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咳嗽長達2年⋯非新冠後遺症!中醫揭元凶「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
56歲的蔡先生因為反覆咳嗽,已長期持續1~2年,又時逢新冠肺炎疫情,蔡先生很擔心自己咳嗽的表現,會令人誤以為他確診或是新冠後遺症,而感到十分困擾。醫師提醒,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其實有很多種,最主要2大原因為「鼻涕倒流」及「胃食道逆流」,經中醫對症用藥調養月餘後,有效清痰、止鼻水,改善咳嗽症狀。
Uho優活健康網
2023/01/15

病症知識
疫情不敢回診?小心中風後併發症 肉毒桿菌素治療助中風復健
腦中風後肢體痙攣初期治療以復健為主,針對較為嚴重的痙攣,亦可選擇在特定關節周邊肌肉注射肉毒桿菌素,以改善痙攣。
健康醫療網
2022/12/29

病症知識
【愛長照 照顧暖心小聚】腎臟病者日常飲食重點和餐食準備(12/09線上場次)
想要控制腎臟病,先決條件是先作疾病的控制再搭配飲食調整,其中血壓及血糖的控制尤為重要,而共病情況也會使慢性腎臟病管理更添困難。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2/12/19

病症知識
「心痛」不可輕忽! 小心成為心肌梗塞前兆
由於心絞痛可能成因多,李應湘醫師提到,當某種藥物的安全性相當受保障時,臨床上該藥物除作為治療手段之外,也可當作一種診斷方式,提供醫師診斷患者時更有利的判斷依據,本次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健康醫療網
2022/12/17

病症知識
他爬山髖關節劇痛,竟是「股骨蛀掉」?醫建議「這技術」置換關節
走路痛、關節痛的民眾要注意!髖關節是骨盆與大腿相接的關節,也是人類站立、步行或日常活動最重要的部位,醫師表示除因脫臼或骨折外,若產生劇烈的疼痛可能與「髖關節病變」有關,但只要進行關節置換手術就可好轉,大家平常也要注意生活習慣。
Uho優活健康網
2022/12/15

病症知識
血液透析是什麼?認識洗腎原因與注意事項,吃對營養延緩洗腎病程
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未進入洗腎階段時,除了應遵照醫囑,積極配合治療維持藥物控制外,日常飲食的控管及適當營養攝取,如蛋白質、水份、鈉、鉀、磷等控制,延緩邁入洗腎進程。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2/12/13

病症知識
吃堅果、巧克力會造成尿路結石?泌尿科醫師教「5撇步」有效預防
「尿路結石」是泌尿科常見疾病,其中腎結石跟輸尿管結石宛若「不定時炸彈」,平常沒事不會感到疼痛,一旦發作就會痛到要人命!泌尿科醫師表示,尿路結石的成因是尿裡的水分含量太少,廢棄物濃度太高,長期下來便可能形成結石,但民眾只要透過正確的飲食、飲水,就能預防尿路結石。
Uho優活健康網
2022/12/01

病症知識
失智症用藥衛教6要點 醫生解惑照顧者最想知道的事
台中榮總神經內科陳廷斌醫師解釋,藥物是扮演控制病情、延緩退化速度的重要角色,能改善認知、行為和情緒等等病徵,研究指出早期診斷、藥物介入者較晚期佳,經醫學證實服用藥物對於退化型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延緩惡化效果較為顯著。
愛長照企劃編輯
2022/11/28

病症知識
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易倦怠 三合一全口服療法助患者減輕負擔
針對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有幾類藥物可選擇,大多以標靶治療為主,最常用的是蛋白酶體抑制劑,並搭配免疫調節劑、單株抗體、類固醇或化療藥物,這些藥物各自有不同的作用機轉。
健康醫療網
2022/11/25

病症知識
糖尿病友可以運動嗎?如何避免低血糖?醫揭「1類人」嚴重恐脫水
運動對糖尿病患者帶來許多好處,像是幫助身體有效利用胰島素,使血糖降低,又可減少體脂肪,降低血壓、強化心肺功能等,因此規律運動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反之,若運動方式不正確,可能引起運動傷害,更嚴重甚至可能危害到生命安全。對此,復健科醫師建議,糖尿病友應養成運動前後量測血糖的習慣,並熟知低血糖的相關症狀,若出現症狀也要盡速就醫。
Uho優活健康網
2022/11/15

病症知識
人工關節非唯一解套! 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助改善關節退化
吳行正醫師指出,以新型自體軟骨修復技術為例,只要能夠在關節非受力區取到足量關節軟骨組織,將其進行特殊處理,再植回軟骨磨損部位,即可讓正常軟骨組織與該處受損軟骨共同癒合,協助改善關節退化與發炎情形。
健康醫療網
2022/11/11

病症知識
中風後肌肉「縮起來」張不開!肉毒桿菌讓他手臂手指不捲不痛了
50多歲陳先生,由於中風,導致右側癱瘓無法行走,生活起居也都需仰賴他人照顧,為能夠儘快恢復日常生活,十分積極復健,從一開始只能勉強在床上抬起手腳,半年多後已進步到可以拿拐杖行走了。然而,右側肌肉因中風後張力過強,導致其右側前臂無法伸直,5隻手指也一直緊握而無法張開。
Uho優活健康網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