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簽署器捐卡 讓愛延續生命更圓滿

    6090 人瀏覽
    近幾年在國內,政府與各大醫療團體都積極鼓勵器官捐贈,期望能破除民眾對器捐的誤解,讓捐贈者與受贈者間也能透過捐贈,共同讓生命更圓滿。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看過公視推出的器官捐贈職人劇《生死接線員》的劇迷,應該不陌生劇裡相當經典台詞:「他都已經死了,你們還要摘走他的器官?我不會讓你們碰他的!」這句話深刻描繪了器捐者家屬最直接且不捨的情緒。
     
    擔任該劇專業顧問、臺北榮民總醫院移植外科主任龍藉泉提及,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捐贈者家屬,在面對親人死亡之際,可能是因宗教因素「不願逝者被打擾」、或者「擔心違背逝者的意願」等種種因素,拒絕讓親人進行器捐;或許這也是國內器官捐贈數量比例偏低的原因。
     


    ▍天人交戰 轉念讓生命圓滿
     
    曾任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理事長的龍藉泉主任分享,自己的二哥多年前就是遺留大愛、捐贈角膜的捐贈者,而他自己也因為器捐開放三等親家屬優先分配而接受腎臟移植手術。
     
    只是當時他二哥捐贈角膜時,龍藉泉仍年輕且身強力壯,完全沒料想自己有一天也會是受贈者,「這像是天意,如果人生是個圓,這個機緣讓我獲得了圓滿。」
     
    器官捐贈
    (圖片來源:pexels)
     
    要執行一項成功的器官捐贈任務並不容易,需面對包括親情、人性、與時間賽跑等種種的關卡,尤其是器捐者家屬在面臨親人的生死交關之際,還須替往生者做決定,這種天人交戰的壓力,非一般人能想像。
     
    龍藉泉主任認為,如果家人或親友能事先就了解捐贈者的意願,會比較坦然面對並多能同意捐贈器官,「只要有愈來愈多家庭成員了解捐贈者的意願,器官捐贈的心願就愈可能被實現。」
     




    ▍簽署器捐卡 用愛延續生命
     
    近幾年在國內,政府與各大醫療團體都積極鼓勵器官捐贈,期望能破除民眾對器捐的誤解,讓捐贈者與受贈者間也能透過捐贈,共同讓生命更圓滿。再者,如今活體腎臟與肝臟移植技術與藥物已大幅進步,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並遵從醫囑,也能擁有與健康人無異的生活品質。
     
    龍藉泉主任表示,臨床遇過太多生前有器官捐贈意願的人,臨終時卻得不到家人幫忙完成遺願,令人嘆息。他呼籲,有意器捐的成年人,可到各地衛生單位、醫療院所,或者上網查詢器捐中心進一步諮詢,意願會標註在健保IC卡上,「但最重要的是,要及早與家人溝通自己的意願,不要讓家屬為難,這樣自己人生最後的心願也能順利達成,更能遺愛人間,造福許多需要幫助的人。」
     
     

    原文經醫療健康網同意後轉載,原文請點此

     
    繼續閱讀:

     
    1. 在「那天」來臨前,趁父母還健康時就要先確認的事
     
    2.
    人人終有一死,但我們能有所善終嗎?

     

    關於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官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news.tw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