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竹語專欄】看不見的「退休症候群」如何侵蝕我們的生活?想退休的你,準備好了嗎?
23768 人瀏覽 -
-
2018/12/21
作者 王竹語 -
-
常聽到「退休症候群」,到底有哪些狀況?一般而言,主要有:1. 封閉自我,常覺寂寞、沒由來失落
2. 自信不足,輕度憂鬱
3. 變得較孤僻,更敏感易怒
4. 情緒起伏大,煩躁不安,易傾向於悶悶不樂
5. 多疑,尤其不知不覺就懷疑自己生病
如果以上狀況完全沒有,那恭喜你,可以安享你的退休生活。但完全沒有退休症候群,退休之後對社會適應良好,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也不容易,主要取決於:
1. 退休前自身健康狀況
2. 退休時心理態度
3. 家庭和諧
4. 教育程度
5. 身心是否準備、調適到最好狀態
6. 退休後經濟來源
7. 退休後周圍環境資源是否相同
我請大家和我一起從「人力運用」的角度度來思考:試想這龐大人力如果從此閒置,豈非可惜之至?
一個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工作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已經成「精」了,就算不被聘為顧問,也可以擔任志願服務工作,不僅回饋社會,還可消磨時間,利己利人,何樂不為?
因此建議政府兩點:
(圖片來源:photoAC)
1. 對於屆退人員有一個專門輔導的機制,讓他們做好退休準備
讓準備退休的人真正是「有準備的」退休。不是讓這一群人「等退休」,然後慌慌張張去適應另一種生活。從幾十年極有規律、節奏感、責任感的職業生活,變成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自己管理時間的退休生活,其實變化很大,政府應該更用心,照顧到屆退人員。
2. 更加強對「高齡自我保健」的教育
今天政府一再宣導、企圖解決的長照人力、長照福利等議題,那些都是「後端」的、老人生病以後的、需要入住專業照護機構的;為什麼不在「前端」就自我注意、自我照護?保持健康,為自己省錢、為家人省照顧心力?至於說,所謂前端要拉到多前?我認為至少要退休前,開始準備,用心規劃。而不是身體出狀況,需要「用」到長照,那絕對為時已晚。
另外有兩點建議家人:
1. 自己的家人自己顧
不論家中長輩是什麼職業退休,都難免不了要面對一些適應上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不僅僅是剛剛上面說的,政府要注意屆退人員社會適應的問題,家人也要注意即將退休長輩的規劃、心態調適,而不是處處仰賴政府,自己的家人自己顧,這才是重點。
因為退休老人能否適應社會,取決於角色變化帶來的心理落差影響有多大,而心理狀態是反映老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
2. 觀察退休長輩的身心狀況
心理會影響身體,老年人如果在情緒上產生低落、消極、抵抗、排斥的情感特徵,將會直接影響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對事物的看法及態度是保持健康的關鍵因素。
(圖片來源:photoAC)
換言之,我覺得家人注意退休長輩不要脫離人群,不要與生活脫節。因為不只家人,家庭以外的社會支持,對老年的積極生活將會有顯著的影響。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誰來關心屆退人員?前陣子不是有新聞,因為年金改革,許多原本打算退休的人又打消念頭,繼續工作。這對經濟是否有正面影響,絕對有利?
我看未必。事情會越來越多,體力只會越來越差,經濟面大環境不景氣,很多單位遇缺不補,人員負擔加重。而我相信勞工這塊尤其嚴重。
姑且不管退休早晚的問題,希望大家注意到社會支持這一塊。積極正面的社會支持,其質量和數量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健康。
具體而言,社會支持影響有兩種:
一是當退休人員因為外在情境而產生不適或壓力,減緩負面情緒,舒緩壓力,減低不適,減輕對身心健康的衝擊。
二是社會支持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使老人保持正面的、積極的、樂觀的情緒,使其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信心,進而以此維心理健康。
(圖片來源:photoAC)
為何我會強調這一點?老人的信心很重要,他現在從職場退下來,以前在公司可能上司推崇、下屬尊敬、同儕佩服,他的自信有很大一塊是來自公司,現在忽然退下來,自信的維持還是很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隨著臺灣進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對老人歧視、偏見、使老人被邊緣化,還是很嚴重,而且有可能越來越嚴重。這是我在專欄裡一直呼籲大家重視的。每一個退休老人適應社會的能力都大不相同,家人也會給予不同的建議,上面所提社會支持是功能面的;大體而言,退休老人的社會適應可以分為物質面和精神面兩種:
1. 物質面的社會適應
是指退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可以滿足,但這牽涉到退休金和自己身體狀況,就像我在專欄一再強調的,退休後一定要維持身體健康,這個「前端」狀態要維持得越久越好,維持得越久,對自己好,對家人更好,最好永遠「用」不到長照。
2. 精神面社會適應
是指退休老人找到新的自我認同管道,進而提升自我社會價值,去社區當志工,或是上社區大學的課。不管如何,政府應將高齡人才建置資料庫,否則是很可惜的事。但依我看,政府這方面還有很多努力空間。
(圖片來源:photoAC)
隨著醫藥進步,以及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健康,平均壽命不斷提高;換言之,退休後的生命期也越來越長。如何使這段生命期維持品質,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另一種層面的幸福愉悅,不僅是屆退者的議題,更是周遭家人、朋友息息相關的事。
一旦退休,地位、經濟、心態,甚至健康都與工作時大不相同,需要心理調適與社會支持。
退休議題與高齡、長照問題同等重要,很多人一直覺得關於長照,政府腳步太慢、政策不合實際情況、推動缺乏效率,心裡很急,總希望多做點什麼。只要有越多人呼籲,就會有越多人重視這個狀況。
繼續閱讀:
1. 侯昌明-不想老得快,要把退休當成「另一種工作」
2. 不管你賺多少錢,退休後要能享受「心靈的富足」
專欄作家|王竹語
點此了解王竹語>>
—
退休老人找到新的自我認同管道,進而提升自我社會價值,去社區當志工,或是上社區大學的課。不管如何,政府應將高齡人才建置資料庫,否則是很可惜的事。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