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國鳳專欄】突然其來的天災獨居老人怎麼辦一位受災戶的親身感言
18941 人瀏覽 -
-
2017/07/06
作者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
-
梅雨不再只是滴滴答答了,今年台灣梅雨季出現頻繁的強降雨,在很多地區都釀成災情,我的娘家,也成為今年梅雨季的第一波受災戶。
6月2日中午時分,由於採訪關係,我將手機轉成靜音,採訪結束後發現,有十幾通來自娘家的未接來電,與十幾則母親外籍看護Line來的「help」,我趕緊回電,才知道,我們「又」變成災民了。
(圖片來源:aug.frank-四處趴趴走)
通常一場災變的形成,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件。
就以這次的災情來說,天時,是指當每小時降雨量達到40毫米以上時,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警戒標準,山區就要開始小心山洪暴發,排水差的平地要開始小心淹水,6月2日的降雨量,已經達到「天時」的預警標準。
地利,是指娘家社區後方山壁上的小山泉,平日只是一縷涓涓細流,但是一場豪大雨後,就會變成水勢洶湧、怒灌而下的大瀑布,最鄰近瀑布的老家社區,有「地利」之便,很容易就變成災區。
光有天時、地利,還不至於釀災,一定要疏於防範的人為因素也到齊,這座山瀑才有機會「為禍鄉里」。回顧社區成立以來的「水患史」,都是因為社區的大排水溝阻塞,社區沒有定時巡視,地方政府沒有及時派員清除,無法宣洩的山洪,才會倒灌進入社區。
這次的災情,就是三大要件匯聚,當我走進社區時,積水已經退去,巷道路面留下山洪到處竄流過的痕跡。
回到家中,看到滿頭白髮的母親,平安地坐在滿地黃泥的客廳沙發上,心中的大石立刻放下,但是在這次的善後過程中,讓我對於老後有不少的感觸與警醒。
▍ 獨居老人的災難應變力最低
母親說,雨下了一夜,她幾乎沒有闔眼,因為擔心又會淹水,她整夜都在警戒狀態。即使如此,當中午時分,山洪漫進後院與廚房時,她仍然是措手不及。
鄰居們見到我的第一句話也是:「沒想到這次的水會來得這麼快…」,母親幸好有外籍看護的陪伴,而且因為雨勢變小,山洪來得快、去得也快,室內水位淹到小腿肚後就開始下降。
但是災變來襲時,如果老人是獨居狀態呢?例如2001年曾經重創台北都會區的納莉颱風,湧進老家的洪水,最高曾經淹到約170公分,在這種兇猛來襲的水勢之下,就算是社區平時有守望相助的好習慣,恐怕是誰也顧不了誰了。
這次梅雨水患發生時間幸好是正午,如果災變發生時間是半夜,甚至加上停電狀態的話,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勢必手忙腳亂,可能連求救的機會都沒有。
由於社區與「天敵」:山瀑為鄰,母親住在一樓,「曝險度」更高,我們曾經勸母親賣掉一樓,換到鄰近地區的電梯華廈。但是老人家安土重遷,怎麼樣也不願意搬離目前居所,搬離住了幾十年的公寓社區。
更無奈的是,這次梅雨水患,由於老家滿地泥濘、滿目瘡痍,我們擔心母親如果滑倒骨折,家人得要同時應付「陪伴就醫」與「清災善後」,等於是「兩面作戰」。
因此建議母親先到中部的大姊家小住三天,等我們收拾好家園後再回來,但是老母親堅持要死守「四行倉庫」,讓大家在救災時還要分神看顧,擔心她滑倒、擔心她被來來去去的救災人馬撞到。
這讓我感觸到,在老到走不動之前,甚至是進入空巢期之後,就要為老後的住居做打算,一定要將安全性擺第一。
如果老後是獨居狀態時,就要模擬現有的住居所遇到各種災變的可能性,能否即時自助、自救?是否要提早遷居到安全的住所?
