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在地老化

共有 44 則相關文章

新聞政策
【朱國鳳專欄】專訪北市社會局長許立民,用一鍋「石頭湯」,讓輪椅老人開心唱歌
「社區整合照顧服務」中,誰能懂得幫這些老人整合「生活、照顧、醫療」?誰能幫老人找到這些原本分屬不同單位的服務?誰能讓長者享用到好喝好用的「石頭湯」?能夠承擔整合重任的是「個案管理專員」(又稱作「照顧經理」:Care Manager)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9/07
新聞政策
【朱國鳳專欄】「在地老化」「介護保險」能借鏡到臺灣嗎?長野文彥:只有壓低老人的福利補助,日本才能反轉
台灣與歐日一樣,政府的長照政策都會面臨很大的瓶頸,就是「錢不夠、人也不夠」。在地老化不能只靠政府,必須「自助+互助+共助+公助」,而且要有一定的倚靠順序。 ​​​​​​​先求己、再求人,把長照福利當成其中一個支柱就好。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7/29
新聞政策
失智阿嬤在超商做「高齡服務生」 老顧老也能是「上流老人」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會與7-ELEVEN,合作「一塊陪伴老老照顧」募款計畫,建構失智照護支持網。 合作計畫包括透過「失智症社區式照顧」、「服務送到宅」、「照顧者服務」、「失智友善環境」等幫助在地失智老老照顧家庭。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7/20
新聞政策
【朱國鳳專欄】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教你一次看懂「長照大聯盟」:ABC社區整體照顧模式
各自為政、缺乏橫向聯繫,老人也不懂得如何利用。透過「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就能將這些分散的資源整合成一個「大聯盟」,並且分為A、B、C三級。 每個行政區如果都有一個整合成功的「大聯盟」,就能方便阿公、阿嬤們就近享受「大聯盟」裡串聯起來的各項服務。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7/07/06
樂活養生
您厝邊的好醫師—談家庭醫師-揚生慈善基金會
同樣的呼吸喘症狀,若先至家庭醫師就診,會周全的評估各種可能性,在安排檢查時也能夠同時排除各類相關疾病,若最後診斷為心理問題,也可以先做初步的諮詢與治療,有需要時,也可安排轉介至精神科處理。
揚生慈善基金會
2017/02/03
樂活養生
【借鏡國外】北美地區的活躍老化-揚生慈善基金會
世界衛生組織將「活躍老化」定義為「使健康、參與、安全達到最適化機會的過程,以促進民眾老年時的生活品質。」也就是讓民眾了解在人生各階段身體、社交及心靈健康的可能性並積極參與社會。
揚生慈善基金會
2017/01/25
長期照護
醫療團隊到你家!不用出門,也能接受完整照護-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
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所提供的服務包含:「居家醫療」、「重度居家醫療」及「安寧療護」三照護階段,並依照患者的需要,提供服務與照護轉介。
劉德容
2017/01/23
長期照護
全台最棒長照旗艦店 在921重災區
地震3個月後,埔基醫院發現一件事:當地老人爆發自殺潮。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原來當地年輕一輩忙著重建家園,老人家獨自在家,開始出現災後症候群,消沉憂鬱、情緒無處紓解,甚至走上絕路。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1/18
新聞政策
【朱國鳳專欄】臺灣也能推行「青銀共住」 3種未來的美好想像
如果臺灣也能出現一間Geku-Haus,我想應該會有不少老人會樂意來這裡學習如何養老、學習慢慢變老。   綜合前述,青銀共住可以分成共住「共同宅」與共住「自宅」,前者需要官方或民間的參與;後者需要一個可信賴的媒合平台。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7/15
樂活養生
你的下半身無力嗎?老化就是從這裡開始!顧好下半身,才有下半生
老年人的活動遲緩,導致生活圈縮小,人際關係不斷退縮,最後心靈也變得封閉,情緒受影響,逐步退出社交生活與社會角色,性格變得消極、頹靡,身心都受到影響之下,生活品質嚴重下滑。
原水文化
2016/07/15
長期照護
「在地老化」不是口號,看看瑞典、德國和日本怎麼做
德國的長期照護政策方案以預防保健、復健服務和居家照護為核心價值,提供全方位的居家照護,讓需要照護者可以長時間留在住家環境,避免送往醫療安養機構。   其長期照護管理方案主要在援助被照護者自律生活,減少接受他人照護的需要。核心精神和瑞典的在地老化大致相同,都是盡可能安排居家照護或協助自理生活,避免入住醫療安養機構,預防臥床日期拉長。
原水文化
2016/06/30
長期照護
臺灣的照護人力跑到哪去了?高折損率+低留任率=缺乏照護人力
由於照護工作容易導致照護人員的職業傷害,加上薪資、福利與勞動條件不佳,最後的結果就是人力短缺。執業率低、留任率低、折損率高,是國內專業照護人手長期缺乏的關鍵所在。衛福部表示,台灣長照所需之照護人力短缺至少三、四萬人。
原水文化
2016/06/28
2 3 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