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國鳳專欄】你想要抗腦力退化、抗失智嗎?和我一起來博物館吧!
18936 人瀏覽 -
-
2017/02/21
作者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
-
我喜歡逛博物館,自己居住地的博物館不用說,即使是出國自由行,到了落腳城市的第一個行程,往往也是從當地最老、最大、或是最有特色的博物館開始。
因此幾個月前,當我得知有一個「博物館創齡行動」時,立馬報名參加。這是一個專業人才的培訓課程,簡單說,就是培訓能夠協助高齡者參加博物館活動時的專業人員。
博物館對所有年齡層開放,你很難看到某間博物館限定幾歲以下、或幾歲以上謝絕參觀,而「博物館創齡行動」課程的宗旨,卻特別要吸引高齡者進入博物館。因此上課之前,我的疑惑是,博物館對於高齡者真的能有幫助?博物館真的能幫高齡者「創齡」?
原來所謂的「創齡」,用白話文解釋,就是用有創意的方式變老,上課之後才知道,到博物館「創齡」,可是有理論基礎的。
美國精神科醫師暨老人學專家柯翰博士(Gene D. Cohen),透過多達三千人的訪談觀察,發現人類即使垂垂老矣,仍然可以全腦開發,這套理論挑戰了傳統認為大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的觀點。
老,之所以讓人畏懼,一是體力變弱,二是腦力變差。柯翰博士的觀點,至少讓我們扭轉老後腦力一定會變差的印象。那麼要如何讓老後腦力不會退化?方法之一就是去逛博物館吧。
因為博物館是一處提供理解與詮釋的認知空間,這種空間有助於全腦開發,也是高齡者進行社會參與的重要場所,博物館不僅有助於創意老化,甚至能預防失智、減緩失智。
而且博物館還可能進一步開啟高齡者的創作潛能,讓高齡者重拾信心,重新獲得生命的價值。
目前失智症沒有特效藥,只能努力減緩惡化。由於失智症會先喪失短期記憶(工作記憶),隨著病程惡化,最後才會喪失長期記憶。如果長期記憶儲存得越多,並且能夠找到啟動長期記憶的場域或事物,失智症患者仍可靠著長期記憶過上一段美好人生。
(圖片來源:pixabay)
▍ 歷史建物消失,長期記憶也可能跟著消失
哪裡是能夠啟動長期記憶的場域呢?答案不會是變化快速的城市角落,例如臺北的建成圓環,一位成長於日據時期的阿公,如果最近重遊舊地,顯然就無法在這裡找到他童年享受美食小吃時的快樂記憶了,因為建成圓環不僅已非當年的知名地標,而且105年底時,連建築體都被拆了。
當有歷史價值的建築體消失時,能夠喚起人們長期記憶的線索也會跟著消失。那麼還有哪裡比較能保存長期記憶呢?答案之一就是博物館。在城市的變遷中,博物館受到的衝擊往往較小,而且博物館專門保存有歷史價值的物件。
我聽了課後很是欣慰,因為從童年至今,我在博物館可是儲存了很多記憶啊。我最早的博物館記憶,是臺北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228和平公園旁),記得幼稚園時,就曾經跟著父母到此一遊。
不過當年讓我留下印象的,倒不是館內的展件,而是館外廣場上的銅牛。這兩隻大銅牛,歷年來被無數雙小手撫摸,被無數個小朋友騎過。或許有一天,曾讓銅牛陪伴長大的人,老後想要找尋腦海深處的記憶,就要靠這兩隻被擦得蹭亮的牛,前提是這兩隻牛沒有被拆了。
臺博館雖然是我的博物館初體驗,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老後可以喚起我長期記憶的博物館,應該首推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臺北院區(臺北故宮)。
因為我是「故宮控」,三不五時就會到故宮一遊,而且北部院區從去年(105年)9月1日起至106年8月31日止,實施國人每日下午4時30分後,可憑身分證件等有效證件免費進入正館參觀,我更是善用這項優惠。
由於臺北院區每週五、週六會延長開放至晚間九點,下午4時30分入館,不僅仍有充裕時間參觀,而且人潮已經漸散,離峰時段的參觀品質更佳。
(圖片來源:pixta)
▍ 常設品比限展品,更有利於長期記憶
自從上過「博物館創齡行動」的課程後,只要想到博物館裡的寶物,可能喚起我老後的長期記憶,我每次拜訪台北故宮時,一定會到國之重器:「毛公鼎」前再瞄上兩眼。
