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長照家庭不孤單,現在就能申請的「居家服務」
照顧會帶來壓力,而且照顧的時間越長,壓力越大。提醒大家,照顧家人不只是「家務事」;社會是一個支持團體,且有許多資源可以提供協助。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8/02
長期照護
「我也會變老,我也需要被善待。」八年級照服員的告白:我不只是為老人清理大小便,我陪他們度過人生的終程
謝謝每一位在台灣,用各種方式為老人付出的每一個人,請大家不要心灰意冷,繼續在這條路上努力,我願意繼續為他們付出、給予最好的照顧,因為有天,我們也會老,我也希望有人這樣對待我。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8/02
長期照護
新手指南-給外籍看護的照顧手冊(中英、中越、中印尼)
有鑑於在臺北市工作的外籍勞工們,有九成五以上都是從事家庭看護工作,卻僅接受短期的照護及語言訓練,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製作《臺北市外籍看護照護手冊》,提供外籍看護照護技巧。讓雇主和外籍看護能更容易溝通和更快的照護上手。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8/02
長期照護
到底有沒有發燒呢?不同測量工具,有不同的標準喔!
這麼多種的工具在選擇及使用上,有沒有需要留意的地方,而量測的結果,到底幾度才算是正常呢?
護理師 愛琳
2016/07/27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女性活得久卻體力弱?注意!五年級女性是長照的高危險人口
臺灣65歲以上老人,有13%無法自理日常起居活動,也就是需要接受長期照護。這些統計都在在提醒我們,先天上就是活得久、體力弱的女性,一定要在健康狀態時,就先預想好,當自己高齡、又無力照顧自己時該怎麼辦。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6/07/15
長期照護
你家「通用設計」了嗎?減少照護人力、提升生活自理的友善環境
當障礙者、失能者有足夠的生活支援系統時,就能生活自理、融入社會、貢獻生產力,減少社會投入照護的人力與經費。更有甚者,在通用設計的架構下,若打造讓老人照顧老人的「友善在地老化」環境,便能減少照護帶來的社會負擔。
原水文化
2016/07/15
長期照護
折磨的慢性病「痛風」,早日戒酒與清淡飲食,切勿走到第四階段
痛風還可能引起其他的問題,例如像是尿路結石、腎病變等等;也常伴隨其他慢性病的出現,像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
提醒大家,平時就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切勿長期暴飲暴食,也應盡量避免應酬喝酒。
趙光鹽
2016/07/15
長期照護
「在地老化」不是口號,看看瑞典、德國和日本怎麼做
德國的長期照護政策方案以預防保健、復健服務和居家照護為核心價值,提供全方位的居家照護,讓需要照護者可以長時間留在住家環境,避免送往醫療安養機構。
其長期照護管理方案主要在援助被照護者自律生活,減少接受他人照護的需要。核心精神和瑞典的在地老化大致相同,都是盡可能安排居家照護或協助自理生活,避免入住醫療安養機構,預防臥床日期拉長。
原水文化
2016/06/30
長期照護
輪椅要怎麼挑選?請把握第一原則,一定要坐好坐滿!
每個人適合的輪椅,會因為身體的尺寸和疾病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就像我們買鞋子一樣,我們會先看看自己的腳長腳寬,挑選鞋子的大小尺寸後,接著試穿、走走看,好不好走?舒不舒服?
挑鞋子是這樣,挑輪椅當然也是,每個人適合的輪椅都不相同。
但是,請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要「坐好坐滿」,就可以找到適合的輪椅了喔!
物理治療師 邱顯傑
2016/06/28
長期照護
臺灣的照護人力跑到哪去了?高折損率+低留任率=缺乏照護人力
由於照護工作容易導致照護人員的職業傷害,加上薪資、福利與勞動條件不佳,最後的結果就是人力短缺。執業率低、留任率低、折損率高,是國內專業照護人手長期缺乏的關鍵所在。衛福部表示,台灣長照所需之照護人力短缺至少三、四萬人。
原水文化
2016/06/28
長期照護
強化長者肌肉強度、預防關節僵硬的12種被動關節運動(內有影片)
長者可以從活動中,增加對動作的感覺,幫助手腳儘早恢復功能;藉此也可抑制或減輕,因為肢體少活動而產生的關節腫脹及疼痛感;並且透過被動關節運動,改善關節活動度以及長者本身的感受功能,進一步預防身體機能衰退,降低失能程度、減少合併症。
護理師 方慧雅
2016/06/21
長期照護
什麼是壓傷(舊名壓瘡)?為什麼壓傷可能造成病人死亡?
壓傷又稱褥瘡,因覆蓋骨突處的皮膚(如下圖)長期或反覆受到外在壓力跟磨擦,而引起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與骨頭的受傷、潰瘍甚至壞死。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