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糖尿病

共有 225 則相關文章

樂活養生
做到這件事,一年多燃燒5公斤體脂肪、還能降血糖!
汪國麟醫師的著作《肥胖大逆襲》中指出,肌肉細胞能讓胰島素工作效率提升,甚至肌肉收縮本身,就能在沒有胰島素的狀態下促成葡萄糖吸收,對於胰島素敏感度不良的肥胖、糖尿病前期以及糖尿病患者來說,是降低血糖的天然解方。
早安健康
2017/07/12
病症知識
【王竹語專欄】停止對失智症汙名化,民間團體呼籲「失智早篩」該列入免費健檢項目
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警覺已刻不容緩,已有民意代表和團體呼籲將「失智早篩」列入免費健檢項目。   對失智症患者而言,早期診斷能延後入住機構的時間,進而能減少長期照護的費用;以家屬立場來說,早期診斷有助於日後患者的生活品質。
王竹語
2017/06/28
病症知識
糖尿病友容易有低血糖?醫師教你認識低血糖
低血糖的狀況往往發生的非常突然,且症狀可能在短時間內變得嚴重。建議患者應留意自身警訊並隨身攜帶糖果、小點心等,以避免血糖過低。若身體處於低血糖的情況過久恐使大腦活動受到影響,輕則反應遲鈍、嚴重時可能變得昏迷、神智不清、甚至導致大腦受損,值得患者與家屬多加留意。
健談
2017/06/01
新聞政策
社福機構開58K求才、北市聯醫高雄長庚照護糖尿病腎病最棒、高齡駕駛換照新制5/26【新聞彙整】
因應長照2.0、高齡化 社福機構開58K求才  照護糖尿病腎病 北市聯醫、高雄長庚健保達標最棒 高齡駕駛換照新制 偏鄉長者恐出不了門  身障者買輔具 可列舉申報所得扣除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5/26
樂活養生
營養師袁毓瑩:「如果你有照顧爸媽的經驗,更該把自己照顧好。」
從照顧中我也看到,當一個人無力照顧自己,吃喝拉撒都需要別人扶持時,將赤裸裸地呈現一生的修為和別人對你真正的認識。
龐德體驗廚房
2017/05/19
長期照護
爸媽有慢性病,卻不愛吃藥怎麼辦?
家人的陪伴非常重要,多花一點時間了解長輩的生活作息,且盡可能陪伴長輩,讓他願意服藥,即便不能夠隨時陪伴在側,也可以記錄用藥時間,主動提醒長輩該吃藥了,不讓長輩感覺到孤單,就有助於持續配合服藥;又或者,嘗試讓長輩多多接觸其他和自己有相同疾病的病友,透過同儕的互動與鼓勵,也都有助於改善不肯服藥的情況。
養生小金孫
2017/04/28
樂活養生
打胰島素=洗腎!? 醫師:胰島素可穩定控制血糖
醫師耐心地跟老鄧解釋,一旦身體裡面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是作用不良,導致醣類、蛋白質等代謝異常,這就是俗稱的糖尿病,由於糖尿病主要是體內的胰島素無法正常運作所致,所以施打胰島素藥物,絕對是最有效控制血糖的方法。
養生小金孫
2017/03/14
樂活養生
【糖友注意】血糖控制不佳 恐讓失智症提早報到
根據美國研究指出,高血糖恐影響大腦功能、導致大腦萎縮,連帶使得認知功能和記憶力下降,甚至大幅提升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除此之外,國內的臨床研究結果也顯示,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原本就比一般人高出6成,如若糖友的血糖控制地不理想,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甚至比一般銀髮族高出1.5倍!
養生小金孫
2017/02/22
病症知識
搔癢難耐像蟲咬 可能是糖尿病作祟!
醫師進一步說明,以阿源的狀況為例,這類因糖尿病所引起的丘疹又被稱作「後天性穿透性皮膚炎」,一般而言,全身性的搔癢往往發生在年紀較大的患者身上,初期易好發於軀幹或四肢的局部,會產生陣發性的搔癢,尤其夜晚時,搔癢感會明顯加劇,一旦患者忍不住去搔抓患處,或是因為衣物摩擦、洗熱水澡等狀況,都可能使得丘疹遍及全身,越抓越癢,長期搔抓恐導致患處紅腫、不易癒合,甚至發生潰爛。
養生小金孫
2017/02/22
樂活養生
【糖友注意】年菜聰明吃 「三低一高」輕鬆過好年
營養師強調,糖友的年節飲食原則為低油、低鹽、低糖、高纖維,拜拜時必備的香腸、臘肉都屬於高鹽食物,應少量攝取;年糕、紅龜粿、水果因富含糖分,易影響血糖控制,每日也應適量。
養生小金孫
2017/01/24
樂活養生
冬至吃湯圓 糖友應減少主食攝取量
糖友在冬至時應該留意適當進行主食代換,減少正餐的飯量,才可以開心吃湯圓!但不論是大湯圓還是紅白小湯圓,湯圓食用過多都易出現消化不良、脹氣、胃酸逆流等情況,食用時應該細嚼慢嚥,才不會造成腸胃不適喔!
養生小金孫
2016/12/20
長期照護
【糖友注意】冬季足部清潔不能馬虎 勤洗澡、擦乳液、定期檢查
建議糖尿病患者應養成良好的足部清潔護理習慣,每天洗澡時,應使用和體溫差不多的熱水(約37度),搭配中性清潔劑進行腳部清潔,最後再用毛巾輕輕吸乾水分,使腳部保持乾爽,不僅如此,也應塗抹滋潤型的乳液,才能夠避免皮膚龜裂。
養生小金孫
2016/12/13
15 16 17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