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資深醫藥記者

曾任大成報健康中心主任、欣傳媒醫療記者、前週刊王時尚娛樂新聞平台副主任,現為醫療專欄作家。 在健康醫療線上提醒民眾注意健康保健多年,近來鑽研運動醫學和肌少症,親身體驗,日益發現運動的好處,只要願意多動,真的可以克服肌少症,常保年輕體態,也會更健康!

樂活養生
預防失智症,中醫師教你活化腦部!鳴天鼓、叩齒、按穴道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建議民眾,要經常梳頭、健步、叩齒、鳴天鼓、手指功、太極拳等。   這些動作都有助刺激大腦十二對腦神經,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訓練手腳平衡,有助大腦神經細胞活化,對改善失智症有幫助。
2017/01/19
樂活養生
預防失智症,中醫師教你怎麼吃!每天一杯老紅酒
核桃向來被認為具有補腦作用,因為其中含有特殊的脂質對腦部有幫助。   而酒也具有補氣作用,林宗樾推薦可以選擇宜蘭酒場的「老紅酒」,這是一種黃酒,和金雞酒、紅露酒等都屬於紹興酒類,是利用紅麴和糯米製成,行氣較緩也走得比較久,是老人和容易手腳冰冷女性很好的冬天養生療法。 每天只要小小一杯,老人飲用好睡也不易血壓升高。
2017/01/17
樂活養生
阿公阿嬤過胖需要減肥嗎?營養師建議慎選蛋白質,不讓肌少症上身
醫師說張奶奶體重過重,擔心她的退化性膝關節會愈來愈難以承受。 但是照顧張奶奶的孫女小平卻說,奶奶平常看起來,好像也沒吃很多啊!其實醫師也擔心,如果要張奶奶減肥的話,本來肌肉量就不好的張奶奶可能反而會因為營養不足,讓肌少症更嚴重。
2017/01/05
樂活養生
銀髮族的健康管理和年輕人不一樣!血糖、血壓控制鬆一些,壽命才會長一點
年輕族群很重視肥胖管理,但是肥胖的話題在老人族群就不是那麼重要,很多家有老人的民眾,看到罹患糖尿病的爸爸媽媽想要多吃一點飯,就會馬上制止:「糖尿病不能吃太多!要維持體重!」
2016/12/13
樂活養生
老人家亂發飆?大暴走?還很愛搞破壞?注意,未必是「失智症」,潛在的疾病是......
2016/11/28
樂活養生
老人迷路失蹤頻傳,到底是被「魔神仔」牽走?還是你輕忽了「失智症」
為什麼看起來年老體弱的失智老人可以爬到一般人也很難爬上的岩壁?   他表示,當老人以為被追趕時因為緊張,智力退化就會用原始本能攀爬上去。   邱百誼說,其實在臨床上,他們看過很多失智老人平常看起來雖然行動緩慢,但他們的肢體行動都很正常,一旦當他們緊張時,行動就會突然變得敏捷。
2016/11/25
樂活養生
銀髮族沒有性生活也要做抹片!  60到70為子宮頸癌第二高峰 ,至少要檢查到七十歲
如果是有定期檢查習慣的女性,檢查到七十歲確定子宮頸組織都無異狀,就不用再檢查了。 一來因為七十歲以後性伴侶大概就是固定的老伴,而七十歲老太太的老伴應該也不會有過度活躍的性生活,所以七十歲以後要重新染上致癌病毒的機率很低。
2016/11/08
樂活養生
銀髮族也需性生活 「性福」是健康新概念!
銀髮族有性需求是很正常的事,有規律的性生活,也會讓銀髮族的身心保持健康。   泌尿科醫師陳偉寶表示,如果銀髮族還想要維持性生活,表示從生理和心理都是健康的,只有身體健康的人才會想到性生活,而且在心理層面來說,人老了以後會擔心失去很多事情,甚至是包括失去生命。
2016/11/03
樂活養生
「能和老伴有性生活,我覺得很幸福」熟齡女人要有規律的性生活,讓妳身心更健康美滿!
雖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老化,但是可以保養我們的身體,而且從性生活中就可以保養。性生活除了可以維持陰道暢通預防陰道萎縮、尿道萎縮以外,也有助身體保持滋潤度、補充女性雌素。
2016/10/28
樂活養生
百歲人瑞改善膝關節,靠得原來是「重訓」?
銀髮族進行重量訓練的原則是,先了解老人的身體狀況,依個人的體適能;包括柔軟度、心肺耐力、身體組成等等,給予適當的運動處方,不過老人練重訓和年輕人練重訓的差別在於,超負荷和進展都要比年輕人慢,必須採取「微調」的方式才能避免老人受傷。
2016/09/07
長期照護
爸媽罹患失智症?盡早確診以尋求協助 做好準備
若是考慮居家照顧,健保也有提供居家照護的醫護每個月協助到宅訪視、檢查等服務,而在醫院診斷出失智症的時候,通常也會推薦病患的家屬尋求在地失智症協會的協助,志工們都很樂意提供家屬一些照護技巧,而各地失智症協會常會辦理照護訓練,幫助家屬更有能力面對症狀愈來愈加劇的考驗。
2016/09/05
病症知識
懷疑有失智症?及早到「記憶門診」做詳細檢查
記憶門診是結合多個專科,包括家醫科、神經科、精神科,還有中醫等各科的醫師,以及專科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及個案管理師等專業人士共同組成。 如果自覺,或是覺得家人有記憶障礙時,可以經由各專業人士檢查後做出診斷。
2016/09/01
6 7 8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