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長期照護
【朱國鳳專欄】鼻胃管「並不該死」,成功的整合照護,3個月「拔管」成功
目前政府的長照體系中,其實也有包括居家照顧、復能照護、居家護理訪視、營養照護、進食與吞嚥照護等資源。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照護管理師」、或是「照管經理」(care manager),去扮演統籌窗口,這些專業資源猶如存在「平行時空」,無法自動連結。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2018/07/16
長期照護
讓照顧者措手不及的失智行為:買東西塞爆冰箱、看紅燈就要闖
面對這些失智患者,暖心咖啡站提供照護小技巧,希望減輕照顧者負擔。
元氣網
2018/07/12
長期照護
臺灣的「老老照顧」失智症不斷增加 照顧資源供不應求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分析,這和小家庭結構有關,愈來愈多老人僅和配偶同住,當失智者的照顧配偶也老了、腦部出現退化,就變成失智老人照顧失智老人。
元氣網
2018/07/12
長期照護
高齡社會來臨 南投縣成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
罹患失智症的老人家也常有身體方面的疾病,因此,一位失智長者所需的醫療與照顧,通常需要跨院、跨科、跨區域與跨團隊一起來提供服務。在這個漫長又複雜的醫療與照顧過程裡,失智症患者的家屬,需要外界支持與照顧技巧訓練。
健康醫療網
2018/07/09
長期照護
【長照法律故事】一定要拿錢奉養父母才是孝順嗎?法律規定「子女有扶養父母的義務」
或許有時子女因為個人經濟、家庭、身體等情況考量,未能每個人都盡同樣的「孝道」。但我想,「孝道」並不等同於「拿錢出來養」才叫做「孝」,在可能的情況下,安排時間「陪伴」、「人在心也在」地陪伴著爸媽聊天說話,那也是「孝」!
吳挺絹 律師
2018/07/02
長期照護
龍應台移居屏東陪伴失智母 新書提醒子女愛要及時
龍應台說,書中雖然是收錄她寫給失智母親美君的19封信,卻也是想提醒學弟妹,每個人要更有意識地在生命中如何學習對待生、老、病、死這堂生命課程。
元氣網
2018/06/27
長期照護
失智照顧不容易 用這招讓長輩重獲自信
加藤忠相說,要創造讓長輩信賴的社區型照護模式,除了結合小規模多機能及自立支援,最重要的是了解長輩的故事,根據當事人的所作所為,用心掌握對方做得到、做不到、了解或不了解的事,再找出解決之道。
元氣網
2018/06/27
長期照護
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找到方法順著他 不要想改變他
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說,失智症患者雖然有時記憶變差,但仍要維護自己的尊嚴,若是我們說話不小心,常會傷到他的尊嚴,像是說要陪他去拿藥,就是否定他的能力,建議平時相處多順著他,不要去否定他。
元氣網
2018/06/27
長期照護
家庭照顧者注意!你會需要的「喘息服務」新制七月上路
衛福部預告「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原則」草案,將提供家庭照顧者的喘息服務、情緒支持等。將有新制最快七月公告上路。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22
長期照護
為何阿嬤一跌倒就變成失智症?心理師:注意長者的「病後生活」
短時間內出現這些症狀還是有可能的,特別是因著環境所造成的。很多人可能會質疑,哪有失智症是因為環境造成的(經常與鋁接觸是有可能的),在這裡說的環境是指「個案的生活」,尤其是在「病後的生活」。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8/06/20
長期照護
「有人要偷我的錢!」失智長者容易有「妄想」產生,請把握三不三要原則
即使長者失智了,他仍是我們心中的寶貝,我們只要用對方法,就能給彼此比較好的生活品質。分享給家屬們,別忘了也要好好照顧自己,可以加入一些失智家屬支持團體,讓自己的情緒有些出口,病友家屬之間也能互相支持,陪伴我們度過照顧的歲月。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20
長期照護
失智症在20年前就能查出異常 AI智慧讓醫療判斷事半功倍
美國研究者已以醫學臨床試驗精神,透過AI智慧將數十萬筆的資料進行追蹤,驗證行走步速估計的演算法,能夠預測心臟病發的結果。未來數據不再只是數據,而是真的能深入生活,有益健康管理的智慧輔助。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