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控制嚴重氣喘有方法】氣喘治療選擇增多!醫:生物製劑提供治療新選項
                                廖信閔醫師警示,氣喘急性發作時,常出現劇烈胸悶、喘鳴,甚至呼吸困難,需緊急送醫,嚴重者會因急性呼吸衰竭需插管治療。
                                健康醫療網
                                    
                                    2025/09/12
                                 
                                    病症知識
                                健檢報告有紅字好焦慮?別嘗試自己判讀 交由專業醫師解釋才安心
                                台中榮總埔里分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許伯爵醫師提醒,檢驗報告的判讀需要專業醫學背景,民眾若自行解讀可能產生誤判。
                                健康醫療網
                                    
                                    2025/08/01
                                 
                                    病症知識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因此治療上就不能只在發作時才用藥。唯有透過長期且規律地使用藥物,尤其是以吸入型類固醇為主的控制藥物才能有效抑制氣喘的發炎反應。
                                照護線上
                                    
                                    2025/05/23
                                 
                                    病症知識
                                頭痛、肌肉痠痛⋯消炎止痛藥怎麼選?藥師警告「這1類」常吃恐傷腎
                                現代人常因頭痛、肌肉痠痛,而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來吃,但藥師指出,市售止痛藥成份一般分為含有乙醯胺酚的「中樞止痛藥」,以及「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2大類,兩者在藥品功能禁忌上有所不同,更提醒若連續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超過1週以上,要特別注意腎臟功能及胃腸道的傷害。
頭痛、肌肉痠痛⋯消炎止痛藥怎麼選?藥師警告「這1類」常吃恐傷腎 | Uho優活健康網
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363.html
                                Uho優活健康網
                                    
                                    2025/04/14
                                 
                                    病症知識
                                皮膚反覆紅腫癢逾「這時間」可能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治療謹記3要1不
                                研究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每5人就有約2人因癢而工作表現不彰,有21.9%的患者因病而遲到或缺勤,其中更有37.5%患者每週請假超過一天,工作表現與收入都有可能因此受到影響,半數患者處於高度精神壓力,精神壓力僅略低於癌症。
                                健康醫療網
                                    
                                    2024/09/26
                                 
                                    病症知識
                                「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反覆發作! 如何選擇治療方式?
                                慢性鼻竇炎發生的原因與感染、發炎、過敏、職業性暴露(如:接觸粉塵、化學物質)等都可能有關連。
                                健康醫療網
                                    
                                    2024/01/05
                                 
                                    病症知識
                                30多歲竟然罹患骨質疏鬆症 長期使用類固醇骨質悄悄消失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神經脊椎外科陳德誠主任表示,女性停經後或65歲以上,男性則在70歲以上,就會被歸類在骨鬆高風險族群。
                                健康醫療網
                                    
                                    2023/12/05
                                 
                                    社會資源
                                全台首間「健康肺氣喘神盾醫院」 亞東醫院立氣喘照護標竿
                                鄭世隆主任說明,健康肺神盾計畫除了衛教及藥物治療管理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智慧化的資訊整合」,透過資訊平台,整合患者用藥情形及醫院端提供之個人肺功能檢測結果。
                                健康醫療網
                                    
                                    2022/05/19
                                 
                                    病症知識
                                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要破解!醫師圖文剖析
                                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的原因很多樣,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外,還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或是一些讓身體慢性發炎、感染的疾病。
                                照護線上
                                    
                                    2022/02/08
                                 
                                    病症知識
                                多發性骨髓瘤為第3好發血癌 6旬長輩貧血等四症狀勿輕忽
                                根據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多發性骨髓瘤當年新增的患者人數為664人,與10年前的發生人數413人相比,增加超過6成。
                                健康醫療網
                                    
                                    2021/07/15
                                病症知識
                                慢性疲勞症候群:睡再多也補不回來-《微營養元素高效保健》
                                在醫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做「慢性疲勞症候群」, 也稱為肌痛性腦脊髓炎。
                                天下雜誌出版
                                    
                                    2021/03/04
                                 
                                    樂活養生
                                頭皮針+耳針迅速改善鼻過敏 擺脫藥物束縛
                                「治療後能對外界環境過敏原的刺激反應變小,以後不會再出現過敏現象,即使有也非常輕微。」楊龍駿醫師表示,這種不同於當代的治療方式,一般民眾通常無法理解,但是願意來接受治療者,都瞭解其治療模式,拋開藥物的依賴。
                                健康醫療網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