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健康養生新聞資訊網路媒體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致力於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樂活的多元化資訊。 「健康部落格」邀請專業人士論述健康資訊。
分享更多更完善的保健知識與服務,成為民眾獲取健康知識的首選網站。

樂活養生
節日憂鬱!重度憂鬱來襲,哪些警訊伴侶應注意?專家告訴你
若伴侶是重度憂鬱症病友,平時民眾該注意哪些警訊?又該如何給予支持、協助呢?
2023/04/11
樂活養生
「手指愛心」搓手護聽力 醫籲聽力篩檢納入成人健檢
長庚紀念醫院耳科主治醫師吳哲民呼籲,及早檢測聽力有助延緩失智,呼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將聽力篩檢納入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的成人健康檢查項目中。
2023/04/11
病症知識
喘、累、悶 心臟瓣膜退化?專家詳解瓣膜置換
俊傑主任分享,不外乎三種處理方式:保守治療、藥物、手術。保守治療經由改變生活習慣、適當運動等,藉此來改善症狀;藥物雖無法直接改變瓣膜的異常,但能夠舒緩不適;當問題嚴重到會影響日常生活時或需反覆住院,就必須採取介入性手術治療。
2023/04/10
樂活養生
【全面防腦中風五原則】腦中風年輕化! 專業醫授預防飲食五大秘訣
以往認為腦中風多半發生於65歲以後,但現代人飲食、生活習慣不同,步調忙碌容易忽略身體警訊。
2023/03/03
病症知識
胰臟癌確診多晚期 難開刀、易復發卻並非無藥可醫
近年藥物治療有蠻多的進展,包括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大幅改善了治療困境。最早只有一種第一線化學藥物有健保給付,近年來有多種一線藥物組合及二線藥物納入健保給付,讓病患有更多的治療選擇。
2023/03/01
樂活養生
走路走不遠就想休息? 長輩都該當心脊椎退化
醫師表示,60歲以上高達8成以上有脊椎問題,建議從年輕養成運動習慣,增加背部及腹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幫助減輕脊椎負擔,也要盡量避免搬重物、彎腰、久站及久坐的行為。
2023/02/26
病症知識
老翁胸悶誤以為染新冠 原來是心血管阻塞
78歲退休老翁因胸悶不適長達一週,一直不願就醫,後因老翁誤以為自己可能染新冠肺炎才就醫,經醫師診斷老翁胸悶非新冠引起,而是冠狀動脈因狹窄或阻塞,導致血流供應不足引起輕微阻塞,建議儘快接受心導管治療。
2023/02/10
病症知識
家屬做對兩件事 中風婦半癱進院、出院已可行走
腦中風患者出院後的復健、以及失能照護往往成為家屬及患者的一大挑戰。成大中風中心的跨部門醫療團隊由急診部影像醫學部、神經外科、麻醉部、護理部等共同組成,全面提供患者照護。
2023/01/19
樂活養生
中年男下巴合不攏找不出原因 竟是「肩頸僵硬」造成
楊龍駿醫師分享,長期頭痛、背痛及腰痛患者,頻換醫院、不停找方式治療卻還是無顯著效果的話,即可考慮以撥筋或小針刀的方式,撥動深層肌肉,讓其沾粘或僵硬現象得以舒緩放鬆。
2023/01/03
病症知識
疫情不敢回診?小心中風後併發症 肉毒桿菌素治療助中風復健
腦中風後肢體痙攣初期治療以復健為主,針對較為嚴重的痙攣,亦可選擇在特定關節周邊肌肉注射肉毒桿菌素,以改善痙攣。
2022/12/29
病症知識
「心痛」不可輕忽! 小心成為心肌梗塞前兆
由於心絞痛可能成因多,李應湘醫師提到,當某種藥物的安全性相當受保障時,臨床上該藥物除作為治療手段之外,也可當作一種診斷方式,提供醫師診斷患者時更有利的判斷依據,本次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22/12/17
病症知識
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易倦怠 三合一全口服療法助患者減輕負擔
針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有幾類藥物可選擇,大多以標靶治療為主,最常用的是蛋白酶體抑制劑,並搭配免疫調節劑、單株抗體、類固醇或化療藥物,這些藥物各自有不同的作用機轉。
2022/11/25
12 13 1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