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肺癌初期無徵兆!避免8大危險因子
早期肺癌完全沒有症狀,當有症狀產生時,7成病患已是局部晚期或已轉移。常見症狀包含持續咳嗽、痰中帶血、胸痛、哮鳴、喘鳴和呼吸急促等。若產生轉移現象,可能發生淋巴腺腫大、中樞神經系統侵犯、骨骼疼痛、高鈣血症及黃疸等症狀。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6/29
病症知識
逾65歲男性久咳 恐罹「菜瓜布肺」
李政宏主任呼籲,菜瓜布肺致死率高、誤診率也高,治療最重要的法則就是早期確診,診斷需結合臨床醫師及放射診斷科醫師進行高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並搭配病理科切片檢查,三方共同會診協助判讀,才能更有利於菜瓜布肺的確診。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6/29
病症知識
中風後竟言語障礙?治療、照護有訣竅
運動性言語障礙患者需要擬訂個別化的語言訓練,必要時搭配藥物治療及手術。輕、中度的運動性言語障礙患者,語言治療訓練可有效改善說話情形。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6/29
病症知識
慢性病患易陷熱衰竭 3大方法可防護
陳燕蘭主任提醒,夏季預防熱傷害的3大方法,(1)盡量待在通風涼爽處,穿著以透氣排汗為主的淺色洋裝;(2)多多補充水分,每天至少要喝足2000CC的水;(3)出門前應該要先做好防曬。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6/29
病症知識
不要輕忽聽力障礙 研究顯示「失智風險」恐增2~5倍
不少文獻指出,隨著年齡增長,大腦聽覺中樞退化,接收到的刺激減少,因此影響活動力、溝通力與認知能力,同時也易合併情緒問題,這些因子皆可能間接提升失智風險。
元氣網
2018/06/27
病症知識
脊椎骨折導致癱瘓?醫師建議長輩勇於接受脊椎手術
陳晉瑋收治的病人中,約有一至兩成70歲以上的長輩,一聽見脊椎要動刀就會怕,而選擇傳統治療,但其實微創手術已經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因此想藉此鼓勵長輩勇於接受治療。
元氣網
2018/06/26
病症知識
乳癌人數年年創新高 注意!可能是塑膠製品惹禍
據研究資料顯示,台灣乳癌病患比歐美國家年齡層低,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臺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提到,若時常使用塑膠製品、美耐皿裝盛熱食,恐怕會食用到環境賀爾蒙,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幸福熟齡
2018/06/26
病症知識
藥物也會害人跌倒!銀髮族「保命防跌」要注意
衛福部在103年統計65歲以上長者人口的十大死因,意外事故傷害排名第7,跌倒則是高齡長者事故傷害的第2大死因;而非致死的跌倒也會造成住院天數增加,不只提高長者醫療照護費用支出、更影響生活品質。
幸福熟齡
2018/06/25
病症知識
106年十大死因,癌症仍具首位
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13萬1,993人,占總死亡人數76.8%。其中男性為10萬1,686人,是為女性7萬171人的1.4倍。在年齡上,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事故傷害居前二位; 45歲以上,則以慢性疾病的癌症與心臟疾病為死因前二位。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22
病症知識
醫療新知:英國研發「皮膚貼片」驗血糖  糖尿病患未來不用每天痛兩次
英國發明的皮膚貼片微形血糖儀,是利用微小電流,從單一毛囊附近吸收葡萄糖並儲存於皮膚貼片的微形裝置中。每10到15分鐘會顯示一次血糖數據,由於每個感測器對應一個毛囊,就可以避免在吸取皮膚葡萄糖時,受到其他皮膚參數的干擾,所以測量值較過去的無創血糖機更準確。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6/14
病症知識
以為控制好癌症,命運卻用另一種方式,帶走摯愛的生命-被忽視的血小板低下
臺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少,為了避免血小板作用太強,血液結塊會阻塞心血管、腦血管,患者都有在服用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也因此,大家可能不太會注意到它的數值高低,但是血小板不足時,可是會發生致命的出血危機。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6/13
病症知識
麻醉一瞬間,爸爸卻變植物人...原來都是過敏惹的禍!
以成人來說,約有28%氣管過敏的患者對退燒藥過敏。過敏症狀包括皮膚癢、起疹子等。如果吃消炎退燒藥曾經出現過類似的症狀,就可能是對退燒藥過敏!這類患者在進行麻醉時,便很容易發生過敏性休克,但是只要事前給藥,就可以避免憾事發生。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6/12
93 94 95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