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糖尿病

共有 225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秋季癢癢不要來 糖友應注意血糖變化
據臨床研究顯示,血糖過高的糖尿病患者中,皮膚搔癢的比例明顯較高,醫師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很容易造成神經或是腎臟的病變,導致糖化蛋白質沉積於皮膚,使得皮膚出現搔癢的症狀。
養生小金孫
2016/09/30
樂活養生
如何遠離慢性疾病?年長者注意 「發福」不是件好事
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聯想到高血壓的問題,醫師進一步說明,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有 60%的高血壓患者都有肥胖的問題,肥胖雖然不是造成高血壓的必然因素,但卻是誘發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不僅如此,肥胖更容易使得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病率大幅提升。
養生小金孫
2016/09/23
樂活養生
孝敬父母要注意「鉀」含量!靈芝、人蔘、滴雞精不能隨便吃
許多晚輩為了表達孝心,多半都會選購靈芝、人蔘、滴雞精等保健食品給家中的長輩補一補,但這些補品多為濃縮萃取而成,普遍含有大量的鉀離子,建議年長者如欲服用前,也應先詢問醫師後,再遵照醫囑的建議進行服用。而腎臟病病友也應少食用這類補品,避免造成腎臟負擔。
養生小金孫
2016/09/05
病症知識
九個好習慣教妳遠離泌尿道感染
一般而言,人的尿液是無菌的,但尿道口會接觸到外界的環境,因此,當環境衛生不佳時,就可能讓細菌經由尿道口入侵,而身體抵抗力低弱時,很容易因此而感染,嚴重時,感染的範圍還可能上行至膀胱、腎臟,造成血尿、膀胱炎、腎臟炎等症狀。
趙光鹽
2016/09/01
病症知識
糖尿病「足」注意! 輕忽足部傷口 小心導致截肢
預防糖尿病足應該從平時做起,糖尿病患者每天要留意雙腳趾縫中有無裂痕,或皮膚有無龜裂等,如果真的發現足部出現傷口,也不必過於驚慌,盡快尋求治療,就可遠離截肢噩夢!
養生小金孫
2016/08/19
樂活養生
食安風暴中的保腎之道
當我們吃了一個高鹽分或高度含人工化學添加物的外食時,腎臟的負擔就會加重,長時間下來,連帶會影響到它的過濾率甚至造成高血壓的症狀。
臺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2016/08/12
病症知識
避免腎衰竭 顏宗海醫師的 6 個叮嚀
腎臟如果出問題,有些地方是可以留意的,譬如無緣無故出現腳下肢水腫、臉水腫,尿尿時濁濁的,有很多泡泡,那可能是有蛋白尿,或是比較容易疲勞等,這些都是提醒,提醒要到醫院做檢驗了。
臺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2016/08/10
樂活養生
你很愛吃水果嗎?銀髮族,小心高血糖找上門
一般建議,糖尿病患者,每日的高升糖指數、低升糖指數水果的總攝取量不應超過2份,糖尿病患者只要謹記每日的攝取份量,就可以開心大口享用水果,也不用擔心造成血糖的負擔。
養生小金孫
2016/08/03
病症知識
解決長者的夜尿困擾 讓生活加倍快活
夜尿是造成老年人睡眠中斷的最主要原因,老年人本來睡眠品質就比年輕人差,如果一旦夜尿超過兩次,會嚴重影響正常睡眠。由於睡眠不足,常常會導致白天嗜睡、精神不集中、認知障礙、情緒低落等,影響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老人在夜間上廁所,可能會因為視力模糊、行動不便而產生跌倒骨折或頭部外傷。
臺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2016/07/15
病症知識
【居家傷口護理】別小看傷口!小小傷口也可能造成感染
傷口護理注意事項: 1. 傷口處須保持在乾淨及無菌的狀態,若傷口碰到水,或是傷口滲液時,務必立即換藥並更換紗布。   2. 換藥時需觀察傷口,是否有以下的情形:
趙光鹽
2016/07/04
病症知識
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攀升 銀髮族不可不知的「控糖金三角」
醫師提醒,只要空腹血糖、飯後血糖或糖化血色素,有任一項指標超過正常值,雖還未到成為糖尿病時,但仍屬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   建議應該定時掌握自己的血糖,平時在家可以運用血糖機,依據醫師建議的測量次數及時間,自行測量血糖,有助於自我警惕,將血糖控制在目標範圍,遠離糖尿病。
養生小金孫
2016/06/30
樂活養生
【糖尿病須知】胰島素分三類 遵照醫囑施打最安全
許多臨床試驗證實,糖尿病患者若能在初期積極控制血糖,便可有效延緩糖尿病相關併發症(例如: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變及心血管等疾病)的發生。   其中,胰島素即為目前臨床研究中,最能有效降低血糖及糖化血色素的藥物。
養生小金孫
2016/06/29
17 18 19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