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照顧知識】尿失禁的種類與對策!訓練、藥物治療雙管齊下
有些人可能怕尷尬而不願意向醫生或專家諮詢,但尿失禁可能會對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還是建議尋求治療,並透過訓練、藥物改善症狀。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12/19
病症知識
搶救視力不能等!治療糖尿病黃斑部水腫與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眼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延誤治療會對視力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新型藥物可雙管齊下,抑制血管增生並幫助穩定血管,有機會快速減少視網膜內、黃斑下的積液、血液,甚而加速玻璃體出血吸收。
照護線上
2023/12/18
病症知識
這種貧血不單純,可能會致命!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治療保養重點提醒,血液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再生不良性貧血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民眾如果在抽血時發現血球數量異常,建議找專業的血液科醫師仔細檢查評估,千萬不要自行服用號稱可以補血的食品或藥物,以免延誤病情!
照護線上
2023/12/17
病症知識
打擊膽道癌,看懂檢測報告,醫病溝通不卡關
由於膽管癌在病理切片時,能取到的細胞大約只有0.1-0.2公分,要有完整的病理報告有時不太容易,若可以手術治療的情況時,則詳細的病理報告絕對能協助醫師做精準判斷,擬定病人治療方針的有效依據。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2/14
病症知識
兇猛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 標靶治療現曙光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骨髓幹細胞基因突變,產生惡性癌化現象。骨髓幹細胞失去往下分化的能力,導致癌細胞過度增生,發生出血、感染、缺氧、疲倦等症狀,癌細胞還會在血液四處亂竄,甚至跑到肺、腦、肝臟,破壞器官的功能。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3/12/13
病症知識
晚期肺癌藥物多,不必糾結抗藥性
蔡俊明教授說,「建議大家不要糾結在藥物可以使用多久,也不要放棄任何可以使用的治療!每一個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對藥物的反應也不盡相同。重點在於好好配合醫師、好好吃藥、好好追蹤、好好接受檢查,如果有什麼變化,可以很快的尋找到下一個階段要用的藥物,這才是治療的根本,即便有了抗藥性,也有接續的治療。」
照護線上
2023/12/13
病症知識
別拿眼睛開玩笑!痠澀疲勞怎麼辦?乾眼症常見QA,眼科醫師解析
攝取均衡營養、維持正常作息、避免過度用眼、調整環境濕度皆有助於預防乾眼症。張芯瑜醫師說,如果服用魚油之後,仍然覺得乾眼症狀持續,建議要到眼科做詳盡的檢查,利用儀器確定是缺油型、或缺水型乾眼症,才能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
照護線上
2023/12/12
病症知識
腸胃不適小腹凸竟是「這裡」出問題!卵巢癌無聲侵襲
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除了有明確的家族病史建議定期追蹤,不然由於卵巢癌早期症狀不明確,女性朋友需要特別留心身體異常症狀,若發現近一年,每個月有超過 12 次的下列症狀:骨盆腔或腹部疼痛、腹部變大或腹脹、無法正常攝食或很快就有飽足感,除了想到腸胃科,也需做婦科檢查,才有辦法早期發現、即早治療。
照護線上
2023/12/06
病症知識
攻克晚期泌尿道上皮癌 一線健保「黃金治療組合」趁勝追擊
近年泌尿道上皮癌發生人數不斷攀升,從2017年3782人,到2020年已超過3900人。
健康醫療網
2023/12/06
病症知識
30多歲竟然罹患骨質疏鬆症 長期使用類固醇骨質悄悄消失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部神經脊椎外科陳德誠主任表示,女性停經後或65歲以上,男性則在70歲以上,就會被歸類在骨鬆高風險族群。
健康醫療網
2023/12/05
病症知識
【圖解】治療乳癌水腫又疲勞 這樣做復健動作擺脫不適!
由於乳癌及早篩檢及治療方式越來越成功,癌症存活率逐年增加,能夠改善生活功能品質的復健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健康醫療網
2023/12/03
病症知識
重聽者失智率也飆高?防老人聽損要注意這些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醒,重聽與失智間有因果關係,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耳朵保健,需要時配戴輔具,保持對大腦的刺激,降低失智風險。(圖/photoAC)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3/11/30
22 23 2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