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樂活養生
丈夫和父母不會是永遠的依靠,女人最晚50歲 就要訂好退休計畫-《活出醇美大人味》
身為女性也不能不預做準備,趁現在還來得及時,趕緊設法換個對自己有利一點的工作吧。另外,即便收入增加了,也千萬不要花光,而是要存起來作為「家中的第二預備金」,以便彌補未來年金不足的缺口。
如果還是像上一代的女性,認為老後「靠老公的退休金」就能過活,十年或十五年之後一定會後悔。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1/19

樂活養生
不要因為照顧親人而輕易離職-父母總會離開, 但孩子的人生還要繼續-《活出醇美大人味》
假設要照護的是自己的雙親,一般說來,父母都會比孩子更早離開人世,父母的人生總有一天要結束,但是「孩子的人生」可還得繼續啊。
這個時代非常現實,一旦離開了職場,想再重新投入將十分困難,除非妳的能力極好、又特別強運,否則要找回像之前那樣能感受生存價值的工作,恐怕不很容易。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1/19

樂活養生
斷捨離是反省的革命,但有回憶的物品, 留下多少才恰當呢? -《活出醇美大人味》
或許有些人認為,將回憶「留藏在內心深處就好」,但是, 將一些能夠喚起昔日生活點滴的紀念品、或值得回憶的物件擺放在客廳之類的地方,對於老年人的心境還是有重要的撫慰作用。無論是回憶或收藏品,留存的分量記得要控制在八分、七分,甚至六分滿左右即可。老後的生活想要過得清閒、安穩,這樣做就不至於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困境。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1/19

樂活養生
【生機飲食專家】歐陽英:睡眠好,才有自癒力!一夜好眠五要訣:金針湯、酸棗仁、寫心事...
歐陽英老師一開始便開門見山地提到,要維持人生身體健康有四個重點:
1. 睡眠:睡眠品質好,才有自癒力
2. 排泄:一天排便三次,病情改善快
3. 消化:消化不好,吃再多補也沒用
4. 鍛鍊:持之以恆
小虎文
2017/01/19

樂活養生
別被「退休後需要好幾千萬」這種話迷惑-《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個老後生活提案》
舉例來說,即使退休金比想像中來得少,也不為此發牢騷或感到擔憂,而是要換個想法,認清「懂得利用這筆錢思考如何開心過日子的才是聰明人」。
對金錢心生不安時,不妨靜下心來好好想想這句話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1/19

樂活養生
我才不可能上當...愈是這麼想愈容易被騙-《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個老後生活提案》
年輕時雖然可以輕易判斷「這個人說話前後矛盾」或者「這是詐騙手法」,但當同樣的情形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時,他們就容易上當受騙了。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1/19

樂活養生
熟年離婚是「糟蹋金錢」-《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個老後生活提案》
剛恢復自由之身那陣子我非常享受,不但去旅行,還談了戀愛,可是年過六十的我沒有什麼工作的熱忱,關心我的人也都不在了,讓我不禁開始對一個人生活感到不安。因為積蓄愈來愈少,所以現在是靠三個孩子在養。其實我很後悔,早知道會變成這樣,當初多忍耐一點就好了,何必離婚呢!」
這段獨白來自一位貿然選擇「熟年離婚」的六十三歲女性。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01/19

樂活養生
生命的品質由好習慣決定:腹式呼吸、喝水、睡眠-揚生慈善基金會
是以揚生精選「腹式呼吸」、「喝水」、「睡眠」3項簡單易行的好習慣,並在六0館的「自癒力教室」中帶領了將近一萬人次60歲以上的長者,持續8週,逐步開始調整生活習慣,我們發現長者們的生活得到相當大程度的改善。
揚生慈善基金會
2017/01/19

樂活養生
用故事改變自己、改變世界!-揚生慈善基金會
如同巧克力老師對志工爺奶的叮嚀:說故事心態上可以更輕鬆、不要努力得太「用力」了,互動要用一顆真誠的心!我們隨時隨地都要準備好,準備好了,在台上就不需要害怕,只要往前走就可以。生活也是如此,讓心態準備好,不管你幾歲,只要願意嘗試,就值得獲得喝采!
揚生慈善基金會
2017/01/19

樂活養生
好的人際關係,幫你提升自癒力-揚生慈善基金會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從「主動打招呼」開始!不要小看打招呼的力量,它不僅能主動對人釋出善意、幫助人際關係,也可以改變心情、減壓、增強免疫力與降低血壓,而打招呼需要記住對方姓名、外型特徵,也能幫助提高腦力!
揚生慈善基金會
2017/01/19

樂活養生
安心減壓──看見心的自己-揚生慈善基金會
當自己身體有了明顯變化改善後,更覺得自己有這個使命將「正念」帶進自癒力教室中,華倚回憶著說:「長輩來到我們的六○館都非常的開心,但卻常聽到長輩有憂鬱的情形,還有便秘失眠問題,或是有許多擔憂,擔憂孩子或是自己身體狀態。
揚生慈善基金會
2017/01/19

樂活養生
活力銀髮!創意生活社區大學-揚生慈善基金會
社區大學提供多樣化的課程讓人們學習成功老化的4個面向—心智、身體、心靈與社交,每學期參與狀況的數據資料可用來支持課程發展與個人的目標設定。學年結束會有一場畢業典禮,頒發證書表揚學生與教師的參與。
揚生慈善基金會
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