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年的人際關係:釋出善意,偶爾吃虧沒關係-《一群人的老後2》

    13948 人瀏覽
    從小長輩都告誡我們,對人要和睦,我也奉行一輩子,覺得獲益匪淺。如今,到了這把年紀,接二連三地遇到冷面孔,覺得有些啼笑不得。但是,我的個性是傾向於以笑臉迎人,雖然有時會吃些虧,那又何妨?

     

    作者/黃育清

     

    俗話說:「 敬人者人恆敬之。」待人接物就像照鏡子,你如何對待人,人家也會以同等的態度來回報。所以,我認為臉上常掛著笑容,在人際往來上是一種基本修養。

     

    來到養老院,我也是本此原則,同樓層的、不同樓層的,雖然不是很熟悉,打照面時,總是以微笑相迎,對方的爺爺、奶奶們,也總是以微笑相回報。

     

    可是,我也有碰到一些例外,有一位同樓的爺爺,手中拄著拐杖,面上冷如冰霜, 而且目中無人。第一次碰面的時候,我一如平常,送上一個微笑,爺爺裝作沒看到,昂首直往,我覺得有些受傷;第二次打照面的時候,有些猶豫,但還是展開笑容相迎,結果還是碰壁,我覺得有些奇怪。

     

    「他是誰啊?」我問旁邊的人。

     

    「他是一位退休的醫生。」他們回答我。

     


    醫生又怎麼樣?我們這裡面住了好幾位退休的醫生,男的女的都有,又不是只有他一個。當然醫生是有其社會地位的,但有修養的醫生,待人才和氣哩。

     

    自從這件事情以後,我待人的原則有些修正,善意是互相的,那些把你當空氣的, 你也不必理他,此後,我看到他,也當作沒這個人。不過,我很好奇,一個毫無人際互動的人,能夠生存下去嗎?他日子過得快樂嗎?不久,他搬走了,我也把他淡忘了。

     

    同層樓的,還有一位奶奶,平時也很少和眾人互動,因此,大家遇到她,都不和她打招呼,也很少寒暄。

     

    善意

    (圖片來源:pixta)

     

    但是,我看出她內心的寂寞,對她頗為同情,還是試著和她打招呼,她的回應只是淡淡的,我們的互動也止於如此。

     

    這位奶奶有個兒子,倒是三不五時到院中來看她,我和他曾在走道上碰面,我主動和他點頭,可是,卻踢到鐵板,他和他媽媽一樣,對人不理不睬,對我的善意沒有任何回應。我不知道,這是有樣學樣,或是他媽媽告訴他,這些人不值得理睬。

     

    可是,事情也有例外。有一次,他遇到我們同樓的某奶奶,臉上立即堆滿笑容,一面打躬作揖,一面大聲問好,執禮甚恭,似乎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大家都知道,某奶奶是京劇名伶,知名度很高,打從本院開辦以來,她就是原始的住戶,她受尊敬是應該的。

     

    這時,我才知道,有些人待人接物,心中很明顯地放有一把秤,先把你放在秤上掂掂斤兩,值得交往的,他才放下身段。像我,只是養老院中的一個老奶奶,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理也罷。

     

    可是,每當我和他相遇的時候,我還是先釋出笑容,因為我看重他扮演著孝子的角色,我們同層樓中,常看到女兒來探望長輩的,但少出現兒子探母的鏡頭。

     

    現在,我反問自己,我要修正我的待人原則嗎?因為,從小長輩都告誡我們,對人要和睦,我也奉行一輩子,覺得獲益匪淺。如今,到了這把年紀,接二連三地遇到冷面孔,覺得有些啼笑不得。但是,我的個性是傾向於以笑臉迎人,雖然有時會吃些虧,那又何妨?

     

    繼續閱讀:


    1. 養老院裡的幸福何處尋?黃育清奶奶:兩個人在一起,到哪都是「家」
     

    2. 面對困境,正向思考不是萬靈丹-諮商心理師 張璇

     

    更多《老後的心聲》的文章:
     

    「老後的心聲」的圖片搜尋結果


    本文經四塊玉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
 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 愛長照定位:解決照顧者疑惑的社群、整合長照專業者的論壇、關心長期照顧者的媒體
  • 愛長照宗旨:希望,互助,愛心,陪伴
    • 愛長照訂閱電子報
    • 追蹤愛長照
© 2016 i Long-term care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