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骨盆腔器官會「脫垂」嗎?骨盆腔鬆弛,有跡可循-《鄭丞傑醫師的婦科診療室》

    64813 人瀏覽
    像憋尿一樣縮緊骨盆底的肌肉,接著再慢慢放鬆,每次收縮5~10 秒,然後放鬆5~10秒,每天至少練習10分鐘,可以有效強化骨盆底肌群的強度與張力,改善漏尿、尿失禁、腹部下墜感等症狀,以及延緩骨盆底肌肉的鬆弛與老化。

    文/鄭丞傑
     

    骨盆腔裡有子宮、卵巢、膀胱、直腸等器官,由骨盆骨骼、骨盆底肌肉及韌帶筋膜所支撐及固定,如果骨盆底肌肉變鬆弛或韌帶筋膜斷裂了,而無法再支撐子宮、膀胱、直腸等骨盆腔器官,這些器官就可能脫垂,甚至掉出體外。
     

    ▍骨盆腔為什麼會發生鬆弛?有什麼症狀?
     
    骨盆腔一旦鬆弛,可能會出現
    應力性尿失禁頻尿夜尿、大便失禁、排便及排尿困難、性生活不舒適、慢性骨盆腔疼痛與骨盆腔器官脫垂,包括膀胱脫垂、子宮脫垂、直腸脫垂。
     
    首先腹部會出現下墜感,彷彿有東西從肚子裡掉下來的感覺,其次是從陰道口就可以摸到一個膨出來的球狀物,脫垂狀況嚴重的話,骨盆腔的內臟器官可能會從陰道脫出,只能透過手術治療。
     

    生產、老化、長期腹部施力等都是造成骨盆腔器官脫垂的原因。多次自然產、多胞胎、孕期體重過重、胎兒太大、待產時間較長、生產時用力不當等都導致骨盆鬆弛,生產造成的骨盆鬆弛通常在2個月內就會逐漸恢復。
     
    但鬆弛嚴重的話,則不容易復原。年紀大或更年期會導致骨盆腔組織老化,也會出現骨盆鬆弛的狀況。
     
    另外,
    體重過重、久站、便祕、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因為會增加腹部壓力,也可能導致骨盆鬆弛。骨盆腔動過手術的患者因為構造改變的關係,有可能出現骨盆鬆弛問題。
     
    由於早期的骨盆鬆弛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大部分婦女都會忽略,甚至以為產後漏尿是正常的,而拖延復原時間,時間久了,就會引發尿失禁、生殖器官脫垂、泌尿系統膨出等症狀。
     
    骨盆鬆弛
    (圖片來源:photo AC)
     

    ▍骨盆腔鬆弛、沒力、下垂要當心,做凱格爾運動(提肛運動)來改善!
     
    要提高骨盆腔的肌力可以做
    凱格爾運動,又稱為提肛運動,不僅有助於陰道緊縮、肛門收縮,也可以改善漏尿問題。
     
    骨盆腔底部有肥厚的骨盆肌肉群,有表層和深部兩大群肌肉,其中,深部骨盆肌肉中有一束提肛肌,是由四條肌肉所組成,其中一條是恥骨骶骨肌,從恥骨直到尾椎骨,環住尿道、陰道和肛門出口,用力收縮便能忍住大、小便,經常收放這條肌肉的動作,就是「凱格爾運動」,是治療輕度尿失禁的方法之一,也能因而改善性生活,所以有人稱它為「性愛肌」。
     
    凱格爾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方法非常簡單,想像一下憋尿時,尿道、陰道及肛門附近的肌肉是不是會縮起來,這就是骨盆底肌群施力的結果。
     
    首先,
    像憋尿一樣縮緊骨盆底的肌肉,接著再慢慢放鬆,每次收縮5~10 秒,然後放鬆5~10秒,每天至少練習10分鐘,可以有效強化骨盆底肌群的強度與張力,改善漏尿、尿失禁、腹部下墜感等症狀,以及延緩骨盆底肌肉的鬆弛與老化。
     
    若是單純做凱格爾運動,腹部、臀部、大腿的肌肉都不必動,身邊的人也不知道妳在提肚縮陰,這才是正確。若是同時做「骨盆回復運動」等骨盆其他肌肉的運動,才會做提臀、踮腳尖之類的動作(詳見第167頁)。
     

     

    ▍長期提重物,身體負重過多,當心子宮脫垂!
     
