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養生】心血管疾病患者 留意溫差大

【清明養生】心血管疾病患者 留意溫差大

當自體的調節器還來不及反應調節適應溫度變化,或是有些朋友,本身心血管相對脆弱的,就很容易突然間爆血管。

卓文雄

2022/04/03

瀏覽數 4,470


文/骨藝家  卓文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溫度下降,真的冷到快死人!

今年農曆春節過後,一波又一波的寒流來臨,伴隨著大量的水氣,感覺反而比先前乾冷的冬季更冷了;雖然中間還有幾日好天氣,然而就像坐雲霄飛車般高低起伏的氣溫變化,反而更加的危險。

如果氣溫是持續寒冷或是炎熱,人體會有自動調節的能力,可以適應天氣的變化。然而,起伏太大的溫差,反而會是最危險的,尤其對於有長期心血管問題的朋友,更需要留意。

當自體的調節器還來不及反應調節適應溫度變化,或是有些朋友,本身心血管相對脆弱的,就很容易突然間爆血管,其實在節氣上,要過端午節後,天氣才會真的熱起來,所以真的不要被春天的太陽給欺騙了。

以下,是清明時節,到端午節前,因應氣溫高低起伏多變的養生建議:

一、出門時,衣服盡量用洋蔥式的穿搭,來因應有時一天將近10度的溫差。

二、另外也要多補充維他命C和B群,增加自己的抗氧化能力,提昇自體免疫功能。還好因為疫情,大家已經習慣帶著口罩出門,相對也減少許多感冒的機會。

三、此外,在床邊準備一件外套或是小毯子,起床時一定要披上外套(或毯子)在身上保暖後再下床,避免溫差太大,產生血管收縮的不適。

四、如果無法泡湯,可以每天泡腳,泡腳的過程中,可以按摩太衝穴(肝經),促進血液循環,還能養肝幫助睡眠

 

穴道
(圖片來源:photo ac/愛長照製圖)
 


五、每天早上醒來時,也可以按摩膻中穴,3-5分鐘之後再起床,再喝杯溫的鹽水,也會對免疫系統與腸胃有所幫助。

 

穴道
(圖片來源:photo ac/愛長照製圖)
 


六、濕冷的天氣也會讓身體濕氣變重,少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是水果,在太陽下山後就別再碰了,還可以喝一些四神湯,也可以幫助排濕氣喔!

最後,在路上如果同時看到有人穿著夾克,也有人穿著短袖走在路上時,這代表氣溫的溫差非常大,注意保暖才是最重要的(穿得美觀是其次),因為每個人適應溫度調解的方式不一樣,但在這後疫情的時代,還是多多保護好自己才是重要的呀!


原文經骨藝家卓文雄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冷熱交替要小心!三招保護心血管 
 
2. 銀髮族冷熱不敏感…感覺神經退化

卓文雄

卓文雄

骨藝家/中華創意生活協會常務理事

現任新北市政府自癒力種子講師,亦為兩岸健康管理師。 因為自己年輕時生的一場大病,過度的使用藥物,導致身體受到二次傷害,後來透過氣功、芳療、經絡整復⋯等自然療法,協助自己擺脫藥物,恢復健康。 也因爲曾有這樣的經歷,希望能透過自然療法幫助到人們,一起遠離藥物,讓身體更加健康。 目前也擔任講師,培育相關人才投入健康產業,一起幫助更多的人。

分享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 item.title }}

{{ item.desc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date }}

瀏覽數 {{ formatNumber(item.views) }}


{{ item.author.title }}

{{ item.author.subtitle }}

{{ item.author.desc }}

分享

Most Followed Articles
你可能會喜歡

Related Articles
廣編企劃

讀取中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