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齡閱讀

#失智照顧

共有 44 則相關文章

長期照護
懷疑另一半外遇,或家人偷東西?面對失智患者兩守則:藥物或轉移話題
振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嚴烽彰說,抗乙醯膽鹼的藥物可以改善記憶變差,還有助延長失智惡化的階段,如果發現家人有被偷妄想或嫉妒妄想時,趕快求醫使用藥物,一定有幫助。
資深醫藥記者 丁彥伶
2018/05/23
病症知識
家屬如何描述失智症狀?臨床心理師分享觀察六原則,不再一句:「狀況時好時壞」帶過
失智症患者在家中時,可能因為家屬沒有醫療相關背景,每次症狀出現時,只能專注在如何解決問題,經常是無暇,也不知道該如何觀察起。而在醫院的臨床工作者,大部分只能根據家屬的口述,去了解病人目前的狀況,此時,「時好時壞」是大家描述症狀時常見的形容詞。其實,我們可以透過六個不同的面向,去量化時好時壞的問題(4WHF)
臨床心理師 黃耀庭
2018/05/21
病症知識
失智患者生前難受 7成遭管灌餵食
全民健保自2009年9月起將失智症納入安寧緩和療護的給付範圍,是否有效減少末期的急救與維生處置,結果發現,接受過該服務的失智病人數,僅占當時全國失智病人數的1.64%,其中有很多人可能是因為同時罹患癌症才會接受安寧療護。
元氣網
2018/05/19
心靈加油站
「懷舊治療」讓失智症阿嬤重拿剃刀
月桃阿嬤原就會理髮,近10年由於腦部退化,很多事情就不會做了,但她拿起電動理髮刀,動作仍很專業、熟練,感覺又找回信心,這是一種懷舊治療方法。
元氣網
2018/05/18
長期照護
「媽媽教我生命課」 龍應台陪伴失智母 最後的不捨目送
我們這一代、這個社會,對於生命這一課上得太少,對於老病死,幾乎都不去碰觸。龍應台說,如果生老病死是一堂生命課,華人社會往往只修了「生」的學分。
元氣網
2018/05/14
長期照護
「失智父要不要急救?那一夜我好煎熬......」侯昌明分享照顧經驗:除了心臟要強,你要過得比他更好
「照顧者要比被照顧者過得更好,只有你有能力時,你才能幫助到他。」照顧逾二十年,漫長的日子以來,辛苦難過誰沒有?可是,照顧者絕不能因此忽略自己的身心狀況。現在侯家的照顧網,不只是家庭照顧者,他們會善用資源,請看護、請居服,也請住在樓下的哥哥協助幫忙看顧,絕不一個人獨自承擔。
小虎文
2018/01/29
新聞政策
臺南首間失智症互助家園,讓病友交流兼紓壓!還有「失智博物館」破除大眾迷思
臺南市失智人口約1萬886人,為了減輕失智症照顧家庭的壓力,並且把資源送到更多需要的人手中,臺南市政府在「臺南市無障礙之家」成立了首間失智互助家園,其中更打造「失智博物館專區」要破除民眾對失智症的誤解。
愛長照編輯團隊
2017/12/21
病症知識
照顧失智長輩經常裡外不是人?你需要把握「三心二意」原則
衛福部臺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煒斌指出,失智症照顧需要「三心二意」指的是「關心、細心、耐心,謝意還有愛意」。透過悉心的照顧雖然無法治癒病情,但是照顧品質提升能夠讓患者更加安心自在,照顧者與其他家人間,也能透過了解病情及互相體諒紓解照顧壓力。
好醫師新聞網
2017/11/21
2 3 4

訂閱電子報

必填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

送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