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在地老化

共有 44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讓長者在社區養老-伊甸基金會的「家庭托顧」
伊甸基金會推出的「家庭托顧」,即是將保母照顧小朋友的照顧概念,套用在失能長者身上,讓長者能藉此走出自己的家,但仍在熟悉的社區家庭中就近接受專人照顧,還能和鄰里鄉親互通有無、增加社會參與的機會。
劉德容
2016/06/02
社會資源
公共托老中心(日照中心)很貴嗎?政府補助別錯過
每個縣市政府的收費方式及補助金額不盡相同,所以想要請申請托老中心的話,請先到住家附近的區公所、衛生所、區域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詢問,也可以上該縣市政府的網站查詢詳細資訊。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27
新聞政策
長期照護是拿命來換的工作 政府說沒錢,人民怎麼辦?
「錢是大家最常討論的問題,但其實錢,從來不是最重要的問題。」臺灣高齡社會來臨,超高齡社會也即將來臨,沒有那麼多十年可以等待。「在地老化」、「社區照護」是我們常聽到的長照政策,但下一步到底會怎麼做,每個人都在拭目以待政府的實際作為。
虎虎森風
2016/05/25
新聞政策
「安養院像監獄?」貼標籤之前,想想臺灣的安養環境出了什麼事?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大部分機構的主要照顧人員依然以外籍看護為主,其他則是以5、60歲的中年婦女,或二度就業者居多,而這種情況似乎影響了一般民眾與從業人員,對「照服員」這份工作缺乏認同感,機構的形象也因此受到牽連。
劉德容
2016/05/25
社會資源
讓家人在社區裡慢慢變老-日間照顧的公共托老中心
托老中心從最基本的供餐、復健活動、護理服務,到活動筋骨、延緩退化、衛教課程、復健服務的課程都有,讓長者可以透過身體的舒展、復健和認知活動等等,延緩老化的速度,甚至是「活化」長者的身心。
劉德容
2016/05/25
社會資源
查查看,關懷據點就在你家隔壁嗎?讓爸媽在社區裡,輕鬆健身、交朋友
關懷據點的服務與活動,會考量當地社區的人口特性來安排,例如客家歌謠或原住民歌曲、舞蹈;還有相對較為靜態的益智遊戲等等。 此外,也會考量長者的失能程度,搭配各種不同的健康促進活動。
物理治療師 傅柏鈞
2016/05/25
長期照護
當在海岸線盡頭,遇見的是失智奶奶-在花蓮,默默守護老人的門諾基金會
許多長者都以為自己現在只是記憶力減退罷了,但在多次的迷路走失後,許多徵兆都指向「失智症」;然而缺乏對失智症病症及照顧技巧的認識,不僅延誤就醫,照顧上也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小虎文
2016/05/25
病症知識
失智症患者的在地老化-查詢你家附近有沒有「樂智社區」
失智症目前沒有藥物能治癒,但可透過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幫助失智長者維持在最佳狀態。 「樂智」顧名思義是讓失智長輩在社區中能快樂生活,並讓失智者和家庭在住家附近就能獲得服務,建構多元長期服務資源網絡。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5/25
2 3 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