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癌症更駭人!失智海嘯襲來,12年燒光家庭千萬元...拒絕淪為下流老人,你必須先懂的「長照政策」

比癌症更駭人!失智海嘯襲來,12年燒光家庭千萬元...拒絕淪為下流老人,你必須先懂的「長照政策」

如果家人已經出現失智症狀,家庭照顧者該如何尋求資源,減輕照護經濟負擔?伊佳奇建議,家庭照顧者必須先盤點財務資源,學習照護的相關技巧與知識,並善用家庭與社會資源,打造長期照顧計劃與支持系統。

Money錢雜誌

2019/07/14

瀏覽數 55,948



文/賴雅淳
 

過去台灣人聞癌色變,但現在失智症取代癌症,成為21世紀最可怕的「黑死病」,不僅沒有藥物可以治癒,照護成本比癌症標靶治療還要高,導致許多家庭照顧者出現貧窮化現象,在「照顧畢業」後,淪為下流老人
 


▍失智症平均存活 8~12年 失智家庭財務負擔高達千萬
 
究竟一個有品質、有尊嚴的失智照護,要花多少錢?
 
「1,392 萬元!」
 
照顧失智父親12年的伊佳奇,在其著作《趁你還記得》裡,依照失智症輕、中、重度 3個病程,每個階段4年計算出這個數字。
 
 

▍失智海嘯來襲 吞噬家庭千萬資產
 
也就是說,要提供一位失智症患者有尊嚴又有品質的照護生活,12年下來,光照護成本就要花掉1,392萬元!
 
這些費用還不包括
家庭照顧者自己的日常生活費或房租等開銷。
 
若用災難形容,失智症帶給家庭的財務災難,宛如海嘯等級,足以讓整個家庭財務滅頂,走入破產命運,甚至禍延3代,就像案例篇裡的阿春嫂和先生雙雙失智,不僅拖累 3個兒子、3個家庭,也讓 7個孫子在長輩們十幾年來天天為照顧費爭吵中,惶惶不安地成長。
 
財務
(圖片來源:photo AC)
 
而伊佳奇之所以能夠靠自己的資產,應付失智症這個 21世紀最昂貴的疾病,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從年輕時便開始做財務規劃與準備,45歲達到財務自由境界,才能在母親因心肌梗塞驟然過世後,辭去工作,盡心盡力照顧失智父親,一人扛起上千萬元的照護費。
 
最令人佩服的是,伊佳奇在照顧父親的12年期間,並沒有把照顧責任統統丟給
外籍看護日照中心,而是以研究學問的態度與方式,參加各種失智症相關照護訓練與專業知識課程,同時深入了解政府長照政策,運用金錢、知識、照護專業、政府資源,建構出一套「非藥物療法」的失智照護計劃,讓父親獲得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而他也在照顧畢業後,一躍成為台灣知名的失智照護暢銷作家,受邀到各地演講,過著經濟寬裕又充實的退休生活。
 
很難想像願意放下工作,專職照顧失智父親 12年的伊佳奇,小時候其實是在父親用棍子、皮帶與粗口打罵的家庭教育中成長。當他拼命打工,努力存錢,把數萬美元留學費還給父親時,父親不但沒有誇讚他,反而覺得自己虧大了,因為他赴美留學時,美元兌台幣匯率是1比41,還錢時匯率卻降到1比34。「怎麼有這種父親?」伊佳奇苦笑著回憶。
 
失智症
(圖片來源:pexels)
 

▍及早做好財務規劃 失智時不拖累家人
 
然而,當父親生病時,伊佳奇還是願意陪伴父親走過「逐漸遺忘的歲月」,儘管這個過程充滿血淚,像失智父親經常報警,跟警察說兒子要謀財害命;帶他去散步,他卻坐在地上大喊救命;上完廁所幫父親擦拭,才正要幫他穿上褲子,又有排洩物流出⋯⋯。
 
但這些辛酸都已煙消雲散,留在伊佳奇心中的,是這段溫暖的文字:「趁你還記得,我陪你從容走在名為忘記的路;趁你還記得,我陪你勇敢面對叫做失智的魔;趁你還記得,我會緊握你的手;給你溫暖陪伴,直到你離開我的那天!
 
