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病症知識
健檢報告別只看紅字!專家曝「踩黃線」風險,必備4觀念聰明解讀
健檢報告的解讀是整個健檢流程中最重要的「靈魂」,但這個環節往往因醫師時間有限或民眾漠視而被忽略。健檢是找出問題的第一步,後續追蹤與改善才是健康管理的重點。即使報告沒有紅字,但某些數據已接近臨界值,這可能就是身體發出的早期警訊。
早安健康
2025/10/02
病症知識
轉移性大腸癌根治新攻略:醫師解析一線至四線用藥選擇
不論野生型還是基因突變型,第一線治療出現抗藥性,馬上接續第二線藥物。梁逸歆醫師指出,一線與二線治療最大的不同是要更換化療藥物,目前有三種化療藥物,每次會使用兩種化學治療藥物的組合, 進入二線時都已全部上陣。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10/01
病症知識
老是忘東忘西?3大重點教你判斷健忘vs.失智
一般的健忘和失智造成的健忘,其實有幾個明顯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面向。面對不確定的健忘狀況,不需要獨自承擔。及早發現、及早就醫,讓專業人士介入,能幫助延緩失智進程,同時減輕家屬的壓力。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9/24
病症知識
長輩「站不起來」怎麼辦?解析原因、正確協助與日常預防
事實上,「站不起來」可能是身體釋出的重要警訊。它背後不僅與年齡有關,還可能涉及肌力流失、關節退化,甚至隱藏急性疾病的風險。(圖片來源:Canva)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25/09/23
病症知識
別讓腦轉移成困擾!ALK肺癌治療帶來新希望
ALK基因突變肺癌的治療,隨著標靶藥物陸續問世而改變。第一代標靶藥物「截克瘤」(Crizotinib)雖較化療效果佳,無疾病惡化存活期約10.7個月,但之後上市的第二代標靶藥物,如「安立適」(Alectinib)、「癌能畢」(Brigatinib)與「立克癌」(Ceritinib)等,療效好非常多,目前是以第二代標靶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無惡化存活期平均可達17至35個月。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9/19
病症知識
別以為只是年紀大了! 多發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狀需警覺,及早發現有機會長期共存生活
出現貧血、泡泡尿或骨頭疼痛,不一定只是老化的自然現象,可能是多發性骨髓瘤正在悄悄發生。這是血癌的一種,大多發生在60至70歲長者,因症狀與老化相似,常被忽略,延誤診斷,臺灣每年約新增700至800位病人。所幸近年標靶藥物大幅進步,不僅延長無惡化存活期,也改善副作用與生活品質,讓病人能把它當成慢性病,長期穩定共存。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9/18
病症知識
五年存活率近乎滿分! 標靶藥物為早期HER2陽性乳癌病人把關,遠離復發陰影
HER2陽性乳癌最令人擔心的就是復發與轉移,一旦復發便進入第四期,治療難度與死亡風險大幅提升。針對「三陽性乳癌」(HER2陽性、荷爾蒙受體陽性),包括預防出現腦轉移現在已有更好的治療策略。
癌症希望基金會
2025/09/17
病症知識
20歲就可能長子宮肌瘤?3款調理茶飲熱熱喝,從肝脾腎解鬱化瘀
美國著名的梅約診所指出,子宮肌瘤的好發年齡已經下探到20歲!然而現代醫學對於子宮肌瘤的成因,仍然沒有確切的說法。面對許多女性都可能經歷的子宮肌瘤,不論是從預防或改善病症的角度,一般茶飲多少有些幫助。
早安健康
2025/09/17
病症知識
肌瘤體質別亂補,常見4補湯竟補到要開刀!飲食2+1原則聰明調養
愛吃冰冷食物是造成子宮肌瘤的原因之一。莊雅惠醫師認為,即便西醫認為影響不大,但中醫認為「寒凝」是重要病因。每個人的寒氣情況不同,甚至有人是又寒又熱,民眾很難自行判分。她經手不少案例,因亂補而造成經血不止。
早安健康
2025/09/15
病症知識
《優活問問》失智症新藥誰能用?花百萬治療值得嗎?醫建議先想1件事
近年來,隨著高齡化社會加劇,失智症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議題,然而,近年來單株抗體藥物獲得核准上市,透過清除腦中β-類澱粉蛋白,有望減緩阿茲海默症的惡化。不過,你知道失智症新藥的療效嗎?治療該花多少錢呢?快跟著Podcast《優活問問》一起了解失智症與失智症新藥相關問題!
Uho優活健康網
2025/09/14
病症知識
手術前還能吃藥嗎?哪些藥需要停用?麻醉科醫揭「3類藥物」要注意
手術對身體來說是一種壓力,尤其是在手術前禁食或接受麻醉時,可能會引起明顯的生理變化,例如影響血壓、血糖、體液量、電解質濃度,甚至肝腎的代謝功能。有些藥物可能和手術中使用的麻醉藥產生交互作用,因此需要特別注意。
Uho優活健康網
2025/09/13
病症知識
【控制嚴重氣喘有方法】氣喘治療選擇增多!醫:生物製劑提供治療新選項
廖信閔醫師警示,氣喘急性發作時,常出現劇烈胸悶、喘鳴,甚至呼吸困難,需緊急送醫,嚴重者會因急性呼吸衰竭需插管治療。
健康醫療網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