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折磨的慢性病「痛風」,早日戒酒與清淡飲食,切勿走到第四階段
痛風還可能引起其他的問題,例如像是尿路結石、腎病變等等;也常伴隨其他慢性病的出現,像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
提醒大家,平時就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切勿長期暴飲暴食,也應盡量避免應酬喝酒。
趙光鹽
2016/07/15

長期照護
「在地老化」不是口號,看看瑞典、德國和日本怎麼做
德國的長期照護政策方案以預防保健、復健服務和居家照護為核心價值,提供全方位的居家照護,讓需要照護者可以長時間留在住家環境,避免送往醫療安養機構。
其長期照護管理方案主要在援助被照護者自律生活,減少接受他人照護的需要。核心精神和瑞典的在地老化大致相同,都是盡可能安排居家照護或協助自理生活,避免入住醫療安養機構,預防臥床日期拉長。
原水文化
2016/06/30

長期照護
輪椅要怎麼挑選?請把握第一原則,一定要坐好坐滿!
每個人適合的輪椅,會因為身體的尺寸和疾病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就像我們買鞋子一樣,我們會先看看自己的腳長腳寬,挑選鞋子的大小尺寸後,接著試穿、走走看,好不好走?舒不舒服?
挑鞋子是這樣,挑輪椅當然也是,每個人適合的輪椅都不相同。
但是,請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要「坐好坐滿」,就可以找到適合的輪椅了喔!
物理治療師 邱顯傑
2016/06/28

長期照護
臺灣的照護人力跑到哪去了?高折損率+低留任率=缺乏照護人力
由於照護工作容易導致照護人員的職業傷害,加上薪資、福利與勞動條件不佳,最後的結果就是人力短缺。執業率低、留任率低、折損率高,是國內專業照護人手長期缺乏的關鍵所在。衛福部表示,台灣長照所需之照護人力短缺至少三、四萬人。
原水文化
2016/06/28

長期照護
強化長者肌肉強度、預防關節僵硬的12種被動關節運動(內有影片)
長者可以從活動中,增加對動作的感覺,幫助手腳儘早恢復功能;藉此也可抑制或減輕,因為肢體少活動而產生的關節腫脹及疼痛感;並且透過被動關節運動,改善關節活動度以及長者本身的感受功能,進一步預防身體機能衰退,降低失能程度、減少合併症。
護理師 方慧雅
2016/06/21

長期照護
什麼是壓傷(舊名壓瘡)?為什麼壓傷可能造成病人死亡?
壓傷又稱褥瘡,因覆蓋骨突處的皮膚(如下圖)長期或反覆受到外在壓力跟磨擦,而引起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與骨頭的受傷、潰瘍甚至壞死。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6/14

長期照護
腰痛剋星出場!用四大移位方法、轉移位輔具,迅速逮捕運動傷害!
轉移位輔具的選用,除了必須了解被照顧者的狀況、考量輔具的功能外,也要將環境評估進去喔!本文介紹4種移位方法與對應的輔具:
李羚榕
2016/06/14

長期照護
如何讓傳統的父母親、老一輩的人說出心底話?用科技拉近彼此的心距離-瑪帛的關懷零時差
「瑪帛爺奶秘書」則是用陪伴與關懷,替無法在父母身邊的子女,拉近與父母間的距離,傳遞溫暖的關心給長者們,而且他們還是一群長照的專業工作者喔。
爺奶秘書多為長照、社工、醫護相關科系畢業,具有服務長者的經驗,除了喜歡與長者共處,更定期接受「新光人壽基金會-傳承藝術」培訓,課程內容包括了:訪談技巧、悲傷輔導、發揮同理心、挖掘長者夢想等等。他們用心的陪伴,讓長者生活更有品質。
小虎文
2016/06/14

長期照護
失能家人無法洗澡怎麼辦?快call「到府沐浴車」幫家人洗香香
到府沐浴車是以專用車輛與組合式浴缸,並由護理師、照顧服務員及操作員所組成的三人專業團隊,到家中為失能者提供全身式的沐浴。
只要你家有1坪半的空間就能使用。每次沐浴的服務時間約為1小時。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6/07

長期照護
【重要輔具介紹】讓長者輕鬆穿脫衣物的「穿著輔具」
為了讓長者得以自由地透過衣著表現自己的個性與心情,同時保有獨立自主的生活品質、維持自尊,可以藉由以下的穿著輔具來幫忙。
劉德容
2016/06/06

長期照護
讓長者在社區養老-伊甸基金會的「家庭托顧」
伊甸基金會推出的「家庭托顧」,即是將保母照顧小朋友的照顧概念,套用在失能長者身上,讓長者能藉此走出自己的家,但仍在熟悉的社區家庭中就近接受專人照顧,還能和鄰里鄉親互通有無、增加社會參與的機會。
劉德容
2016/06/02

長期照護
【媒體同報導】讓失智長者多一分保障 多一條回家的路
還記得愛長照的活動「守護QR Code」嗎?和照顧者站在一起的愛長照推出的QR Code布標,讓失智長者迷路時,多了一條回家的路。
因為有門諾基金會的支持,讓愛長照有幸在今年四月與門諾基金會合作,共同向花蓮的民眾推廣QR Code布標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