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西方經驗適用臺灣嗎?「自我照顧」還要考量文化差異-《銀髮生活》
家庭是臺灣文化的重心與價值,在過去,幾乎所有的照顧責任都由家庭承擔與解決,家庭是臺灣社會的私有福利制度,解決兒童,身心障礙,老年等的議題(胡幼慧,1995)。但是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家庭的功能逐漸由各類社會制度所取代,其中也包含老人的照顧問題。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8/07/06

心靈加油站
高齡社會的照顧危機:「長男至上」的風險-《手足風險》
現代對長子的傳統規範雖然不如以前嚴苛,卻依舊存在,在鄉下地方尤其嚴重,必須由長子負責扶養雙親的意識更為強烈。不過近年來這個「重擔」開始變得曖昧不明,有時候可以不擔,有時候又不能不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3/01

心靈加油站
如果你不優先照顧自己,以後也沒有人會照顧你-《練習設立界線》
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埋怨自己對別人付出太多的時候,這種照顧方式其實剝奪了他人的行動力。照顧他人只是滿足個人需求,不是真的在照顧別人──學會在愛裡面放手。
遠流出版社
2018/01/09

心靈加油站
你是積極照顧病人的家屬嗎?有時責任不在你,不用全都扛在身上-《照顧父母》
大部分的問題是在於「過於關心」,而且很容易把事情都往自己身上背、責任往自己身上扛。
例如,這類型的家屬有時會把親人的疾病都怪罪到自己身上,認為今天爸媽身體不好,都是因為自己疏於照顧、照顧不好,或者是自己沒有提早警覺,沒有早點帶爸媽來醫院看病,才會變得這麼嚴重。
寶瓶文化
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