一則是「毛公鼎」腹內的500字銘文,是全世界青銅器中銘文最多的一件,我對於銘文中的最後一句「子子孫孫永寶用」(以金文字體篆刻)特別有感,因為這句話可以提醒我,甚麼才是能讓子子孫孫永久寶用的呢?我想不會是有形的遺產。
二則是「毛公鼎」是青銅器材質,經久不壞,我相信幾十年後,拄著拐杖前來時,「毛公鼎」仍會莊嚴敦重地站在那裏等我,幫我找回過去的記憶,或是啟發我的創作潛能(全腦開發,七十不晚啊)。
至於其他的限展品,像是唐宋年間的名畫,每當得知出來「見客」時,我也一定趕著去「面會」。譬如前一陣子展出的五代趙幹「江行初雪圖」、北宋黃庭堅「自書松風閣詩」等等。
因為那些限展品所用的絹布等材質太脆弱,怕光、怕氧化,平常不見天日,好不容易出來「放風」,也不能超過四十天,所以稱為「限展品」。故宮也會特別派「重兵」防守,阻止伺機想要攝錄的遊客。
由於這些限展品下次再見客,可能又要等上好多年,不像「毛公鼎」這種常設展品,能夠讓我常常溫故知新,有利於我儲存到「長期記憶體」裡。上過「博物館創齡行動」課程後,為了我的長期記憶起見,我不免偏愛常設品比限展品多一些。
(圖片來源:mmmmngai@rogers.com @flickr, CC BY-SA 2.0)
▍ 動態展示會比靜態展示,更有利於長期記憶
「博物館創齡行動」課程後,我個人的感想是,動態的國寶,可能會比靜態的國寶,更有助於長期記憶。
大家還記得民國100年時,「會動的清明上河圖」來台展出時的盛況嗎?這件電子動態版最早的展出,是在上海世博會期間的「中國館」,我雖然到了現場,卻被完全看不到盡頭的「人龍」給打敗,因此這件展品移師台北花博爭豔館時,我趕緊購票進場瞻仰。
從北宋到清代,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問世,臺北故宮珍藏的是所謂的「清院本」,也就是清乾隆年間,五位宮廷畫師的集體創作。「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則是取材自原作:北宋徽宗時張擇端的創作。
靜態版要靠觀者自己的想像空間,電子動態版則是將聲光、肢體、風動、水流,活靈活現的展示出來。汴河上,大船穿越虹橋時的忙碌緊張;汴河邊,酒肆飯舖裡的燈火輝煌;一行騾隊從鄉間往城裡趕;另一行駝隊正穿越城門準備出城。
我相信這些聲光影像,會在觀眾腦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幾十年後,當再見到《清明上河圖》時,不管是北宋本、明代仇英本、還是清院本,當年儲存的長期記憶應該會重新啟動,讓我們想起當年的心境,以及畫面裡的富庶美好。
根據統計,全臺約有467間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近一年來,您拜訪過博物館嗎?您最獨鍾的又是哪一間呢?
根據醫學報告,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早在發病的20年前,病因已開始悄悄形成,等到大腦無法負荷,就會正式發作。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65歲以上的失智症盛行率已約達5%,表示我們不能等到中晚年才去預防失智,應該在中壯年時,就要開始。
如果逛博物館有助開發全腦,留下長期記憶,是否應該在年輕時就要養成參觀習慣?從現在開始,從居住的城市開始,選一間最欣賞的博物館,讓它變成你的好朋友、老朋友吧。
專欄作家|朱國鳳
點此了解朱國鳳>>
除了逛博物館,還有這些方法可以防失智:
―――
老,之所以讓人畏懼,一是體力變弱,二是腦力變差。柯翰博士的觀點,至少讓我們扭轉老後腦力一定會變差的印象。那麼要如何讓老後腦力不會退化?方法之一就是去逛博物館吧。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理財記者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 從台灣第一本理財雜誌開始,完整參與理財雜誌的更迭變化。曾主跑過房地產、證券、基金、銀行、保險等財金路線,擁有產官學界豐富的採訪與撰述經驗。 有感於網路興起,碎片般的知識更容易產出與取得,自我期許在眾聲喧嘩的年代,提供整合性、系統性的建議。
朱國鳳專欄: http://www.ilong-termcare.com/Expert/Detail/8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