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人的成熟指標─不必為另一個人犧牲自己《人生,幾分熟?》
20084 人瀏覽 -
-
-
2018/03/14
作者 遠流出版社 -
-
-
-
-
-
作者/吳若權
若真是出於自發性的割捨,
就不是犧牲,而是收穫。
為愛無私的付出,的確非常感人。
但是,如果付出的起心動念裡,
帶著絲毫的委屈,這份付出的好意,
就在不知不覺中,
變成一種給對方的情緒勒索。
為所愛的人付出,尤其是無條件的給予,是多麼珍貴的心意與過程;但這份付出,卻經常變了調,讓彼此的關係在互動中變得緊張,甚至在付出到山窮水盡之後,換來對方的無情背叛。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位學員向我傾訴,她過得很不快樂。參加過我主辦的幾次靈性療癒課程,她頓然發現自己不快樂的原因,是來自母親長年對她的「情緒勒索」。
回憶成長過程,任勞任怨的母親,一直以來就是愁眉深鎖。母親真的是傾盡全力,在照顧這個父親角色失能的家庭,一肩扛起家計的重任,雖然母親沒有言語或肢體的暴力,但確實沒能夠給子女溫暖的擁抱。
孩子的心都是敏感的,知道母親為家庭付出早已身心俱疲的辛苦,也能體會那份獨力養家的孤單與寂寞,但這段親子關係中,有多少說不出口的感謝,就有多少難以言喻的疏離,隨著歲月的增長,彼此的心就拉得更遠。
(圖片來源:pixabay)
母親重症臥病之後,她多次想鼓起勇氣,要在床榻旁邊談心,卻換來更哀怨的眼神。直到她連自己都被檢查出乳房病變,從X光片到更多的影像掃描,一路望出去,彷彿也很容易看到各自人生的終點,母女和解的必要性與急迫性,才讓她真正變得勇敢起來,跟母親聊到成長歲月中的種種壓抑。
當她一點不意外地聽母親說出:「我這一輩子最好的時光,都為這個家庭犧牲了。」說這句話時的哀傷,也勾起她如此熟悉的委屈感,正是單身的她心中無數次深刻的吶喊。
沒有好好被愛的命運,如母女之間的基因遺傳,也像是很多東方女性的共業,只懂得用無盡的付出讓自己心安,而不知道如何正確面對自己的心態,才會導致惡性循環,愈是想要為愛付出,自己卻愈不快樂。
為愛無私的付出,的確非常感人。但是,如果付出的起心動念裡,帶著絲毫的委屈,這份付出的好意,就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一種給對方的情緒勒索。表面上,並無所求的情操,讓彼此的關係顯得非常高尚;內心裡,卻常為了對方的不知感恩圖報而萬分失落。
(圖片來源:pixabay)
所有認為自己是被環境所迫而付出的人,明明心中是不求回報的,卻還是難以避免委屈的情緒,而變成向對方討債般的勒索。因為彼此的互動過程中,會不斷出現「我為你犧牲這麼多,難道你從來都沒有感動過?」的申訴,讓付出與得到的雙方都有壓力,而不快樂。
同樣都是付出,一念之間的差異,結果卻如天壤之別。若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真是出於自發性的割捨,就不是犧牲,而是收穫。
真正的任勞任怨,是連自己在付出都不會有特別的感覺,也沒有任何的期待。一句「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並不是客氣的場面話,而是一種認命、一種安分。
甚至還會感恩地想著:「謝謝命運給我這些挑戰,讓我證明自己可以勝任。」無論付出的對象是誰,後來有沒有得到什麼,在做的當下,就已經獲得無限的滿足與快樂,而其中的自我肯定,就是無價的收穫。
繼續閱讀:
1. 【鍾文音專欄】從文字到數字 我的新照護人生
2. 想要人際和諧,把握兩個重點態度:「不要期待」和「清楚表達」
更多《人生,幾分熟?: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吳若權的大人學》的文章:
《人生,幾分熟?: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吳若權的大人學》作者/吳若權
本文經遠流出版社同意後轉載,本書更多的精彩內容,請按此了解
―
當她一點不意外地聽母親說出:「我這一輩子最好的時光,都為這個家庭犧牲了。」說這句話時的哀傷,也勾起她如此熟悉的委屈感,正是單身的她心中無數次深刻的吶喊。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 出版媒體 遠流出版社
- 1975年,發行人王榮文創辦「遠流出版社」,期許「承先啟後、源遠流長」之外,也有「萬里尋仙不辭遠、不廢江河萬古流」之意。遠流始終渴求新鮮智慧,尋訪高人、聰明腦袋,鼓舞國人面對激蕩滾滾流水,敢做中流砥柱。「建立沒有圍牆的學校」、滿足廣大讀者「一生的讀書計畫」是遠流出版堅持不變的理念。
進入21世紀,新時代的新觀念驅動了社會、生活型態與消費者行為的巨大改變,遠流已由傳統出版,轉型創新為紙本、數位(台灣雲端書庫)、空間(華山1914文創園區)三合一的全新知識傳播集團。未來,遠流將持續開發原創內容、創造品牌價值,提供多樣的載體服務,利用多元的呈現方式,滿足量身自主的閱讀與學習。盼望在美麗新世紀裡,為全球的華文讀者,持續營造最豐厚美好的生活視野。
-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