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心靈加油站
獨居老人不好嗎?對我而言,孤獨死是「有尊嚴的死去」-《孤獨的價值》
在小家庭當道的現今日本社會,鮮少有子女與父母同住,愈來愈多父母不希望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這是許多人希望的形式,也蘊含尊重個人自由的意志。
因此,孤獨死是誰都有可能面對的情景,毫無理由恐懼,反正死了,也就沒了孤獨這回事。已婚者或許有另一半陪在身旁,但總有一天還是會回歸單身,或是人活著卻失去意識,無論你擔心與否,每個人最終都得面對孤獨。
時報文化
2016/09/29
心靈加油站
朱為民-年邁的父母主動提到死亡,你是否常回答:「不要說這麼不吉利的話……」
聊起過世的父親,母親突然堅定地說:「有一天,我也會死去。」兒子馬上頭別過去,嘴巴念著:「不要說這麼不吉利的話……」母親繼續正色說:「每個人都會死亡……」兒子沉默不語,之後母親開了幾個關於死亡的玩笑。這一幕,令我印象特別深刻。讓我想起我的好朋友正賢最近告訴我的一個場景。
朱為民 醫師
2016/09/26
心靈加油站
當人生開始倒數,你有多少心願沒有實現?你是自己喜歡的樣子嗎?《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
我想人生也一樣,很多人都說:『有天我會好好跟隨自己的心,當自己想當的那個人。』
但如果有什麼事是你很想做的,那就趕快做!如果你跟隨自己的心、忠於自我,你想做的事就會實現。」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3
心靈加油站
失智症患者給所有的人的話--《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
為了那些正與失智症共同生活的眾多人們,以及接下來也許會得到失智症的無數人們,讓我們共同打造一個即使得到了失智症,依然能夠幸福生活的社會吧!
人類的價值並非以「可以做這件事」、「可以做那件事」這樣的「有用性」來決定,即使不能夠做些什麼,也是非常珍貴的存在。
我希望把失智症患者心裡所想的這些事向社會大眾提出呼籲,讓它們能夠更加眾所周知。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2
心靈加油站
三個關鍵問題,讓你找回人生的主控權-《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
在這些受訪者當中,有位演員安東尼,高齡八十五歲還持續在做導演和表演的工作。過去七十幾年他一直走在自己嚮往的路上──演戲和娛樂,即使到了現在,他的醫生告訴他:「無論你做的是什麼,持續下去,因為那對你很有用。」安東尼說:「我做的就是忠於自我。」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2
心靈加油站
希望能夠繼續一個人生活,享受人生直到最後一刻-《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
對於我持續一個人生活這件事, 雖然也有人稱讚我說「很了不起」,但大多數人還是有所誤解,認為我「看起來根本就不像是個失智症患者」。
得到了失智症的我,其實並非毫無阻礙,能夠完全自由自在地生活,我的每一天都充滿了困惑和不便,過得非常辛苦。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2
心靈加油站
生病後最重要的事:對事物抱持的興趣而活著-《失智症的我想告訴你們的事》
我看到一些失智症症狀比我更嚴重的人,依然很努力地畫著圖的模樣,心中受到相當大的感動。
我會用手機把畫出來的成品拍下來,以電子郵件寄給我的許多朋友們。之後在收到回信時,閱讀他們的感想又是另外一種樂趣。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6/09/22
心靈加油站
「開心的給,優雅的受」是成熟大人的能力,博愛座,就坐吧!
我有一個老朋友,光啟社的丁神父,因為飲食清淡又喜歡運動,他永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20歲,讓我羨慕又嫉妒,記得約莫十多年前,他有一天從外面回到辦公室,帶著「百感交集」的神情跟大家說:「今天居然有人在公車上讓座給我......」
心靈輔導老師 王漪
2016/09/22
心靈加油站
癌症復發了嗎?疾病讓你問自己:這一生滿足了嗎?《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
人生有限,縱使健康活到百歲,也無法享盡人間美食或看遍名山大川,不如以柔軟心、開放的胸懷和活躍的頭腦,來欣賞身邊的風景、人物,並悠遊於網路。欣賞就不需擁有,更沒有負擔。所以今後不論如何,我每天一定要找個時刻,坐在休閒椅上,欣賞觀音山的天光雲影了。
寶瓶文化
2016/09/22
心靈加油站
「很幸運,我得的是乳癌。」生病還能帶來禮物?聽退休醫師劉秀枝怎麼說-《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
我的父母都很長壽,家人沒人得過癌症,而我的身體一向健康,生活習慣也很好,因此我想我也一定會活到九十幾歲。但是我也了解人過中年,很多器官都會開始出問題,隨時可能會生病。過了中年的我就曾想過,如果我罹癌可能會是乳癌,因為我是女性,加上沒生育或哺乳過,算是高危險群。
寶瓶文化
2016/09/21
心靈加油站
請別以「沒用的老人」來形容自己,我渴望聽你分享人生-諮商心理師 艾彼
被人紀念的不會是你的皺紋,而是你行為帶出的影響。
人生的故事,不會因為歲月而被掩埋。
豐富我們的人生故事,所以有一天能夠以故事餵養下一代,教會他們面對人生風浪能夠具備的態度。
諮商心理師 艾彼
2016/09/20
心靈加油站
「我要的,只是肯定而已」男人要的很簡單,但長照悲歌,男性為何就是高風險?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秘書長陳景寧指出,在目前擔任照顧者的中高齡男性中,有許多是屬於傳統教養中「有苦說不出」或是「有苦不願說」的一群;要如何接觸到男性照顧者,並協助他們一同解決困境,陳景寧分享給我們小祕訣,就是「讓男性去影響男性」。
小虎文
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