走過這段有血有淚、也有父子一起吃冰淇淋的溫馨照護之路,現年 60歲的伊佳奇,
 
也準備好面對未來可能罹患失智症的自己,沒有下一代的他,可以靠自己做好失智財務規劃,讓自己萬一不幸罹患失智症時,不會拖累另一半,並能維繫有品質與內涵的人生。
 


▍「錢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沒有錢,問題無法解決,所以錢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伊佳奇呼籲民眾及早做好財務規劃,才能在失智海嘯來臨時,照顧好自己或家人。
 


 
▍運用長照+勞保國保 減輕上百萬失智照護成本
 
如果家人已經出現失智症狀,家庭照顧者該如何尋求資源,減輕照護經濟負擔?伊佳奇建議,
家庭照顧者必須先盤點財務資源,學習照護的相關技巧與知識,並善用家庭與社會資源,打造長期照顧計劃與支持系統
 
而在運用政府社會資源之前,照顧者必須先幫失智家人取得
身心障礙手冊,才能向各縣市政府長照管理中心申請長照服務。政府會依照照顧家庭的經濟狀況,分為一般戶、中低收入戶、低收入戶,評估補助的服務時間與金額。
 
像伊佳奇在照護失智父親的12年中,除了聘請外籍看護,從旁協助、教導外籍看護如何照顧父親之外,他也善用長照資源,讓看護以及他們夫妻倆,可以獲得
喘息空間。
 
例如他在父親失智輕中度階段,申請使用日間照顧、
輔具購買、住宅無障礙空間環境改善服務;當父親進入中重度階段,出入須坐輪椅時,則是利用復康巴士往返醫院進行物理及職能治療。
 
「可別小看復康巴士,家屬搶車位的速度都是秒殺。」伊佳奇說。
 
他也建議,失智家庭照顧者一定要做好照護人力的分配,千萬不能把照顧重擔放在一個家人或一個外籍看護身上,同時也要充分了解政府長照資源,才能分擔照顧者財務、精神等壓力,讓照顧者不再孤獨,避免家庭悲劇產生。
 
此外,失智症不是長者的專屬疾病,有越來越多 40、50 歲的中壯年勞工也罹患失智症。
 
照顧者
(圖片來源:istock)
 

▍青壯年罹患失智症 可申請國保勞保失能給付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算,台灣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超過 1萬 2千多人。而這些中壯年失智症患者,如果確診時,係勞工保險(簡稱勞保)、國民年金保險(簡稱國保)被保險人,符合請領規定時,可申請相關保險給付。
 
勞保局職業災害給付組失能給付科科長胡建中表示,勞保被保險人於加保期間若因意外或疾病導致失智,經2年治療後,症狀固定,經全民健保特約醫院精神科或神經科診斷為永久失能,並符合失能給付標準規定者,可請領失能給付。若被保險人經評估為終身無工作能力者,可請領失能年金給付。
 
請領失能年金給付者,其配偶或子女符合加發眷屬補助資格時,可申請加發眷屬補助。
 
 「失智患者如果是國保被保險人,領有重度或極重度身心障礙手冊或證明,經醫生評估為無工作能力,符合相關請領規定,就可以申請身心障礙年金給付。」國民年金組給付二科科長薛美貞表示。
 
要提醒的是,國保被保險人沒繳國保保費,萬一不幸罹患失智,雖取得重度或極重度身心障礙手冊或證明,且經醫生評估為無工作能力,仍無法發給國保身心障礙年金給付。
 

 

原文刊登於 Money 錢 140 期 ,授權轉載自CMoney,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失智家庭注意!請儘早做好財務規劃 日本失智症患者持續增加,資產領不出來變「死錢」2030將達215兆
 
2.
伊佳奇:碰到失智或失能,1500萬元退休金不夠用
Money錢雜誌

Money錢雜誌

理財雜誌

《Money錢》月刊於2007年10月創刊,每月發行十萬本,創刊後陸續數月拿下台灣主要通路7-11、金石堂與博客來等財經雜誌銷售排行榜冠軍寶座,第一年即被廣告雜誌(Adm)評選為《2007年度風雲雜誌》,是國內近年少見叫好又叫座的理財雜誌。 《Money錢》強調正確的理財觀念與長期的理財規劃,最適合忙碌的上班族、雙薪家庭與追求財富穩定成長的投資大眾。內容涵蓋各種理財工具的分析、名家專欄、國際新知、家庭財務規劃、成功理財經驗分享……等等。《Money錢》的三大定位是「家庭理財的守護者」、「財富管理的實踐家」、以及「共同基金的領航者」。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