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怎麼裝修?人生不能只剩一輛車,想要在宅養老,要如何提前準備?(下)
自家要為老人需求做改裝時,還可參考營建署訂定的「老人住宅基本設施及設備規劃設計規範」,譬如「浴廁出入口門檻高度在2公分以下」;「門扇應採外開式推門或橫拉門」,一但有緊急救援需求時,就能由外面拆卸門板快速救援。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7/25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女性活得久卻體力弱?注意!五年級女性是長照的高危險人口
臺灣65歲以上老人,有13%無法自理日常起居活動,也就是需要接受長期照護。這些統計都在在提醒我們,先天上就是活得久、體力弱的女性,一定要在健康狀態時,就先預想好,當自己高齡、又無力照顧自己時該怎麼辦。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7/15

新聞政策
【朱國鳳專欄】臺灣也能推行「青銀共住」 3種未來的美好想像
如果臺灣也能出現一間Geku-Haus,我想應該會有不少老人會樂意來這裡學習如何養老、學習慢慢變老。
綜合前述,青銀共住可以分成共住「共同宅」與共住「自宅」,前者需要官方或民間的參與;後者需要一個可信賴的媒合平台。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7/15

社會資源
【朱國鳳專欄】阿嬤不想出去玩嗎?其實她在騙你......四方法讓老人、輪椅族也能輕鬆出遊
因為我們沒有注意到,一天又一天,是誰在推著沉重的輪椅?是誰在幫忙盥洗餵食?我們通常只關心「被照顧者」,往往忽略「照顧者」也需要被照顧,也需要片刻喘息。
當被照顧者能夠走出去時(或是說被推出去),山光水色不僅能夠療癒被照顧者,也能療癒照顧者,兩者都一樣重要。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7/15

社會資源
【朱國鳳專欄】「即期年金險」不能只看費率,4項指標安心領到老
沒有販售限制,只要符合購買年齡,任何人都可以購買,並且是台幣繳付保費的即期年金險保單,目前市面上只有「三商美邦長鑫即期年金險」、「新光吉利成雙即期年金險」、「南山每月得利即期年金險」、「南山每年得利即期年金險」等四張可供挑選,而到底應該要怎麼選呢?以下四項指標提供參考。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6/28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靠子女養老有六大風險:低薪、裁員、意外……少子化時代,最好的計畫,就是不要退休
勞委會針對仍在工作的勞工所做的退休準備調查也顯示,2002年時還有近2成想要靠子女養老,到了2010年時,想要靠子女的比例陡降到6%。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6/14

社會資源
【朱國鳳專欄】中壯年請注意,社會年金鐵定縮水,我要如何靠商業年金補足?
社會年金既然加了「社會」二字,就表示只能提供最基礎的保障,而不是全部保障。
定存存本取息,雖然可以分期領、領到老,但是碰到長期降息,會越領越少,不符合「穩定領」的需求,而且台灣若進入0利率、甚至負利率的話,定存將會受創最重。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6/13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三個重點了解《病人自主權利法》-讓「善終」的心願可以實現
當符合《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規定,醫師終止、撤除急救,不負刑事與行政責任,因此所生的損害,除故意或重大過失,不負賠償責任,新法案讓病人的善終權利與醫病和諧能夠兼顧。
想要享有善終權益,關鍵在「預立醫療決定」,那麼誰能預立醫療決定呢?根據法案第8條,只要是「具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為預立醫療決定,並得隨時以書面撤回或變更之。」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5/30

樂活養生
【朱國鳳專欄】退休後錢從哪裡來?五項銀髮金融商品有解
銀髮族如果懂得善用,就有機會「越老越有錢、越老越安心」;中壯年族,如果提早規劃,也能為自己打造一個「晚美人生」。
這些銀髮商品,主要有保險公司推出來的「即期年金險」、「保單活化」、「長照險」;與銀行推出來的「以房養老」、「安養信託」等。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5/25

新聞政策
【朱國鳳專欄】博愛座越來越不夠坐 長照2.0真能照顧我們的老後嗎?
如果臺灣持續少子化、高齡化,在不遠的 30 年後,老人人口將會飆到總人口數的 4 成,臺灣需要大幅添設的,將絕不會只是博愛座了。長照 2.0 推出的一系列服務:支持家庭照顧者、到宅服務、居家護理、日間照顧、短期臨託、餐食服務、交通接送、團體家屋等,可以看出將在居家照護與社區照護用力。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5/25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對抗長照風險,保單到底怎麼買?兩道防護讓你省錢又安心
可以轉移長照風險的保單類型其實不少,包括了:意外險、壽險全殘保險金、長期看護險、特定傷病長看險、重大疾病險、殘廢險、殘扶金等等。
我個人最推薦的組合是:意外險+殘廢險/殘扶金。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5/25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長期照護者不要「萬萬稅」!備妥醫療收據,長照家庭更須懂節稅
其實長照家庭享有一些節稅優惠,只是就如律師界有句名言:「法律只保護懂得法律的人」,節稅優惠也是只造福懂得稅法的人。學過基本算數的都知道,只要能讓兩個減項的金額越多越好(免稅額與扣除額),就能壓低綜合所得淨額。淨額低、稅率低,應納稅額降低,就能享受節稅利益。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