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羚
 
                                    樂活養生
                                【林黛羚專欄】都市人後半輩子想歸於田園居?開間鄉間咖啡館?三個重點細思量,你真的適合嗎?
                                「在臺北,大家都很習慣在外面吃晚餐、或者點杯咖啡聊天聊到很晚。」她無奈的說,「但在這裡,住戶們晚餐都習慣在家裡自己煮,六點之後幾乎看不到有人在外面遛達,社區一片寂靜。」
                                2019/03/26
                            
                                                    
                                 
                                    樂活養生
                                【林黛羚專欄】退休後總是睡不好?原來「同房夫妻」要注意這些事
                                夫妻生活習慣不一致,要如何維護睡眠品質,林黛羚建議:分房、活動式屏風、遮光簾。
                                2018/09/05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中風之後,回家療養的居家安排重點 (二)浴室
                                浴室門旁一定要安裝扶手,以克服地板的高差之外,在輕度中風的狀況下,可在牆壁固定扶手,並用拐杖或輕型助行器來輔助「平衡」的需求。如果家中的淋浴區就在浴缸之內,把浴缸拆除是較妥適的解法,因為側身去拿浴缸中的蓮蓬頭其實十分危險。
                                2018/08/07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中風之後,回家療養的居家安排重點 (一)
                                每個人中風的狀況不同,在回家之前,請務必找職能治療師或物理治療師到府訪視評估,如果家中的環境真的很難以改變,建議還是選擇繼續住院或是護理之家復健。不但物理環境優,復健頻率也較穩定。
                                2018/07/23
                            
                                                    
                                 
                                    樂活養生
                                【林黛羚專欄】老了到兒女家住,未必是最佳選擇
                                對生活有好奇心、喜好交際是人之常情。保有空間自主權、就是生活能獨立自主的基礎。只要把自家的住宅安全規劃好、搭配相對應的居家陪伴或家事管理,就算沒跟兒女一起住,也能夠讓他們放心。最重要的是,長輩自己更能優雅獨立的過生活喔!
                                2018/06/05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失智症的家,和你想的不一樣:避免地板花俏,記得規劃停車位-改造熟齡宅系列四
                                若家有失智長者,且有計畫在未來五年內幫家裡做翻修規劃,在改建上室內需注意的部分,包含家中的色系樣式、空間的多元化等,而且要兼顧患者的心理健康,建立「療育空間」當患者感到沮喪時,除了語言上的鼓勵,療育空間更可以發揮安撫情緒的作用。
                                2018/01/12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失智症的家,和你想的不一樣:沙發避免對電視、家具用對比色、放置熟悉物-改造熟齡宅系列三
                                一般家有失智患者在做住宅改造時,常是從失智者不能做的部份來思考。但借鏡日本的物理治療師照顧失智失能者的經驗,發現他們試圖從失智者「還能做」的角度來取代「不能做」的部份。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失智者的自我照護能力,讓他們盡可能保持現有的自理能力,有助於提升患者安全感並降低焦慮。
                                2017/12/28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老屋改建: 家中的行走動線,要怎麼規劃才安全?(下)保有老人家的自尊心,也能保命防跌
                                老人家年輕過,從通行無阻到舉步維艱,內心多少會有一些衝擊。
因此在顧及安全的同時,也要讓老人家對自己保有一份期許(或者說自尊心),在設計空間時,不用時時都以「照護」的角度來規劃,而是要提供更多「輔助」、「扶持」的設計!
                                2017/09/07
                            
                                                    
                                 
                                    長期照護
                                【林黛羚專欄】老屋改建:家中的行走動線,要怎麼規劃才安全?(上)不要忽視「斷捨離」
                                在翻修設計房子的時候,盡管走道、動線已經留得夠寬、已經達到無障礙走道的標準,但仍無法保證100%的安全,因為使用習慣才是扮演最關鍵的角色。
若屋主家有堆積雜物的習慣,最容易堆放物品的地方,通常是門口、走道、行進動線了,因為很順手就會隨手一擺。
                                2017/09/07