(圖片來源:pixabay)
就以娘家的社區為例,以往只有降雨猛烈的颱風過境時才會釀災,這次卻是首度在梅雨季就出現災情,極端氣候的影響效應,應變能力最弱的老人,更是要特別提高警覺。
▍ 老天爺幫老人家「斷捨離」
很多老人家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喜歡將值錢的東西東塞西藏,家母當然也不例外。
記得納莉風災時,母親藏在米桶下面的美鈔,塞在櫥櫃角落的鑽戒,因為櫃櫃傾倒,這些值錢資產不是流到基隆河裡,就是埋沒在堆積如小山高的爛泥巴裡,再加上泡壞的木作裝潢、家具、家電,當時老家損失慘重。
後來母親才到銀行申請保險箱,戒掉到處藏東西的習慣。但是這次的梅雨災變事件,老天爺還是幫她進行了一場「斷捨離」。
老家社區的一樓住戶都有一間地下室,沒有住人的地下室往往變成儲藏室,老家的地下室,更是堆得滿坑滿谷。但是當山洪淹進社區時,地下室就宛如人工「滯洪池」,所有堆放的東西全部泡湯。
當我們將積水抽乾後,還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將那一堆堆泡過水、沉甸甸、裹滿爛泥的東西拖上來,這才發現地下室堆放了不知多少早就需要「斷捨離」的物件。
例如一張攤開來有一整個車位面積大的帆布,那是母親在社區散步時,看到的「戰利品」,她要外籍看護撿回來。我問母親撿這張大帆布要做甚麼?母親囁嚅著說「先撿回來,再看看嘛」,這種「先撿回來再說」的東西,堆滿了地下室。
因為很多都泡爛了、泡壞了,只好當成垃圾丟掉,母親要等到老天爺幫她「斷捨離」了,才願意把這些不需要、多餘的東西清理掉。
老人家往往是我們的一面鏡子,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寶貴的人生,不應該是用來一路撿東西、一路堆藏東西的......
因為人生最後,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帶得走。
(圖片來源:pixabay)
▍ 安心養老,需要完善的互助網絡
由於這次的梅雨釀災,老家社區應該是北市「唯二」的受災區,很快就獲得政府部門與民間團體的協助。
淹水的次日,國軍弟兄們就進駐社區,協助清運巷道積泥;消防單位開來水箱車,協助停水住戶應急;環保單位協助清洗巷道地面與載運垃圾;區公所也動員很多志工到場。
但是「百廢待舉」的室內,就要靠自己了,藉此特別感謝慈濟團體的協助,我原本估計,在自家人手的清掃下,至少也要三、四天,才能大致復原。幸好慈濟動員了十幾位師兄姊們,穿著雨鞋、走進受災戶家中,拉水管、清淤泥、搬運山洪退去後留下的大量樹葉爛木。
她們還很有經驗的提醒,床鋪與冰箱這些大型家具或家電務必要搬開,因為堆積在下面的汙泥如果不清乾淨,過兩天就會發臭。有了這麼多雙手的協助,老家很快就走出受災戶的困境,家母糾結的眉頭,也因此舒緩開來。
在這次的受災經驗中,又見識到鄰里互助的重要。老社區、老鄰居,大家都會知道幾號幾樓住的是老人、甚至是獨居老人,沒有淹水的樓上鄰居,很快就來詢問,是否需要派壯丁協助清掃。
(圖片來源:pixabay)
還有臺北市先前曾發生水源地混濁,淨水廠宣告停擺,受衝擊的地區住戶紛紛到大賣場搶桶裝水的事件。這次淹水很快就造成停水,鄰居知道我們一定無暇去買水,也會主動送水,解決我們的斷水危機。
這也讓我心有所感,變弱的老後,更需要共助、互助,健全的救災系統、即時伸出援手的社會團體、互相照應的鄰里街坊,才是老後的安心保障。
當然,我們在老後承受這麼多人伸出的援手之前,應該在變老、變弱之前,也讓自己成為別人可以倚靠的那雙手,這是我身為受災戶的一些感想。
繼續閱讀:
1. 查查看,關懷據點就在你家隔壁嗎?讓爸媽在社區裡,輕鬆健身、交朋友
2. 「進一樣、出一樣!」懂得減法的人生,樂得輕鬆
3. 沒有人想被遺忘,重視老年人的「社會性死亡」
專欄作家|朱國鳳
點此了解朱國鳳>>
—
愛長照謝謝您長期的支持,如果您對內容有任何疑問,或想提供更多更新的長照資訊給我們,歡迎聯絡我們:service@ilong-termcare.com
以娘家的社區為例,以往只有降雨猛烈的颱風過境時才會釀災,這次卻是首度在梅雨季就出現災情,極端氣候的影響效應,應變能力最弱的老人,更是要特別提高警覺。 -
-
-
- ● 關於作者>>
- +看更多作者
-
-
- 理財記者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 從台灣第一本理財雜誌開始,完整參與理財雜誌的更迭變化。曾主跑過房地產、證券、基金、銀行、保險等財金路線,擁有產官學界豐富的採訪與撰述經驗。 有感於網路興起,碎片般的知識更容易產出與取得,自我期許在眾聲喧嘩的年代,提供整合性、系統性的建議。
朱國鳳專欄: http://www.ilong-termcare.com/Expert/Detail/8
-
-
-
- 一起來討論
- 1 日本丸榮2h2d持久液真的是臺...
- 2 這4大原因導致男性性功能減退
- 3 男人陰莖還能長大?必看增大增粗...
- 4 奇力片吃法:正確服用以實現韓國...
- 5 女子誤服女用春藥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