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Articles
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愛長照工作坊】長輩跌倒骨折一年致死率50% 你一定要知道的衛浴防跌輔具
家裡的環境相對於外面,真的比較安全嗎?答案是否定的「家」反而是最常被忽略的「跌倒」高風險區。尤其「浴室、廁所、客廳」因為地板濕滑、容易堆積雜物等等,是潛藏最多跌倒因子的三大地雷區。
卡羅
2018/06/20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越來越老的臺灣,需要一座「都江堰」,靠自癒力延緩失能、失智(上)
在「長照2.0」缺錢、也缺人的嚴苛挑戰之下,勢必要將「戰線」提早拉到上游。在老人還處於「健康期」與「亞健康期」時,就要預防進一步的衰弱。也就是透過一座「都江堰」,將絕大部分的銀髮洪流導引到「健康與亞健康」的方向,儘量減少流向衰弱、甚至失能/失智的比例。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6/19
長期照護
臺灣的在職訓練,真的有提升專業職能嗎?小規模訓練效果更好-《北歐銀色新動力》
成人的生活與學習和小孩、青少年不同。成人要怎樣才會願意學習?成人的經驗和價值觀怎樣可以成為迎接進一步學習的正向資源?在成人教育理論中,提供了很多方法。這些都還有待更細緻的設計,才不會讓繼續教育流於形式。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8/06/19
長期照護
北歐照養機構:關注「人」的需求,營造「家」的氛圍-《北歐銀色新動力》
實際生活中每個人從幼年到成年,未必都有個美滿的「家」,而老人服務要追求提供的「家」,是一種溫馨、安全、自在,以及在必要時確信有人顧念的感覺。
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2018/06/19
長期照護
安寧照顧基金會:安寧療護不是只有嗎啡的「折騰死」-從傅達仁安樂死看善終
安寧照顧絕對不是只有嗎啡,世界衛生組織及許多醫學會皆指出,90%的患者經由簡單的藥物,就能有效的控制癌痛,而醫師用藥往往是從「最無侵入性」及「最簡單給藥時間」逐漸調整方式及劑量。傅達仁提到的「口服型」、另有「穿皮貼片劑型」都是優先選擇的方式。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
2018/06/08
長期照護
用智慧互聯科技結合照顧團隊!天晟醫院桃園市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揭牌  減輕失智照顧壓力
天晟醫院成立南桃園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運用智慧互聯網科技、結合醫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心理師、營養師、社工師、復健及長照團隊,組成全面性的失智照護安全網,協助患者早期發現及治療,有效減緩失智者症狀,讓失智者得到最好照護,讓照顧者減輕負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01
長期照護
「你是不是偷藏我的東西?」面對失智長輩妄想,請把握「三不、三要」原則
很多時候,我們難免因為心急,而用否定或責備的語氣對失智者說話,或是因為疲累而在互動上顯得不耐煩,造成反效果。因此,下面特別列出與失智患者互動的「三不、三要」原則。讓照顧者以及其他家人,在面對失智症患者的妄想症狀時,能更清楚的掌握與失智症患者相處的「眉角」。
卡羅
2018/05/31
長期照護
癌友化療吃不下 少量多餐補足營養
營養師建議癌症飲食原則「高熱量、高蛋白」,搭配少量多餐方式,在兩餐間吃點心、營養品,避免只吃三正餐,熱量與蛋白質營養不足。
Uho優活健康網
2018/05/31
長期照護
看起來像「失智」,原來跟個性急躁有關?臨床心理師:子女引導長輩慢下來,不需立刻給答案
高齡者如果急性子,更會反應在記憶力的問題上。怎麼說呢?正常的老年人,隨著年紀增加,思考與記憶力本來就會出現老化的現象。以往可能只要五秒鐘就可以想得到的事情,現在可能需要到十秒才能找到答案;然而,如果換成個性急躁的長輩,可能等不到十秒鐘就急著說:想不起來!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8/05/29
長期照護
楊忠一:缺口 向後?向前? 四腳手杖 哪個對
四腳手杖是靠底面4個支撐點維持,所以底面越大提供的支撐力就越多,因此平衡能力越差的四腳手杖主人,需要越大的底面,選用時需小心評估。
楊忠一
2018/05/28
長期照護
朱國鳳:等不到居服員、搶不到外籍看護,怎麼辦?《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如果居服員負責個案都在附近社區,省去奔波往返時間,才有可能提供所謂的「走動式照顧」,也就是單趟停留時間較短、但是到訪頻率較高,即使搶不到全天候的外籍看護,若想要尋求「走動式的居家服務」,不僅老後不能住得太偏遠,最好是住在老人較密集的社區。
時報文化
2018/05/25
長期照護
朱國鳳:失智的照護開銷,比失能更貴-《沒想到我會變得這麼弱》
除了人力成本較高,失智者需要的生活空間也較大。尚未失去行動能力的失智者,會有「遊走行為」,如果照顧者沒有找到誘發失智者遊走的原因,機構內還是需要有足夠讓失智者徘迴遊走的空間,都會拉高失智照護的成本。
時報文化
2018/05/25
34 35 36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