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資深醫藥記者

曾任大成報健康中心主任、欣傳媒醫療記者、前週刊王時尚娛樂新聞平台副主任,現為醫療專欄作家。 在健康醫療線上提醒民眾注意健康保健多年,近來鑽研運動醫學和肌少症,親身體驗,日益發現運動的好處,只要願意多動,真的可以克服肌少症,常保年輕體態,也會更健康!

病症知識
怕老人受傷不敢動?越不動、病越多!預防肌少症有絕招
有退化性關節炎的肌少症患者也可以躺臥,進行橋式,把屁股和身體往上挺高,加強腹部、大腿等核心肌群,也可以進行空中踩腳踏車的運動,不僅可以改善肌少症,對於骨質強化及退化性關節炎都有改善作用。
2016/08/25
病症知識
打倒羅賓威廉斯的不是憂鬱症,是「路易氏體失智症」
路易氏體失智症比阿茲海默症更是來勢洶洶,它的發展非常快速,患者除了失智症,還會有巴金森氏症,經常開始時是以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出現,而且它非常容易出現視幻覺,因此引起非常嚴重的焦慮,因為發展太快,經常難以診斷,在國外患者死後會驗屍檢驗,但台灣人不喜歡死後驗屍,所以可能有些患者到死根本都沒有得到正確診斷。
2016/08/25
社會資源
老人愛逛醫院?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等待」,也許你該選擇提供整合性服務的「老人醫學科」
老人醫學科是對老人友善的就醫系統,結合了門診、住院、居家照護等團隊,藉此將各種問題溝通協調好,老人就不需要每次發生狀況就到醫院處理,減少了住院的不便,生活品質也能因此提高。
2016/08/02
病症知識
未來我有可能罹患失智症嗎?失智基因篩檢到底要不要做?
建議有早發性失智的患者先做血液的基因測試,找出是哪個基因出問題,等到患者的下一代想要了解自己是否也有相同問題時,再來做比對。
2016/08/02
病症知識
臺灣多少老人有「肌少症」?四方式檢視你是否肌肉量不足、蛋白質不足
詹鼎正認為,老化當然是肌少症的重要原因,而許多老人家的營養攝取不足,也是造成肌少症惡化的重要因素;臺灣的老人普遍都有蛋白質攝取不足的情況,其主要的原因是「牙口不好」,咀嚼能力慢慢變差後,在咀嚼不易的情況下,老人家愈來愈不愛吃肉。
2016/07/15
樂活養生
「老倒縮」並不正常!只吃清粥小菜、陽春麵 小心罹患「肌少症」
臺灣的老人家大部分受到一直以來的飲食習慣影響,加上牙齒漸漸變差,偏好清粥小菜,頂多再加一點炒蛋,有時可能只搭配少量的肉鬆、麵筋等台灣人愛吃的配菜;許多時候連青菜的攝取量也不夠。
2016/07/04
樂活養生
吃什麼能預防失智症?是咖啡還是咖哩?你該試試「臺式的地中海飲食法」
地中海型飲食採取的是多蔬果、少紅肉原則,青菜水果含有多種必需的維他命,而目前已知紅肉中的膽固醇和油脂會對血管造成傷害,同時還會產生阿茲海默症的變性蛋白,所以地中海型飲食的原則,可以說是預防失智症最好的飲食模式。
2016/06/28
6 7 8

訂閱電子報

友善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