    一名年逾40歲、生育過三胎的婦女,因為家中做生意的關係,經常搬運重物,某次又搬運重物時,一用力就感覺陰道似乎有東西跑出來,當下不以為意,之後休息時才發現竟然尿不出來,趕快去就醫,才發現陰道的異物感竟然是脫垂的子宮。
     
    人類是直立的動物,所有的內臟都會壓向骨盆腔,而骨盆腔底就像一個托盤托住我們的內臟器官,可是這個「托盤」上卻有三個洞-尿道、陰道和肛門,如果這個組織鬆掉了,那麼原本托住的內臟器官就會從這三個洞掉出來,最常見掉出來的器官便是子宮和腸子。
     

    尤其是年紀大、曾多次自然產、平時不運動的女性,因為骨盆腔底的肌肉容易鬆弛,加上子宮在骨盆腔裡也只靠兩側的三對韌帶和骨盆腔底的肌肉支撐,當年紀漸長時,腹部只要一用力,就會將子宮壓出體外,造成脫垂。
     
    治療子宮脫垂的第一步就是做凱格爾運動,幫助骨盆腔底的肌肉恢復原本的張力;第二步是做骨盆底放電刺激生理迴饋,也是一種物理治療;第三步是利用子宮托幫忙把整個子宮往回托,讓子宮即使用力也不會掉出來,托住後,患者也能順利排尿。
     
    若以上三個步驟還是無法改善子宮脫垂的狀況,就只能透過手術,做子宮懸吊或是拿掉子宮,骨盆重建,讓肌肉回復原本的力量。

     

     
    ▍子宮脫垂(下垂)是否可以預防或預先知道?
     
    許多婦女本身有子宮脫垂的問題卻不自知,或是明明知道卻不願意就醫,常常拖到很嚴重了才勉強去看醫師,就診時往往已經合併漏尿、膀胱位置跑掉等問題。
    當感覺私密處有下墜的異物感時,就表示骨盆腔器官可能已經發生脫垂,應該馬上就醫。
     
    有些女性可能會固定到婦產科做檢查,若醫師發現並提醒骨盆腔結構比較鬆散時,就應該注意並開始預防。
    主要的預防方法是鍛鍊核心肌群,強化肚子、背部及腿部的力量核心肌群有力量,才能保護身體,尤其能避免搬運重物時用錯力量。
     
    錯誤的用力方式,例如搬重物,常常是造成骨盆腔鬆弛的原因之一,正確的方式應該利用下盤的力量,借力使力,手部僅是輔助動作,但大部分的人都是使用軀幹的力量,或是用腹部撐住物品,就會對腹部造成壓力,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漏尿,甚至脫垂。
     
    此外,生產時,骨盆腔會完全張開,所以生產完,應該做回復運動,讓骨盆底的肌群慢慢回復到原本的狀態,如果沒有幫助肌群回復,骨盆就會一直張開,日後就很容易有脫垂的狀況。
     

    產婦最適合的骨盆腔回復運動是「骨盆回復運動」,產後2週左右就可以開始做,視身體的狀況進行,不要勉強自己。

     



    繼續閱讀:
     
    1. 改善女性3類尿失禁 中藥補腎加運動
     
    2.
    漏尿好尷尬......該怎麼辦才好?女性必學的重要運動


     
    更多《鄭丞傑醫師的婦科診療室》的文章:
                    


    鄭丞傑醫師的婦科診療室:婦科權威為您解答100個最關心、難以啟齒的兩性幸福密碼》
    作者/鄭丞傑
    本文經原水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
    請按此了解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