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氣氛」很重要-以人為本位的照護機構
27686 人瀏覽 -
-
2016/05/30
作者 愛長照編輯團隊 -
-
採訪、撰文/吳曉珊
攝影/林立鶴
根據內政部(2012年)統計資料顯示,全台的照護機構已高達1050家 ,整個老人長期照護體系偏重在機構照護,有不少民眾與社會對養護所的觀念,卻仍停留在十年前的負面與陰暗。
「這不過是刻版印象!養護機構也可以是充滿活力的!」為了導正這種錯誤觀念,一場座談會上,在看完一部為安養院女性老人拍攝的紀錄片,擁有美國護理之家實務工作經驗,現任台大社工系副教授的楊培珊,忍不住趨前向作者說明她認識的養護機構。
回過頭來看,業者目前在經營上會遭遇的窘境,大眾的負面印象,直接影響到工作人員的招聘。要不就是薪水太低、工作太辛苦,專業人員寧可往醫院裡待,每間機構多少都為招不到人傷透腦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見機構釋出招募護士、社工的徵人訊息。
如何扭轉壞印象?該怎麼做才留得住人?安養照護做為一項服務產業,仍離不開以「人」為本位的服務精神,這個「人」指的既是住民,也可以是家屬、護士、社工、照服員等任何一名工作人員。如果想創造更好的服務品質,除了更新軟硬體設備,最重要的,還是要從「建立關係」這項本質做起。
「當工作人員與長者、機構間建立起一種深層互動的關係,將會為機構帶來不可思議的改變!」這是一種可能性的嘗試,為了達到這樣的改變,楊副教授促成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與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的合作,共同推動美國最新的社工治療—「傳承藝術」,讓這項結合藝術治療與懷舊治療的活動,為機構注入新活水,成功推廣到台灣的養護機構。
很多家屬在真正接觸養護機構後,往往很驚訝地發現:養護機構原來這麼親切!有些重視認同感的員工,即便有進入大醫院工作的好條件,卻因愛上居家型養護機構的人情味,寧願選擇留在機構服務。
氣氛 也是一種服務品質
一位從醫院轉至機構服務的護士便表示,雖然在機構和護佐人員有很多工作觀念需要溝通,但機構不像醫院限制那麼多,比較自由,和家屬、住民因為長時間相處,也很容易變成朋友,這種輕鬆的氣氛,一般醫院是很少見的。
服務除了要看細節,機構的工作氣氛也是觀察要點。「氣氛,也是一種服務品質。」楊副教授指出。一家充滿活力、笑聲不斷的機構,肯定擁有比較好的服務品質。「老人的活力是機構給的!」楊副教授進一步解釋道,姑且先不論癡呆疾病影響,老人神情為什麼那麼淡漠?就因為說話沒人聽,幾次下來,老人自然愈來愈不想開口,整個機構很難不陷入死氣沉沉的氣氛。
這也就是為什麼楊副教授會極力促成「傳承藝術」在養護機構推廣,因為配對關係正是它最大的特色。楊副教授表示,「傳承藝術」和一般團體藝術治療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是一種配對關係的建立,透過一對一藝術夥伴的陪伴、傾聽與引導,讓這群中、重度失能的長者有重新開口的意願與動力。
建立起關係 才留得住人
這種配對關係的建立,讓原本不說話的長者開口說話,一名失智奶奶也開始懂得表達自己的感覺,而不單單只是敘述事情,這樣狀況的好轉,對長期陪伴長者的社工來說,無非是一大鼓勵。楊副教授表示,薪水問題只是一部份,懂得幫員工建立成就感,才能留得住人。
楊副教授認為,主事者的理念決定一間機構的服務品質,也關係著工作人員的向心力與去留問題。雖然現在的養護機構多屬私人性質,必須自負盈虧,但如何讓一群人共同感覺是在做有意義的事,而不只是為了營利、賺錢,幫他們從中找到存在的價值是很重要的。
擁有配對關係特色的「傳承藝術」,不但成功建立起長者與藝術夥伴間的關係,進而讓更多工作人員參與,夥伴不一定非社工不可,也可以是護士、家屬、照服員,楊副教授再次強調和長者建立關係,對一間機構的重要性。
活動設計要有意義
活動有很多,有音樂輔療、遊戲治療、藝術治療各式各樣,到底那一種對失能長者最有幫助?楊副教授認為,一般的文康活動可以逗長輩開心,但機構裡的長者多有中重度障礙,影響到表達意願,因此在為長者設計活動時,還須思考這項活動的意義,對長者有那些實質上的幫助。
以「傳承藝術」為例,由於每一次的活動都會有一個主題,透過一對一藝術夥伴的協助,幫長者回憶起過去的生活經驗,進而用紙、黏土、畫筆等藝術媒材完成一幅作品。換句話說,每一次的活動,長者都是最主要的表達者,包含團體領導人與藝術夥伴都只是在旁扮演傾聽、引導的協助角色。長者可以透過藝術說話,中間的創作與互動過程,便能協助長者重整過去的生命經驗。
「住民的生活不是只有被安排的,他們也有表達的能力,應該走出室內,和社會產生互動。」楊副教授認為,可以透過創作與分享,讓機構的長者和社會產生連結,再經過社工將長者作品的保留與整理,使每一幅作品都充滿意義,環境布置充滿故事性,觀者也得以重新認識、瞭解這群長者。
作品即生活,生活即故事,故事即長者本身,這樣具有社會意義的活動,是一般養護機構欠缺的。雖然養護機構的人力吃緊,但只要一個禮拜撥一點點人力與時間,就能明顯看有見長者進步,改善機構的工作氣氛,是否願意跨出這一步,撕下社會對安養業長期以來的灰色標籤,仍考驗著主事者的智慧。*本文同步刊登於Care 照護誌第一期
—
擁有配對關係特色的「傳承藝術」,不但成功建立起長者與藝術夥伴間的關係,進而讓更多工作人員參與,夥伴不一定非社工不可,也可以是護士、家屬、照服員,楊副教授再次強調和長者建立關係,對一間機構的重要性。 -
更多福利補助、長照資訊,每日傳遞給您
快來加入愛長照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