分鐘椅子操」讓全身血液循環活起來
如果平時上班上課需要久坐,又想要避免血液循環不良, 怎麼辦?鍾佳軒指出,雖然處於坐在椅子上的狀態,沒辦法真正運動到可以提高心跳率的程度,但是「只要肌肉有在動,就能稍微避免血液循環遭受阻礙」。
早安健康
2023/12/09

樂活養生
久坐掉肌肉,不利產熱還減壽!一招「愉悅走路法」運動兼療癒
久坐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的風險,也會使得死亡率提高,洛桑加參醫師曾在影片中介紹「愉悅走路法」,從準備開始走路時,懷抱著感謝的心情,走路過程中專注在當下的感受,品味細微的變化,都讓走路可以更加療癒身心。
早安健康
2023/12/08

樂活養生
日夜溫差多1℃就會增加死亡率!日常3招調節體溫就是在保命
如果自認體溫調節能力不好,洛桑加參醫師建議一定要多運動,「而且要接觸大自然,我們的身體跟大自然接觸,是一種非常好的調節體溫的方法,平常可以快走、爬山等,去公園也可以,曬太陽、出個汗,都可以幫助排毒、促進血液循環」。
早安健康
2023/12/07

樂活養生
上次看健檢報告是什麼時候?2數值判別慢性腎臟病前兆
蔡尚峰醫師指出,民眾若發現健檢報告中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與「尿中白蛋白尿/肌酸酐比值(UACR)」數值異常,應與腎臟科醫師討論合適的腎功能追蹤與治療方案。
健康醫療網
2023/12/04

樂活養生
早起鳥兒有蟲吃? 國外研究:賴床有助提升早晨認知功能
根據研究顯示,賴床30分鐘並不會影響情緒或降低認知表現,甚至能表現得更好。
健康醫療網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